第九章 人类大统一已具可能


  当我们确认了大统一社会是拯救人类的唯一选择这一结论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建立大统一社会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社会形态其条件是否具备,是否有这种可能性。具体而言,所谓可能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看大统一社会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理,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理,就说明建立大统一社会这一设想只是一个纯理论而不能够付诸实现的幻想,由此我们也就还没有真正找到拯救人类的可行办法;同时还要看实现大统一的难度有多大,即就今天的情况看,要实现全人类的大统一有多少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是否会最终影响我们走向大统一。

第一节 大统一社会的可治理性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治理的首要条件是交通和通信,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和通信就不可能做到政令畅通,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统治。

  我们知道,疆域越大,人口越多,也就意味着各种不可测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自然因素就越复杂。可以试想,如果边远地区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消息三四个月才能上报统治中心,统治中心决定采取的救灾措施和救灾物资又再过四五个月才能运到,这样便无法平抑和救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如果统治中心针对国家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一项重大的方针政策,从通知到开会再到开始贯彻执行,若是需要一二年时间的话,这时的实际情况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确定的方针政策也就可能早已不符合实际的需要了。

  大统一社会的世界政权面对的是全世界,所要处理的是全球、全人类的事务,南北方向远至南极和北极,东西方向便是东半球和西半球,近80亿人口的地球每天不知有多少意想不到的事情要发生,世界政权每天又不知要发出多少政治指令,如果没有极方便的交通条件,没有极快捷的通信条件,没有极其丰富和及时的传媒手段,大统一社会就不可能做到政令畅通,就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理,由此也就失去了建立的基础。因此,具备方便、快捷、丰富、有效的交流条件,以达到政令畅通的目的,对于大统一社会的建立具有“一票否决”的重要性,是大统一社会建立的必要条件。

  大统一社会的治理条件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是否可行问题;还有宗教包容、民族融合、文字和语言交流问题;以及交通、通信、传媒和其他信息传播手段问题等等。诸如制度、宗教、民族、文字和语言等因素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操作解决的,我们称之为软条件。而交通、通信、传媒等方面的技术条件,由于受各时期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作为需要严格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统一社会,只能在现有的交通、通信和传媒手段范围内加以发挥,是只能适应而不能改变的,因此这一条件是硬条件,我们也称之为硬性技术条件,或者简称为技术条件。

  由于软条件可改变,而硬条件不能改变,因此,大统一社会是否可治理便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硬条件,也就是技术条件是否可以满足大统一社会全球性治理的要求了,这种治理的要求就是做到政令畅通。以下便就其相关问题进行展开阐述。

  一、关于政令畅通

  广义地说,大统一社会的政令畅通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全世界以及涵盖全人类的一切范围,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并能够根据合法的程序产生世界政权和各级地方政权。这个“法”指的是大统一社会的统一法律,是依据合法程序而产生的,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全人类每一个体、每一群体、所有的组织和所有的机构。第二,在大统一社会法律授权范围之内的世界政权以及各级地方政权,根据大统一社会法律授权范围之内所采取的一切自认为有必要采用的决定和行动,都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并能够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要研究政令畅通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施政的手段和程序,一般而言,施政的手段与程序可以分解为以下几方面:

  1、政权产生

  大统一社会政权产生的关键是世界政权的产生,只要世界政权能够顺利地产生,并能够有效地运转,也就说明各地区的地方政权也能够相应顺利地产生和有效地运转。

  按今天人类社会普遍采用的政权结构形式,世界政权产生的关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世界政府首脑的产生,另一是世界议会的议政人员的产生。

  仅仅从硬性技术条件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要实行真正民主地产生政府首脑与议政人员,是最困难的形成世界政权的方式。因为,要采取民主的方式产生上述人员,便首先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参加竞选的人员能够得到选民们的充分了解,而在这里选民又指的是全人类有权参加投票的所有人,这种对参选人员的了解,不仅包括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道德品质、施政能力,而且还包括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举止风度等等。

