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是现在的问题,而且更是未来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长期安全、幸福地生活在地球。

  环境问题是随工业化而产生的,而后变得越来越严重,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这里仅就人们意识到的一些最重要的方面加以阐述。

  一、臭氧层破坏

  (一)臭氧层的形成与作用

  在对地球演化历史进行的研究中我们知道,早在约38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微生物,但那时的微生物都生存在海洋中。在5.3亿年左右的寒武纪地球上出现了生物大爆炸,各种各样的复杂生物同时出现在地球上,但这些生物也只是出现在海洋中。直到4亿年前生物才从海洋走上陆地,这一时间与地球上空臭氧层的形成是同一时间。因为,正是臭氧层的形成,使生物在陆地上避免了各种宇宙有害射线的辐射,特别是来自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从而使生物得以在陆地生存。

  一般的氧气由2个氧原子组成,而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它存在于距地球表面大约10-50公里之上的同温层中。臭氧层的产生,是海洋微生物在30多亿年的时间中,不断地吸收地球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并大量放出氧气后的副产品。

  地球形成时的大气基本上是二氧化碳,另外还有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其他气体,当微生物出现后,特别是之后的藻类生物出现后,它们便开始了长期持久地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并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持续了30多亿年才使地球上具有足够的氧气可供大型复杂生命的生存。这一过程的完成是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因此,地球生命的原始拓荒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但此时,虽然氧气已经足够的多了,臭氧层却并没有产生,直到又过了1亿多年,即在距今约4亿年前臭氧层才真正形成。臭氧层的形成原理是这样的,当地球的氧气足够富裕后,在太阳带电粒子的辐射下,一些氧气被离解为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再与氧气分子结合便形成了臭氧。

  地球大气中氧气和氮气加起来约占99%,另外的大约1%的气体包含了许多的种类,我们常说的二氧化碳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是非常少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按照地球表面大气的密度计算,地球拥有的全部臭氧要是覆盖地球表面,仅仅只有几毫米厚。但正是这极少的臭氧含量,却保证了生命在陆地安全地生存。

  宇宙中的射线许多是对生命有害的,特别是我们拥有的恒星太阳,在给予地球生命光和热的同时,也辐射出了许多对生命有害的射线。假如人类在外太空飞行,只要没有对这种辐射的防护措施,很快就会死亡。那么,这些有害射线在辐射到地球表面之前却遇到了一个有力的“阻击手”,这就是同温层的臭氧。对生物伤害最大的是太阳释放的紫外线,但是,紫外线在经过同温层时99%都被臭氧层吸收了。我们今天能够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与臭氧层的存在密不可分。

  之所以直到4亿年前,地球生物才从海洋生活30多亿年后来到陆地,这一时间与臭氧层的形成时间是一致的,其原因就是臭氧层保护了生物在陆地不被太阳射线和宇宙射线袭击,而在臭氧层形成之前,各种生物只能躲藏在海洋中依靠海水的保护生存,即使依靠二氧化碳生长的植物也是如此。

  (二)臭氧层遭破坏

  但是,地球艰难的早期生命拓荒,用了30多亿年才形成的臭氧层,近年却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1956年到1957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1985年科学家观测,每年春季,南极上空的臭氧层都要消失40%-50%,并形成了900万平方公里的空洞。

  在以后的观察中发现,臭氧层空洞正在快速扩大,而且已经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并延伸至南极圈周围的海洋。2000年9月,这一面积扩大到了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4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的同时,1987年科学家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通过之后的观测,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与南极上空一样,也有扩大之势。

  臭氧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臭氧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估,认为臭氧每减少1%,具有生理性破坏力的紫外线将增加13%。臭氧层减少不仅直接危及人类生存,对动植物的生存与生长也有同样的危害作用。因此,臭氧的空洞问题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科学家对臭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原因现已查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氟利昂,由于它不燃烧、无毒、非常稳定,对金属没有腐蚀作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冷行业的各个领域,同时还用于发泡剂、喷雾剂、清洗剂和消毒剂等多个方面,但正是氟利昂的稳定性,使之成为了臭氧杀手。

  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氯氟烃,另一类是氢氯氟烃。制冷时排放出的氯氟烃由于非常稳定,在向空气上方飘散时不会被分解,可以一直到达同温层,当进入同温层后,由于遇到了未经过滤的紫外线的强烈刺激,氯氟烃中的氯被分解,分解出来的氯原子与不太稳定的臭氧结合,生成氯氧化物和氧气,因此臭氧遭到了破坏。

  但是,这种破坏只是刚开始,生成的氯氧化物与游离的氧原子再结合便生成氯与氧气,而氯又与臭氧结合生成氯氧化物,如此反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式的恶性循环。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而且这种破坏力可以持续百年。

  由于臭氧层遭破坏,致使宇宙射线无阻挡地进入地球表面,这样的结果,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的破坏是多方面的:

