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普遍认定的自我威胁


  人类的自我威胁是与自然威胁对应的,它是危及人类的另一半因素。人类是一种智慧型动物,同时又是一种情感性动物,我们有能力辨别许多复杂事物,但又很容易受自己的情感左右而做出非理性的事来,从而影响自己价值的实现。

  关于自我威胁我们自己一直都有认识,但这些认识远远不够深刻和客观。这里所阐述的自我威胁,只是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获得启发,寻找出真正对人类的整体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自身因素。

  第一节自相残杀

  人类的智慧早已远高于任何动物,但却保留了动物的许多不好的特性,尤其是种内竞争、自相残杀的动物特性在人类身上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人类的自相残杀不论从杀戮规模还是杀戮的残忍性都远高于任何动物,战争与犯罪杀戮便是人类自相残杀的主要形式。

  一、战争

    “铁血宰相”俾斯麦利用他的铁血政策统一了德意志,并称雄欧洲,他有一句名言:“欧洲是从战争的铁砧上敲打出来的,你要生存下来,不做铁锤就会被做铁砧,你不打别人,别人就会打你。”他的话是对欧洲历史的形象写照,事实上,整个人类历史也完全是这样的,正是战争打出来了人类世界。

  要论证为什么说是战争打出来了人类世界,似乎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争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战争,只要翻开历史书,从头到尾都是战争,人类的远古传说是战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充满战争。因此,人类社会与战争相生相伴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那么,这里仅就人类战争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作出阐述。

  (一)战争的出现与演变

  根据进化论的思想,物种都有种内竞争,动物争斗往往斗不赢的一方见势不妙便逃之夭夭,胜者一方不会穷追不舍,也可能有死亡,但那只是个别情况。人类的争斗显然有别于动物,由于人类的智慧远高于动物,常常会把这种同类竞争发挥到极致。人类会合理地预测未来,对敌人常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人类会根据敌人的力量,组织优势的兵力参与战争,战争群体的规模远不是动物可以比拟的;人类会制作武器,杀戮的手段要远远超出动物的嘴咬爪抓;人类有远超过动物的复杂心理,许多仇恨世代传承,难解难消。

  当然,人类也是由普通动物进化而来的,最早的争斗与动物并无多少差别,直到农业革命初期,人类社会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战争。原始的人类群体打斗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战争特点,处于采集迁徙阶段的人类群体其规模都比较小,群体之间的打斗规模自然也很小,原始的木棒和石头,即使作为武器杀伤力也不大,更重要的是,采集群体随时迁移,手中都没有多少财富,土地更不值得去征服,因为土地在采集阶段并不是财富,而且随着迁移随时都有可能远离而去,因此,群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大的利益冲突,群体之间的打斗也不会有多大的伤亡。

  农业革命使人类从迁徙特征的采集生活,转变为定居的农业耕种与农业养殖,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财富也随着定居生活可以储存起来,当人类社会由原始群体发展到部落阶段后,战争便随之产生了。这时,战争的目的一是抢劫对方的财富,将其据为己有,另一便是抢夺对方的人,将他们变成奴隶,代替自己进行劳动。当然,战争还有其他的目的,如群体复仇等。

  国家的形成一部分是经济的原因,但很大程度则是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战争一定是人越多势力便越大,战争也就越能够取胜,为了赢得战争,一些部落联合起来,便形成了国家。战争绝不是一件可以轻视的事,失败者会以生命作为代价,即使保住了性命,也会沦为任人宰割的奴隶,于是,各个部落都纷纷联合起来组建国家,所以,部落之间的战争随之便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战争。

  (二)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战争的残忍性越来越高;三是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

  上述趋势贯穿于人类战争始终,但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战争又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脱离不了人类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这一总体特点。

    1、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点

  由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只有约5000年,最早的战争规模有多大只能凭经验估计。一个部落充其量不过几千人,战争的规模一般应该只有几百人,顶多可能也不过千人左右,这时的战争如果死伤一二百人可能就是天文数字。

  但国家形成后情况便大不同了,最早的城邦国家一般为三五万人,能够调动的参战人员应该可达数千,也许大的城邦可以使参战人数达到上万,因此,大的战争双方投入的军队总人数便能超过万人以上,战争的死伤应该可达千人以上,如果死伤只有一二百人,这便是一场并不激烈的战争。