  那么,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在如此庞大的人群中,要真正做到民主,从技术上看,就必须要求每一个参选人员的情况能够及时、快捷、逼真地反映给每个选民,同时,也要求选民能够方便、准确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满意的参选者,且其选举投票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地加以统计,并最后顺利地产生出选举结果。正因为有上述的要求,这就比通过其他非民主的方式产生政权对技术条件的要求高得多,因为非民主的方式只需在小范围内讨论,甚至个别人的指定便能产生权力接班人,这样的方式对技术条件的要求是不高的。

  2、政情上传

  所谓政情上传就是指,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工作与学习的重大问题,都能够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上传到各级地方政权部门,然后各地地方政权部门又根据这些情况的重要程度,以及涉及的范围,及时上传到最高一级政权部门,即世界政权部门。

  3、政令下达

  根据各地上传政情的汇总和研究,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世界政权的有关部门将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并确定采取各种行动,这些政策措施以及行动,有些要求全球统一一致地执行,有些要求部分人群执行,有些则要求各级政权机构执行,还有些是世界政权机构自己直接进行操作和实施的。同时,世界政权所发出的政令内容,也有可能是直接对已经形成了的法律法规的再要求。但是,不论是哪种情况,这些政令必须首先马上能够传达给每个必须履行这些政令的人员,中途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和打折扣的情况发生,特别是一些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社会动乱的情况,往往需要当即就能将世界政权的指令直接下达给有关人员。

  4、政令执行

  政令下达后紧接着就是政令的执行,作为一个管理着全球事务的世界政权,其下达的政令往往原则性很强,需要各级政权部门进行分解后再继续往下一级机构进行下达,同时,各级政权部门还有对政令的具体执行和操作问题。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必须能够做到全面、如实、及时地实施,不允许打折扣。因为,如果每级政权在执行世界政权政令时都留有“水分”,到达最后执行时政策就会走样;如果每级政权在执行政令时都有小的拖拉现象,最后政令的执行时间就会延后很长。大统一社会对于政令执行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要求更加严格,因为大统一社会所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大。

  5、政令督查

  政令督查就是对政令下达和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政令下达和执行中的不及时情况和有偏差的情况进行纠正和查处,对政令在下达和执行中表现优秀者进行表彰和鼓励,以此来加强政令执行的力度。同时,政令的督查还包括对政令在下达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政令是否切合实际、正确性有多强等进行了解和调查,以便对政令进行修正。

  二、现代行使政令的手段

  现代行使政令的手段已远非昔日可比,200多年来工业革命的成果,使行使政令的技术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归纳这些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通信手段、交通手段与传媒手段。

  1、通信手段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电的广泛应用包括电应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最早将电应用于通讯是有线电报,而后又有了无线电报,但是,随着一系列新的通信手段的出现,电报业务基本已经被淘汰。

  生命力非常强的是电话,这是由于电话通信非常直接,真实感和亲切感很强,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那么,继有线电话之后科学家又发明了无线电话,随着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这为无线电话在任何环境下的全球通信提供了可能。全球卫星通信系统的开发可以使我们几乎不受任何地貌条件的限制,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随时使用卫星移动通信电话。至于个人陆地移动电话,由于方便、快捷、成本低,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非常迅速,普及率越来越高。

  在电话通信技术方面还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以光作为媒体替代高频微波,并用光导纤维代替电缆,可以实现容量更大、品质更优良且成本较低的通话。

  可视电话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电话,相距万里的两地,不仅可以听到对方通话的声音,而且可以看到对方的人和物,万里之外的通话就如同面对面聊天。只要有市场需求,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可视电话的广泛普及是很容易实现的。