  强烈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细胞组织破坏产生癌变,出现皮肤癌;对眼睛刺激会导致白内障等眼病;紫外线还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同时,紫外线还会导致许多病毒活化,使人类在面对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侵害时更加困难重重(包括艾滋病病毒问题)。紫外线对其他动物的伤害也是同样的。

  同时,紫外线也破坏植物的生长,并破坏植物的叶绿素。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遭到损害,光合作用和有益的寄生物也同时会遭到破坏和损害,致使植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受到干扰,植物生长放慢。这其中,与人类有直接关系的就是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达到一定程度后,将近一半的农作物将无法生长,几乎所有农作物都会受到影响,由此,人类的生存便会面临直接的威胁。

  紫外线的破坏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紫外线会杀死海洋浮游生物,由此,将会主要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海洋浮游生物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科学家估算,海洋浮游生物的产氧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的森林,如果全球海洋浮游生物减少10%,那么每年将有500万吨二氧化碳不能转换为氧气。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而二氧化碳又是温室气体,其危害便可想而知。

  其二,浮游生物是许多小的鱼类、虾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这些小的海洋动物又是大一些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而这些鱼类和海洋动物又是更大的鱼类以及海豹、企鹅等动物的食物,因此,浮游生物的破坏必然导致海洋生物的食物链遭到破坏。科学家估计,只要食物链的源头减少5%,每年全球的捕鱼量就会减少600万吨。因此,臭氧层的破坏给地球带来的破坏作用是多方面的。

  (三)拯救臭氧层的行动

  鉴于上述原因,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专门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出了限制生产和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氯氟烃等8种产品,并要求发达国家在2000年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发展中国家将这一期限可延后10年至2010年。以后对这一议定书进行过几次修订,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这项条约。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被认为是人类就环保问题进行的最为成功的一次合作。

  事实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研制氟利昂的替代品,各国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等臭氧层破坏物质也在不断减少。但是,即使目前便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氯氟烃等臭氧破坏物质,人们估计,臭氧空洞的减少并最后弥合,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也要到21世纪的中后期。

  但是,这一点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除了像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大量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气体人类无法控制外,就不在《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范围内的工业产品而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虽然比限制目录内的产品小一些,但也决不可忽视,因此,臭氧层空洞的弥合可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我们还应看到,目前人们使用的化工产品中含氯的品种超过上万,约占化工产品产值的60%,各国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考虑,不可能对所有含氯产品进行全面限制。同时,含氯产品也不是对臭氧层构成威胁的唯一物质,例如飞机尾气对臭氧层的破坏也不容忽视,特别是飞机制造公司考虑制造的高空超音速飞机,它们在平流层的高空飞行,对臭氧的破坏是直接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对臭氧层的保护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点从对臭氧层的观察结果能够明确反映出来,例如:2005年8月,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突然增大1000万平方公里,直逼2000年的最高值。而2006年9月底,南极臭氧空洞增大至近2800万平方公里,再一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人公然反对《蒙特利尔议定书》,据报道,1995年4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法机构通过投票表决,使制造含氯氟烃产品合法化,该州州长在签署这个法案时还扬言:“那种不负责任的臭氧层理论,不能成为剥夺人们使用必要技术权利的借口。”

  各个国家以及各利益集团的不同立场使人们担心,《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否能切实全面地履行,同时还担心在《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目录之外的许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产品的使用。

  二、全球气候变暖

  (一)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几千年来全球气温一直比较稳定,但近100年来,地球的温度在持续升高,这种上升的速度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6℃。一系列观测结果显示出的严重性,使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重视与担心。

  首先,南极陆缘冰层在缩小,巨大的冰山从南极冰架崩裂的速度加快。据观测,仅南极大陆西部的南极半岛,从1995年到2002年所失去的冰架就达1.25万平方公里,87%的冰川都在融化,而且速度在加快。2002年1月,巨大的拉森—B冰架持续35天大崩裂,这是1万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南极冰架变化。同时,南极附近岛屿上的植物种类明显在增加,这也说明了温度的升高。

  全球70%的淡水都是以冰川形式存在的,许多大的江河都发源于冰川,但江河源头的冰川却在迅速退缩。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与黄河,近十多年来,源头冰川后退达千米。喜马拉雅冰川是地球上除极地冰川之外的最大的冰川,恒河与印度河就发源于此,印度科学家在对两河源头进行调查中发现冰川后退的现象非常严重,并预言,再过若干年后,恒河与印度河将不能滋养南亚人民。

  冰川的融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著名的阿尔卑斯山拥有迷人的雪景,而近年,这里已经开始出现滑雪道缺雪的情况。研究表明,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中,冰储量与150年前比已经减少了一半,覆盖面积则减少了约40%。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快,自1912年至今,山顶冰冠缩小了80%,研究人员估计,这里已有1.2万年历史的冰川在近二三十年将会彻底消失。

  格陵兰和北冰洋冰缘同样有明显后退的趋势,2004年,科学家甚至在北极顶还发现了融化的冰水,冰水带长达近2公里,他们认为,在北极出现这么多冰水,上一次还是5000万年前的事。

  2006年9月美国航天局通报的调查结果显示,近25年来,北极海域冰层一直以每10年1.5%的速度在融化,但近两年融化速度则提高了10-15倍。

  在格陵兰,巨型冰川因消融而突然滑动时甚至会引发地震,2002年起这种冰川地震的次数大幅度上升,最多时一个月会发生8次。甚至有科学家估计,100年内,北极的夏季可能会无冰。

  2006年3月美国的《科学》周刊发表研究文章,科学家通过对130年来的气候变化建立的研究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到21世纪末,地球的温度将升到12.9万年前的水平,到时,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升高将可达二三米。而2006年9月末美国航天局的气候专家则评估,当前的地球可能已经接近100万年来最热的时期。

  由于气候变暖,俄国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性冻土已经开始解冻,同时,美国阿拉斯加的永久性冻土层和加拿大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的永久冻土层也在开始融化。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以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为例,由于冰川消融,将会导致连年的洪水,而后便是严重缺水,因此必然会给依靠各大江河生存的人民带来各种生存的危机。从亚洲的情况可以看到,印度、巴基斯坦、中国这样一些以依靠喜马拉雅冰川生存的国家,一方面,每年一些地区都要遭受洪水的侵害,另一方面,其主要的江河却又面临枯竭的危险。大家知道,黄河是一条闻名世界的文明之河、母亲之河,它曾经孕育了持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黄河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入海断流状态,究其原因,源头水源减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冰川的融化还会导致海洋水位升高,特别是南极冰雪的融化,对于海平面升高的影响更大。根据观测,近年海水正以每年2到3毫米的速度上升,如果这样下去,所有海洋国家的沿海地区都将受到危及。

  据荷兰科学家估计,由于沿海人口密度远高于内陆,如果海水升高一米,全球将有10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一些低地势的岛国,如瑙鲁、塞舌尔、库克群岛、马绍尔群岛、马尔代夫等,则会面临国土整体消失的危险。如果真的像有的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到本世纪末海平面要上升二到三米,这些国家的人民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非常现实的岛国搬迁例子,便是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即将面临整体被淹没。图瓦卢是由9个环状珊瑚礁岛群组成的国家,全国最高点海拔仅为5米。近年因海平面升高已导致很大一部分国土被淹,据2006年的预测,50年内这一岛国将会彻底被海水淹没。

  近年,图瓦卢政府一直致力于寻找国民未来的安置之地,2002年图瓦卢总理专门请求澳大利亚政府与新西兰政府,一旦图瓦卢被淹没,这两个国家能为其提供国民的安置地。目前,图瓦卢正在与斐济协商购买几个安置其国民的岛屿,并已与新西兰签订协议,由新西兰向图瓦卢人提供工作签证。

  事实上,全球变暖的危机远不止上述的一些直接影响,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有一项研究,他们认为,如果像今天的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因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台风的次数减少20%,而日本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台风带来的雨水,因此,日本将陷入长期的水匮乏状况。与此同时,每次的台风则变得非常凶猛,这就意味着要承受更严重的风灾和水灾。台风减少的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后,高空的大气就会变暖,这样与海面附近的大气的温差则会减小,因此,台风就会相应减少;而台风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凝结时释放的热量,全球变暖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增加,台风也就会变得更加凶猛。

  全球变暖对于气候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干旱问题。世界上许多大的河流正在干涸,这其中多数都与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直接相关。根据联合国2006年3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全球500条大河中,有半数严重枯竭,像科罗拉多河这样的一些著名河流多数情况都处于入海断流状态。

  同时,由于全球性的干旱,也导致了许多大的湖泊正在消失。例如,非洲第四大淡水湖——乍得湖,其干涸速度非常惊人,50年时间湖水面积缩小了90%,50年前乍得湖平均水深达6米,而现在仅为1.5米。

  2006年10月,英国气象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照今天的趋势发展下去,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1.3℃—1.5℃。到时,半个世界都将面临干旱,而极度干旱的发生率将从目前的1%,上升到30%。

  由于全球变暖,还会出现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些自然灾害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就属于这类自然现象。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流向亚洲,它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降雨。但这一规律现在却被打破了,由于太平洋赤道带海水大范围的异常偏高,导致每隔几年便使得太平洋的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即表面热流转而向东流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使得一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的同时,另一部分地区则出现降雨过多,造成洪涝成灾。