  传真是与电话联系在一起的另一种通信手段,传真机通过电话网络,可以将纸上的所有内容从一地传到另一地,包括文字和图片。图文传真与卫星通信的结合现在可以做到即写即收的程度,而且利用移动电话发送与接收的手提电话传真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对通信技术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互联网的出现,这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和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数十亿,已经广泛地普及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一些贫困国家,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互联网上的多媒体通信所能提供的信息包括声音、视频、图像、图形、数据、文本等,它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远隔万里的信息交流不仅能够做到图文声像兼有,而且用户对通信全过程有完全的交互控制能力。在互联网上可以与越洋的朋友面对面聊天,可以与世界多个地点的同事开会讨论问题,还可以与遥远的客户进行贸易谈判,且在这样的谈判中可以即时展示其样品以及手中的合同文本。

  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在互联网上可以对万里之外的股市、汇市和期市进行即时交易;可以同时向多个收件者发送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不仅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还有声音;可以阅读到即时新闻和其他各种信息;也可以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在现今互联网上还出现了虚拟公司、虚拟学校、虚拟城市甚至虚拟国家。互联网正把世界带入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全新时代。

  2、交通手段

  马和马车以及非机动船虽然今天仍然还在作为代步的工具,但它们都是以一种古老而落后的交通工具存在的,现代代步手段早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工业革命的成果不仅造就了全新的陆地和水上交通工具,而且把人类带入了海底、天空以及太空。

  蒸汽机发明后人们就开始思考怎样将其用于陆地运输,以替代传统的马车和牛车,它的最早应用便有了火车。火车诞生200年来,经历了蒸汽机车时代、内燃机车时代和电动机车时代。机车的动力在加大,速度在加快,污染和噪音在减小。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这就是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高速列车时速可达210公里。继日本之后法国、英国、德国与中国也相继建成了自己的高速铁路,而且列车时速在不断提高,噪音越来越小,车厢则更加舒适。

  目前,除日、法、英、德、中开通高速列车外,意大利、比利时、俄国、瑞典等国都已有运营的高速列车。通过英吉利海峡隧道的高速列车“欧洲之星”已把伦敦、巴黎、布鲁塞尔连在一起。而中国的高速列车贯通了绝大多数的省会城市,速度普遍达到了每小时300公里以上,2017年8月有关研究机构更是宣布正在研发飞行高速列车,第一阶段时速可达1000公里,最终时速将达到4000公里。

  关于将蒸汽机用于水上运输的船只,在蒸汽机发明后人们也开始往这方面下工夫,并于1907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艘采用蒸汽机动力的汽船。今天,船运的主要动力已由蒸汽机发展为内燃机。由于有这样的动力作为基础,最大的轮船载重达60万吨,有如一座小山,普通的客货船的航行速度最大时速已超过30海里,而特殊舰船的速度则比这要快得多,如公安人员在水上使用的快艇可达时速八、九十海里。

  用核能作为动力的舰船也已经诞生,不过核动力更多的是用于航空母舰与潜艇。今天的潜艇一般可以潜入海底数百米,而且可以数日深海潜行不出水面,可惜这些潜艇基本上都是作为战争的武器。而用于科研的潜艇则可潜入数千米深的海沟。

  而今最广泛被人们替代马车作为陆上代步工具的是汽车。汽车不论从载重、速度、舒适性以及耐持久性方面都已远远超过了马车。我们在世界各地到处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汽车,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北。

  飞机的诞生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飞机最早用于民用运输是在1918年,当时在巴黎和伦敦之间,以及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之间分别开通了定期邮政航班,而今天的飞机则已经成为沟通世界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战争工具。

  飞机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航速也越来越快,今天的飞机时速已超过3000公里。现在我们乘坐的普通亚音速飞机一般时速也能超过1000公里,而且亚音速飞机飞行距离长,如波音747—400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接近13000公里。而由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的空客A380飞机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巨无霸,若全部安排经济舱可载客800人,最大航程可达15100公里。至于空中加油机的面世,更是为远距离的空中飞行创造了条件。