  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对人类的身体产生直接影响。气温的持续微升,意味着每年夏天将有更多的天气处于超高温状态,热浪会频繁地袭击我们,而在冬季则会出现暖冬,本应下雪的地区出现多年无雪的状况。而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人们不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温度和湿度升高适合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繁衍,因此,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导致传染性疾病大为增加,历史上多数瘟疫的流行都源于炎热的夏天,尤其是热带雨林国家受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袭击更加严重。温度和湿度升高还会使蚊虫和各种细菌、病毒向更高纬度传播,使传染病流行范围更广。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初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全球变暖使得患病人数增加,每年因此导致的死亡人数至少增加了15万,并指出,保守地估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一倍。

  2007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公布了一份最权威的研究报告,根据该报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将迫使一些非洲国家要花费国内生产总值5%到10%来应对,到本世纪末,全球数十亿人将受到因此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的影响,而因此导致的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等趋势,将会持续几个世纪之久。报告还指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非洲农作物大量减产,喜马拉雅山冰川解冻,欧洲和美国出现更多酷热天气。而“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超过1.5到2.5摄氏度,迄今为止所评估的大约20%到30%的动植物物种都很有可能会承受加速灭绝的风险”。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地球的气温主要决定于太阳,阳光之所以能够温暖地球,使地球刚好适合人类的居住,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较厚的大气。太阳的温度能够留在地球表面,要从理论上全面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叙述使之简单化:

  太阳光辐射到地球表面后一部分被地球吸收,另一部分被地球反射回太空,当地球再辐射阳光时,太阳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产生了红外线,这是热的根本。如果这样的红外线全部留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将会非常炎热;但若被全部反射回太空,地球则会变成冰冷的世界。要保证地球表面温度宜人,就要恰到好处地留住一部分辐射,放走一部分辐射,就像睡觉盖被子一样,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地球表面的大气就是这床“被子”。

  在地球大气中,99%为氮气和氧气,它们是通透的,对光没有阻挡,任其进出,另外的约1%包含了各种气体,有一部分也是通透的,不影响光的进出。但是,还有一部分则不是,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以及水蒸气等,它们不仅能够吸收红外线,还能在阳光照射后再产生红外线,这就使得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升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但是作用极为重要。

  和地球相邻的金星与地球情况基本相当,但因为表面大气是厚厚的二氧化碳,使得金星表面的温度高达500℃;而和我们相邻的另一颗星球火星,由于大气非常稀薄,则其表面温度低于-50℃,像这样的星球都不适合生命的生存。

  而地球大气刚好给了我们一床不厚不薄的“被子”,它使地表的平均温度保持在15℃,这一温度正好保证地球的整体生态平衡,并使人类能够舒适地生活在这个星球。如果地球的大气中没有这些温室气体,表面平均温度将会降至-20℃,如果全都是二氧化碳类的温室气体,表面温度就会上升到200℃以上,不论是何种情况,地球的整体生态都会遭到彻底破坏,人类将无法在这里生存。

  地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的原因往往是缓慢的,并能达成某种平衡,这样的气候变化对于地球生态,以及人类的生活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而我们今天之所以重视地球的持续变暖问题,是因为地球的气候变化速度突然被提高了许多,这种非正常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对地球生态以及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那么,什么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呢?关于这一问题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现在,科学家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统一,这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所致。

  工业革命200多年来,我们大量地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木炭和木柴,以及森林、草原的火灾,这些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致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不能平衡,于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农业革命维持了近万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是平衡的,总保持在2.5×10-4左右。那时也有木柴燃烧和秸秆燃烧,也有草原和森林火灾,但是,自然的地球本身有自己的代谢系统,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都能由海洋与陆地植物所吸收,于是,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能够保持平衡状态。

  但是,工业革命后,大量的工业生产与工业产品使用导致大量的燃料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工业革命之前许多倍,从而破坏了地球大气的新陈代谢平衡。于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18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2.8×10-4,1958年则上升到3.15×10-4,今天这一数值达到了3.79×10-4,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了51.6%。与此同时,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也有很大提高,因而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

  温室效应的现象还在恶化,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永久冻土层融化解冻,使冰冻层下的大量甲烷气体进入大气,而甲烷的温室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强得多。同时,科学家还预测,到20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到5.5×10-4,而到2100年将达到8×10-4,这一数值相当于工业革命前的3倍以上。如果真如科学家的预测,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的温度升高,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灾难是可想而知的。

  (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

  在科学家的强烈呼吁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的问题终于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5年在柏林举行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将在200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但是,经过缔约方最终审定后认为,这一承诺还不足以实现公约中所确立的预定目标。于是,又经过几年艰难的谈判,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终于形成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且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是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成文法案,该《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将在2008年到2012年间将其全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至比1990年少5%。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为了实现其限制目标,《议定书》对参与公约的工业化国家都分配了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配额。

  但是,由于各国的私自利益所致,《京都议定书》的启动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特别是如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一直对此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美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25%,本来于1998年已经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然而,现政府却以其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发展为由,一直拒绝批准。而澳大利亚则至今尚未签署《京都议定书》。

  要限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像美国这样的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都不参与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全球变暖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即使温室气体马上停止排放也还会持续升高,这种“热惯性”必须待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量减少到相当程度后才会停止。因此,我们人类共有的大气层能否实现新陈代谢的平衡,地球温度持续升高的问题能否得到根本性解决,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即使《京都议定书》完全能够得以实施,也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三、酸雨与空气污染

  (一)酸雨的形成

  19世纪50年代,人们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雨水中发现有硫酸存在,科学家称这种雨为“酸雨”,以后这一名词被广泛使用,并加以扩展,如酸雾、酸雪、酸冰等等。

  检验酸碱度一般用PH值表示,PH值为7是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PH值于1个单位的变化说明酸碱度是10倍的差距。

  一般雨水PH值为5.6,呈微酸性,这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它遇水生成碳酸,碳酸呈微酸性,这是正常情况。

  那么,在对各国雨水的检测中普遍发现有酸雨现象,如瑞典、丹麦、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雨水的PH值为4.0~4.8,这就是说,其酸度超标达10倍左右。

  酸雨的出现是空气污染所致,它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工业生产与工业产品的使用,导致大量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这些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再遇雨水便转化为硫酸与硝酸进而形成了酸雨。

  (二)酸雨和空气污染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西欧和北美的很多湖里没有鱼,对湖水检测后发现,湖水的酸性远远超过正常值,正是酸性湖水导致了鱼和虾不能在湖里生存。中欧的森林在酸雨的侵蚀下变得枯萎,俄罗斯的大草原也因酸雨的侵蚀大量消失,这是因为酸雨过滤了土壤的养分,使土地的肥力降低使然。酸雨对农作物的直接化学破坏作用同样非常明显。

  当酸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铅和铝以及镉这样的金属将可溶于酸,于是,酸雨通过饮用水进入人的身体,便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进入人的身体,那就是鱼类生活在被酸雨影响的湖水中,这些金属沉淀在鱼的体内,当人们吃了这些鱼后产生中毒。酸雨还可以使人的智力下降,并有可能引发肺癌和喉癌等疾病。

  酸雨的危害还表现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方面,金属材料、油漆、大理石都是被腐蚀的对象。如北京故宫的精美大理石雕刻就明显遭到了酸雨的侵蚀;专家在对希腊和罗马的古建筑进行观察和研究后认为,这些由大理石建造的珍贵历史古迹,由于受酸雨的侵害,已经呈现出明显地加速腐蚀的状况。

  现代建筑与设备遭受酸雨腐蚀的现象也随处可见,铁轨、船舰、桥梁、大楼、电线和各种机械,都在承受酸雨的侵害。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估计,酸雨给人类带来的损失,相当于全世界每人每年2到10美元。

  空气污染还不只是导致酸雨,从而对人类构成危害,向空气中排放烟雾和粉尘,都属于对空气的污染,这类空气污染对人类也都有危害。根据有关人员对中国空气污染的病疫学研究,在对北京市的两个居民区的观测中发现,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每增加1倍,则居民区的总死亡率增加11%;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增加1倍,则居民区的总死亡率增加4%。在对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中表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加1倍,则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

  对沈阳和重庆等城市的观察研究,其结果也是类似的。

  (三)酸雨和空气污染的状况

  因为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导致的空气污染公害事件时有见报,很有名的如1952年12月5日至8日的伦敦烟雾事件,伦敦上空烟雾弥漫,久久不散,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8毫克,烟尘浓度达到每立方米4.46毫克。酸雾使温度逆增(即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不但不降低,反而升高),伦敦居民普遍出现咳嗽、喉痛、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和眼睛红肿等症状。在烟雾事件持续的四天时间内,伦敦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了4000人。

  美国工业城市洛杉矶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整座城市长年笼罩在光化学烟雾中,这种烟雾的氧化性很强,造成植物枯萎、建筑材料被腐蚀、市民的各种疾病猛增。

  酸雨和大气的污染常常是跨地区、跨国界的,如加拿大的许多湖泊中鱼类的死亡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工业污染所致。因为美国拥有2亿多辆汽车、巨大的工业规模和众多人口的日常生活,使美国的能源消耗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因此,加拿大经常抱怨美国的酸雨污染了自己干净的国土。

  随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致力于自己的工业化进程,酸雨的污染有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势,中国的华中、西南和华南地区已经被称为与北美和欧洲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目前,中国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且这一比例还有扩大之势。

  中国一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国家标准的2-5倍,由大气污染导致的慢性及障碍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是今天中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四,但能耗却位居第二,尤其是对煤炭的使用,更是位居世界最前列。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反映,中国在致力于对煤炭燃烧烟尘排放的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二氧化硫的排放却与煤炭的使用量基本同步,二氧化硫正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上世纪80年代,急于致富的中国农村地区采用土法炼硫,硫的利用率仅有30%-45%,其余部分都转化为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最后又转变为酸雨。以至中国西南与山东的炼硫地区地上寸草不长,空中飞鸟不见,甚至连昆虫与蚂蚁都找不到,雨水的酸度超标上百倍。