  在实现飞天梦想后,人类又开始进一步探索飞出大气层、飞向太空的可能。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终于实现了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而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则在1969年首次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地外星球。2003年10月16日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飞船飞上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冲出地球的国家。

  与此同时,人类的太空探测器还成功地登上了除月球外的金星、火星、土卫六号、爱神星、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等地外星球,近距离观测的星球则更多,且已飞出了太阳系。今天,我们还在地球上空建立了空间站,科学家可以长期在空间站停留,并进行各种科学研究,而且空间站已经开始接待旅游者。

  3、传媒手段

  早期的报纸杂志都是从一地出版印刷,然后分送到各地,在同一城市还能及时看到,而在不同的城市则要等上很久。如100多年前,中国清朝时期,北京的报纸想在1000多公里外的长江以南城市看到,要等三四个月,因此新闻已经不成其为新闻,至于农村地区一般报纸杂志都不送至当地。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受当时的交通与通信技术条件的制约所致。

  当时的交通与通信技术条件下,在报社、杂志社的所在地发生的重大新闻还能较为及时地反映在报纸杂志上,而在外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发生的重大新闻便不可能及时地得到反映。

  随着电报、电话、互联网等远程及时通信手段的产生,这种状况有了质的改变,而今,不论是新闻通信技术还是报刊印刷技术都发生了根本的飞跃。

  今天,世界各地的新闻都能随时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和电话的形式发送到通讯社或者是报社、杂志社,特别是现代计算机采编系统的应用,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了起来,新闻采访与编写人员直接在显示屏上编写稿件,作为报社、杂志社的中央计算机系统则能直接收到万里之外的地球任一角落的信息,并直接进入计算机照排系统,自行编辑成版面。卫星通信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全球性及时新闻已经完全不受地域、地形条件的限制,而且清晰度、准确性都越来越高,保密性也越来越好。

  而且报纸杂志的印刷发行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编辑部将编辑好的版面采用同样的方式,发送到世界各地区进行当地印刷当地发行,因此,各大报社、杂志社都能够做到当日刊物当日就送到阅读者手中。

  对传统传媒手段的重大突破是广播与电视的出现和应用。由于广播的直接性和群众性,在无线广播发明之后便迅速成为全世界普遍推广的一种新的传媒手段。有线广播也有很高的普及率,尤其是在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有线广播更是广泛地应用于新闻传播,中国也是如此。与之同步发展的还有电视。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今天的广播与电视几乎可以对任何地区的任何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全球实况转播,在陆地可以实况转播攀登珠峰,在海洋可以实况转播探索海底,在太空则可以实况转播宇航员登陆月球、火星车登陆火星、探测器进入土卫六号大气层。由于广播电视传媒的直观性和逼真感,今天这类传媒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报纸杂志类传媒。

  传媒手段的另一重大突破就是互联网的出现。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和手机上阅读到世界各大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台、各个网站和自媒体的新闻与信息,以及各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研究部门等各种机构的各式各样的新闻与信息,并能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由于其及时性、广泛性和逼真性极大地方便了各式各样的需求者,因此互联网堪称是传媒手段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今天许多人更愿意在互联网上看电视剧,电影和新闻,接受各种其他的信息也更愿意借助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现代手段下的大统一社会的政令

  1、政权的产生

  政令的发出者是政权机构,政权的产生要依照大统一社会的法律程序而定,用今天的政治价值观来衡量,大统一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此之后章节有专门的阐述),这一点是由今天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所决定的,为了便于以下的阐述,这里我们不妨假设大统一社会也是这样一个民主的社会。

  民主产生的政权应有选民的选举程序,不论是直议制还是代议制都是如此。要选举产生政府官员或者议政人员,每个参选的人员首先必须要让选民了解自己,这种了解不仅包括政策主张、从政业绩,还包括自己的风度举止、音容笑貌,而且人品和家庭也往往是选民所关心的。