  印度首都新德里有近500万辆机动车,其中,绝大部分是燃烧混合燃料的两轮和三轮机动车,其余的车辆大部分都是一些破旧和使用了多年的卡车和公共汽车,其排放物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标准。人们生活在一个污浊的城市,而因酸雨、酸雾导致的婴儿早产、畸形以及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在严重地危害新德里市民。

  酸雨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据报道,在瑞典已有18000多个湖泊的水酸化,特别严重的有4000多个。美国东部的阿迪朗克山区,在海拔700米以上的湖泊中,达90%没有鱼类生存。

  位于拉美的墨西哥城,有近500万辆各类机动车,再加上各类工厂,其排放物构成了当地酸雨的主要来源,墨西哥城曾经是全球第一大污染城市。

  开罗300多万辆汽车的尾气以及其他工业废气的排放,使之成为非洲第一酸雨源。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达1亿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达5000万吨,全世界城市人口有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标的环境中,有10亿人生活在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

  2007年3月6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据有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由于中国、印度等亚洲繁荣经济体近年的快速发展,工业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痕量金属大量排放,并随风漂洋过海,甚至导致北美与北极地区的气候异常变化,使太平洋地区的阴云和暴雨增多,且破坏了西海岸和北极地区的冬季气候模式。

  (四)国际社会所采取的行动

  关于酸雨与空气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许多国家将酸雨问题列为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国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酸雨与空气污染问题。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专门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共同努力,并提出了共同的观点和原则。1982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大会,会上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在《内罗毕宣言》中特别强调了包括酸雨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重申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会议最后形成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署了《长程越界大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在控制酸雨污染方面无疑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从可以预见的未来看,只要工业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只要工业产品的使用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只是缓解危害的严重性,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酸雨与空气污染的危害。

  四、生物多样性丧失

  (一)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1000万-3000万种,已经被我们描述和鉴定的大约有230万种,而大部分生物是还没有分类的。这些生物构成了地球的整体生态链,每一物种都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它们的存在,是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

  按照生物进化规律,现存的物种在不断地消亡,新物种又在不断地兴起,这是自然的过程,也是正常的过程。但是,当人类参与进来后,这一切就变成了非自然的过程。人类正在破坏生物的自然进化,使生物的多样性正在丧失。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其生态价值上。世间万物都相生相克,植物的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吸收空气中和溶解于土壤水分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在光照下产生光合作用。在土壤和空气中物质减少的同时,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活动,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并向空气中释放出氧气和水分,使得大气层的氧气得到补充和平衡,并可以保持空气的湿润。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如果没有植物的造氧功能,人类便无法生存。

  植物是食草动物的食物,如牛、羊、马、鹿、兔还有老鼠和各种昆虫都以植物为食。

  食草动物又是肉食动物的食物,如青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老鼠是鹰的食物,鹿是老虎和狮子的食物。这一过程并非那么简单,如以昆虫为食物的青蛙,同时又是蛇的食物,蛇不仅吃青蛙还吃老鼠,蛇往往是鹰的食物,而鹰不仅吃蛇也吃老鼠和兔子等等。

  最后起分解作用的是细菌类微生物,它们把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落叶、残枝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而这些无机物又再被植物作为养分吸收。

  生态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获得平衡。

  这样的循环同样在大海和淡水中进行,如浮游植物在吸收水中的养分并得到阳光的温暖后生长,它们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使大气的成分得到平衡;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的食物;浮游动物则是鱼类的食物;小鱼又是大的食肉鱼类的食物;而这些动植物的尸体和残渣被细菌类微生物分解后又变为水中的养分,使水中植物再获得生长。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循环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些角色是独有的,其他生物无法替代,这样的生物遭受灭绝,或者数量锐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蝙蝠是昆虫的天敌,蝙蝠的大量存在,可以使森林、庄稼免遭害虫的破坏。长期以来蝙蝠都被描述成邪恶和恐怖的形象,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类的蝙蝠都有益于人类,在生态系统的循环链中,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鸟类在吃了草籽和树籽后,很多种子并没有被肠胃损害,这些种子通过鸟类的粪便排泄,得以传播远方,当它们发芽时,鸟类的粪便还可以充当肥料,使之生长旺盛。充当植物传播使者的不只是鸟类,食草类动物都在起着这样的作用。

  蝴蝶和蜜蜂是花粉传授的主要工作者,地球上许多植物的生长需要昆虫和其他动物来传授花粉,在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中,有90%要依靠花粉传授。农业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使得很多这样的花粉传授者被杀死,一些植物则无法繁衍。

  其实,蚊、蝇的灭绝对于生态链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包括老鼠也是这样的,虽然它们有害于人类,但是,它们是鸟类和鱼类的食物,许多鸟类和鱼类的减少,与人类使用杀虫剂杀死了大量的昆虫、蚊、蝇和老鼠有关。在杀虫剂杀死一部分害虫的同时,另一部分害虫往往在一二年后产生抗药性,而此时,它们的天敌却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反过来,这些害虫则变得更加猖獗。