  生活在希腊城邦时代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著作《政治学》中对一个理想的国家做过这样的描述,他认为理想国家的人口多少和国家大小都要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就是国家要一眼能望到边,成年男子的数量在平时能听到传令官的叫声,在战时能够听到最高指挥官的指挥声音。按他的描述,理想的国家也就是一二万人而已。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主要是从民主的角度考虑的,因为只有很小的国家才能够使每个人都有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在选举国家的执行官时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直接投上神圣的一票。

  这位亚历山大的老师,其实他的学生就缔造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空前庞大的国家,但那只是君主制国家。

  进入近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民主制的大国,人口甚至达数亿以上,国土面积则达数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如此庞大的国家采取直议制在过去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普遍采取的是代议制,也就是选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出认为可以代表自己发表意见的议政人员,且组成代表机构,从而间接参政议政。关于政府领导人的产生,则既有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也有由代表选民的议政人员代为选举的。

  大统一社会最广泛的选举是对世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世界议会的议政人员的选举,参与选举的人员包含了全人类,包括的范围是全世界,其规模和范围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在如此广大的区域中的选举能否做到真正的民主,就是要看每个有选举投票资格的公民能否真正自主、客观、公正地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条件是每个选民都能够很容易了解自己要选择的对象,也就是要能够对参选者的施政方针、政策主张、行为举止、外表和人品都有所了解。

  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在几十年之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但是,今天的手段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些。不论是通过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参选者都能够及时而明确地阐述自己的政策主张,而他们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和翩翩风度,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电视系统随时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至于有些参选人员希望选民们更身临其境地感受自己的魅力,则可以通过飞机环球飞行到世界的各个地区与选民们见面,因为不论是从何地起飞,到世界的最远端也都不需要一昼夜时间。

  选民们的投票选举既可以安排在一个集中的场所,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家里单独进行,而互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会科学严密地进行选民的身份确认和投票的有效性确认,全球的有效选票则可以迅速地通过中央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数十亿张选票的统计会在几秒钟之内便能显示出来,如果顺利的话甚至会更短。

  许多学者都认为,在今天的信息传播条件下,不论多大的国家,只要充分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直议制,不论什么国家政策都可以采取全民公决。亚里士多德的小国寡民才能实现的民主的理想,在全球性的大统一社会也可以实现,只是要看是否有此必要。

  2、政情的上传与政令的下达

  政策决定的依据首先要综合各地上报的情况,即上传的政情。大统一社会其政令的最高下达机构是世界政权的有关机构,由下上传的政情的最广泛的集中部门也是世界政权的有关机构。

  在大统一社会中,世界政权处理的政情来源于全球各地,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关系的范围则是全人类。决策的正确性与及时性与否,首先取决于各地的政情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至世界政权的有关部门,特别是有些情况要求当即处理,不能有任何的拖延,如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必须马上救助;大规模犯罪、大的社会动乱需要即刻平息。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上报世界政权的有关部门,并采取果断的措施,就有可能酿成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后果。

  1976年中国的唐山大地震震级达7.6级,24万人顷刻间丧失生命,同时还有近百万人需要救助,许多人还压在瓦砾下。怎样将这一灾难事件尽快上报给中央政府便成了问题,唐山距离首都北京还不到200公里,当时由于有线电话线路已遭地震破坏,无线卫星通信是没有的,因此,报信人员只得拦截了一辆卡车赶往北京送信,从唐山到北京走了六七个小时。而这只是40多年前的事。

  如果用这样的方式上报灾情在大统一社会显然是行不通的,上万公里之外的重大自然灾害,从上报再到决策救助必须要有非常及时的通信手段,不然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将不可设想。

  事实上,我们现在拥有的通信手段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论是电话、传真还是电子邮件都可以将信息马上传送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

  在这样的通信条件下的政令下达同样是十分便利的,世界政权形成的政令不论是需要口头传达还是要求采用声像或者图文的形式,都可以即刻通知对方,即使要求将原文送到执行者手中,也完全可以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手段,在一二天内送达。