  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会危及20种生物的生存,可见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循环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表现在其经济价值上,人类生存的主要必需品都在于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吃、穿、住、行如果离开了生物的多样性就不可能维持。我们的主要食物要依靠水稻、小麦和玉米作物的生长;我们所食鱼、牛、羊和鸡肉都是生态链中的一环;我们穿衣所用的棉花、蚕丝、羊绒和牛皮无不来自生物;在我们住房使用的建筑材料中,木材充当了其中重要的角色。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也表现在其药用价值,中药几乎全部都来源于生物,在美国的制药工业中,25%的药品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药物中,超过75%直接来自动植物。例如从菠萝中提取的菠萝蛋白酶可用于抗炎症,从紫金牛中提取的岩白菜素可作为咳嗽抑制剂,从樟树中提取的奎尼丁可作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等等。

  生物多样性还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对猴子、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可以了解我们人类自己;狗有很好的嗅觉,在对狗的嗅觉功能的研究中,人类研制出了对气味非常敏感的设备;蝙蝠在黑暗中能准确地捕食猎物,是因为它可以发出一种超声波,人类在对蝙蝠这一功能的研究中,得到了导航和测距的仪器。

  生物的多样性还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需要。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只有人类的死一般寂静并且颜色单调的地球,我们的世界需要丰富多彩,我们热爱美丽的鲜花,我们喜欢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我们需要感受芳草青青,我们愿意听到松涛阵阵,一个生物多样的丰富的世界,能给人类带来无比的愉悦。

  (二)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

  生命起源于海洋,但是,当生物来到陆地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陆地的现存生物量占了全球生物总量的99%以上。那么,陆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处于热带森林,世界物种的近90%生活在热带森林,在国际鸟类组织对鸟类的研究中,发现75%的鸟类的繁殖地在热带。因此,对森林的保护,特别是对热带森林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方面。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于赤道两侧纬度在20度之间,其中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对这些地区森林的保护成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

  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中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自1990-2005年,处于亚马孙流域的巴西,每年森林面积减少28219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每年森林减少量的33.8%,排名第一;处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的印度尼西亚,每年森林面积减少18715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每年森林减少量的22.4%,位第二;而在刚果河流域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和安哥拉,森林面积每年减少6032平方公里,仅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国的森林减少就达4614平方公里,也处于世界森林面积减少最前列。

  由于这些地区的森林面积的减少,使得处于这些国家的独特生物物种在迅速减少,巴西的哺乳动物物种有20%以上被世界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哺乳动物物种有10%被列为濒危物种,印度尼西亚的哺乳动物物种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比例高达32%。这些国家的其他类生物物种处境也不妙,在被列入濒危高等植物物种中,巴西有1358种在名单之上,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则分别有264种和78种在名单上,均处于世界前列。

  最近的几十年是世界森林面积减少最快的时期,虽然近十年来这种趋势已有缓解,但这是因为像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森林保护措施,并实施了很多植树造林的行动,使得这些国家的森林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较大增加的原因。然而,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依赖的热带雨林,森林的减少趋势却是增加的,这一点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至关重要。

  2006年3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亚马孙雨林到2050年将会减少40%,雨林面积将减少200万平方公里,届时,将会有100种本地物种失去一半多的栖息地。

  人类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还表现在大量使用农业杀虫剂,以及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其他各种工业垃圾污染。

  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波及到鸟类和青蛙,在对死去的鸟类进行解剖中,发现很多死因是农药所为,甚至在南极的企鹅身体内也发现有DDT的含量。

  根据2006年3月15日的美国《国际先驱者论坛报》的报道,12年前印度的秃鹫达2000万至4000万只,而现在却所剩无几,总数估计减少了97%。其原因就是使用了一种名为牛治病的药物所致。这是一种低廉的兽用止痛药,由于这一药物在动物身上使用,秃鹫吃了这些动物的尸体后出现肾衰竭死亡,于是,因为没有秃鹫来吃家畜尸体,老鼠和野狗数量猛增,这使得狂犬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许多河流和湖泊在受到氮、磷等人造有机物的污染后,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并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造成水质发臭,使其他水生生物和鱼类无法生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质富营养化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海洋,这就是赤潮,近20年来,赤潮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造成沿海鱼、虾、贝类大量死亡,沿海渔民损失惨重。

  2006年上半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一项对欧洲蝴蝶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收集了45个国家的576种蝴蝶数据,是欧洲关于蝴蝶的最大的一次调查行动。报告显示,由于环境恶化,25年来欧洲蝴蝶的栖息地减少了11%,在比利时,有75%的蝴蝶物种急剧减少,在英国有70%的蝴蝶物种在减少。欧洲共达71个蝴蝶物种有灭绝的危险。

  工业污染所造成的酸雨,既是森林的破坏者,又是动物的杀手。因酸雨的影响已经造成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在酸雨环境下的植物会逐渐枯萎,酸雨造成湖泊酸化,鱼类和水生生物因此而大量死亡。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非洲各国政府虽然在遏制象牙和犀牛角的贩卖和走私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对野生象和犀牛的捕杀一直禁而不止。走私珍稀野生动物一直是国际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中国、越南、柬埔寨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酒店餐桌上,野生动物一直受到吃家的青睐,中国政府曾对此进行过许多次禁止和打击,但是公开和私下的交易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饭店更是将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特色招牌菜来招徕顾客。

  2006年上半年由12个国家的60名研究人员对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啸(即印尼大海啸)所导致的印度洋珊瑚礁的破坏进行了研究,而研究结果却表明,人类对印度洋珊瑚礁的破坏要远比海啸更永久、更具毁灭性。研究报告指出,因海啸受损的珊瑚礁大部分在5-10年内可再生,受损最严重的也会在20年内复原。而印度洋各国的渔民采取炸鱼的方式捕捞,这样,只有40%浮上海面的死鱼能够捞取,其他都沉于海底腐烂。同时,渔民们用陷阱网捕鱼,这些渔网是无法进行生物降解的,一旦从系泊设备上松开就会把鱼永远网在海底。捕鱼活动不仅破坏珊瑚礁,并同时又使鱼的数量急剧减少,但鱼相当于珊瑚礁的免疫系统,能够清洁珊瑚,并控制海藻生长,而过多的海藻则会使珊瑚窒息。

  我们更深刻地反思,自5.3亿年前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以来,地球上出现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的原因都在于自然力,如冰期的来临、小行星撞击、气候变暖、火山活动频繁等。上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而后不久,生物物种曾达到过一次高峰,今天看来,其间虽然有许多新生物种的补充,但是现在大多数的数量已经消失。种种迹象表明,地球生物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而这次大灭绝的全部原因都是在于人类的活动。

  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干预下的物种丧失速度比人类干预前的自然灭绝速度要快1000倍,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有人估计,今天物种的灭绝速度是人类干预之前的1万倍。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地球生物物种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2006年7月,由13个国家的科学家在《自然》周刊上联名发表文章,文章指出目前地球上有12%的鸟类、23%的哺乳动物、25%的松柏纲植物和32%的两栖动物濒临灭绝,在未来50年内,这一数据将会增加15%到37%。

  人类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动物种群是旅鸽,这种动物生活于美洲,是一种群居的迁徙性动物,种群数量达50亿只。人们见过的最大一群旅鸽数量达2亿只,飞翔在天空,宽度达2公里,长度则有20公里,密密麻麻,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就是这一数量极为庞大的物种,仅仅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因为人类的活动灭绝了。

  19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西部的开发,大量的移民涌向北美西部,导致森林被砍伐,旅鸽的栖息地不断被侵蚀。人们还猎杀旅鸽作为食物,甚至用来喂猪,或者仅仅就是为了娱乐。用枪打、用炮轰、用药物下毒,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三四十年后,当突然发现再也见不到旅鸽群时,只剩下动物园中的十几只旅鸽了。人们终于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过,将各个动物园中的旅鸽集中起来精心喂养,但旅鸽是一种依靠庞大种群在集体迁徙状态下生存的动物,根本不适合关在鸟笼中小数量的生活。

  最后一只旅鸽叫玛莎,它的老死是1914年9月1日中午1点钟,人们记录下来了这个准确的时间,并为它建了一个墓,墓碑上是这样写的:“由于人类的贪婪和自私导致了旅鸽的灭绝。”这是人类为一种动物的灭绝第一次真正感到悲伤。

  (三)人类的拯救行动

  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正在不断地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早在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针对保护濒危物种问题便专门设立了相应的议题,与会各国就如何保护湿地、草原、森林,以及如何管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等一系列涉及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形成了许多共识。

  之后,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问题成为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并由150多个国家正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后又有多个国家加入这一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公约第一次取得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共识,公约涵盖了所有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把传统的保护努力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经济目标联系起来,建立了公平合理地共享遗传资源利益的原则。公约提醒决策者,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必须用于人类的利益,但这一切都应该以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长期下降的利用方式和利用速度来获得。基于预防原则,公约还为决策者提供了相应的指南。

  1994年底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改为5月22日)。为了推动各国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履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后多次召开缔约方大会(迄今为止已召开八次),讨论并落实公约的执行与贯彻问题,并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这一切都表明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是非常重视的。

  但是,由于对《生物多样性公约》各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同,贯彻力度也差异很大,加之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森林、草原、湿地还在遭到破坏,各种污染还得不到根治等等,因此,目前为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大趋势还没有多大改观,而且从可以预见的将来看,其形势也是不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