  政令的下达中有时涉及到一些需要召开的会议,如果要召集全球各地的人员到一个共同的地点开会,从启程到达开会地点一般最远也只需一二天,而工业革命前要召开这样的全球性会议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从通知到召开会议,在那个年代至少也要一年时间。

  而且,现在的会议方式已经是多种多样,如果会议不需要将大家召集到一起,或者特别紧急,需要马上召集全球有关人员开会,既可以采取电话会议形式,也可以采取电视会议形式,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开会。

  科学技术已将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经常形容人类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就是地球村。

  3、政令的执行与督查

  政令的执行与督查与交通条件关系非常密切,首先,不妨还是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犯罪以及社会动乱为例,由此来展开我们的分析。

  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下,如果一地发生地震或者水灾,世界政府若决定调动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在最紧迫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批采取空运,那么,考虑最不理想的情况,即使在地球最远的地方调配资源,要运到受灾地点也只需要一昼夜时间。当然,更实际的情况是,世界政府对于应对这种意外事件的人员和物资的配备,一定会是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就近调拨,第一批人员和物资采用飞机快捷运输,而以后的大规模的救助人员和救灾物资不论是采取火车运输还是轮船运输,在现代交通条件下都是极其方便的。

  要是应对大规模的犯罪和社会动乱,政府所调动的主要是军队,其应变速度应该更快,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本着就近调动的原则,快速反应部队完全可以通过飞机或者地面车辆很快到达。

  至于政令督查,涉及世界政权各机构的人员深入到全球各地进行检查与监督,并将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时上报世界政权的有关部门。那么,在今天这样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以及如此便利及时的通信手段下,政府督查人员完全可以随意飞赴世界任何一个地区开展检查和监督工作,如果只论路途的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一二天。

  同时,对督查的情况如需及时向上汇报,随手都可以拿起手机进行联系,或者通过手提电脑、手机传真机发送有关文字材料,如果需要进行当面汇报和研究,也顶多只是一二天的行程而已。

  为了确保政令的贯彻执行,督导各地区、各组织以及各相关人员自觉主动地执行政府的政令,还须使全民充分了解每个政令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于是,各种传媒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那么,而今极其丰富、方便、快捷的传媒手段将是大统一社会有效治理的可靠保障,今天的报纸杂志可以当天传送到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的新闻,以及政府确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在当天及时见报;各种广播电视不仅可以即时播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同时,对于政治领袖认为有必要当面向全球民众发表的广播与电视讲话,还可以进行全球现场直播,通过领袖们身临其境地阐述,人们必定会更加深刻地领会其政府的意图;互联网也是一种重要的传媒手段,它的即时性、普及性与巨大的信息量,同样有能力成为世界政权宣传自己方针政策,并使之得以顺利有效贯彻执行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以看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大统一社会的政令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是大统一社会能够有效治理的必要且充分的硬性技术条件。

  我们知道,在历史上,不论是芝诺、康德,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都曾提出过统一人类这种类似的思想,然而,在他们那个年代将全人类统一到一起的技术条件是完全不具备的,即使康有为时代,其技术条件要进行全球性管理都极其困难。因为,仅在100多年前,当时的交通手段、通信手段和传媒手段,就是治理一个大的国家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今天,这一切却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如此先进的交通、通信和传媒手段,仅仅只说明人类今天拥有的技术条件已经能够满足大统一社会治理的要求,之前的阐述正是建立在这些科学技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普及的基础之上的。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技术条件并没有被人们普遍使用,特别是在今天的许多贫穷国家和地区,人们还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还没有“光临”那里。要使大统一社会能够有效地治理,就要将这些科技成果广泛地普及到全球各个地区和各个群体,这一点通过人为操作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还要说明的是,对于普及的科技成果必须要严格地甄别,如果有些科技成果有可能危及人类的整体生存,就必须纳入到严格限制之列,如互联网是否适合在大统一社会进行推广就应该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