  以古希腊城邦的战争为例,希腊城邦的雅典与斯巴达人口有三四十万,各方动员的军队可达数万,为了与敌人在实力上抗衡,国家之间还形成联盟,这就使得战争规模更大。伯罗奔尼撒战争是经过详细记载的一次战争,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31年到前404年,以雅典为首的城邦联盟为一方,以南部的斯巴达为首的城邦联盟为另一方,最多时,双方使用军队总数超过了10万,战争中死伤人员超过万人。

  国家规模不断在扩大,战争是很重要的原因。城邦国家只是最早的国家形式,像希腊那样长期处于小规模城邦国家的分裂状态只是特例,事实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文明区域,在较早便脱离了城邦国家的状态,并形成了跨许多城邦的更大的政治实体,即许多城邦合并成了更大的国家,这样的合并大多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此时,战争的目的除了抢夺财富之外,更重要的是征服与兼并,统治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征服与兼并扩大国家的规模,因为国家规模越大,便意味着实力越强、财富越多、资源越丰富,这本身就决定了下一次战争的制胜能力。这时的战争,不论从战争的规模还是残酷程度都是城邦国家时期无法相比的。

  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在这之前,中华帝国范围内是分裂的许多小国,通过几百年的战争兼并,剩下七个比较大的国家。前262年,秦国与赵国开战,史称长平之战,当时双方兵力投入总量约100万,战争打了3年。前260年,秦昭王命大将白起率兵与赵国将领赵括对阵长平,赵军战败,降兵40万全部被秦军活埋,仅赵国在整个长平之战中总的死亡士兵便达45万之多,秦军战死者也数以万计,这还不包括老百姓在战争中的死亡。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在长平地区还经常可以挖出大量掩埋尸骨的坑穴。

  秦昭王的曾孙便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秦始皇用了15年时间灭亡了当时的其他六个国家,在灭亡楚国的战争中,仅秦国一方就出动了60万军队。中国统一后,秦王朝的人口达到了约2000万,统治疆域也以百万平方公里来计算,如此大的国家已经远非某个城邦国家可以比拟。

  由于战争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任何国家都会把最先进的技术首先用于战争。最早的战争发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用于战争的是石刀、石斧,弓箭的箭头采用的也多是燧石。进入青铜时代后,由于青铜稀少,真正用于农业耕作等生产领域的青铜并不普遍,但青铜却广泛用于了战争,剑、矛、盔甲许多都是采用青铜打造。同样,车轮发明之后,战车也就随即在战争中采用了。

  秦始皇时期,铁的冶炼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当时的刀、剑、矛、箭头、盔甲都普遍采用了铁,攻城采用云梯、冲车,战车被大量使用。除此之外,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的启发,骑兵在各国渐渐发展起来,并起到重要作用,像秦国、赵国这样大一些的国家,骑兵都要超过万人。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每场战役的规模比秦始皇统一战争的规模要小,但征服范围则很大,他的军队从亚得里亚海一直打到了埃及和印度河。在他的东征中,最强大的敌人是波斯帝国,当时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拥有军队近20万,亚历山大的军队则近10万,但他却以少胜多,赢得了战争。

  亚历山大时代采用的兵器与秦始皇时代的差不多,但战船在他的东征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与亚历山大必须渡海作战有关。由于这时火药还没有发明,亚历山大在攻城时习惯使用投石器,许多坚固的城堡都是依靠投石器攻破的。

  在火药没有使用于战争之前,人们称之为冷兵器时代。公元9世纪初,中国人发明了黑火药,即利用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成的炸药,火药在发明后不久便用于了战争,但当时对火药的认识还不够,在战争中的使用技术非常落后,一般是在攻城时将地道挖到敌人城墙底下,然后堆放许多炸药将城墙炸塌,这是火药的最经常的战争用途。由于地道容易被敌人破坏,而且挖地道的时间很长,所以火药在战争中的用途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以后发明了突火枪,这是以毛竹筒作为枪管的原始枪,这种枪效率不高,也不安全,因此并没有在战争中被广泛地采用。

  由于这时冷兵器仍然是战争武器的绝对主导,所以,即使在黑火药发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应该划分到冷兵器时代。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战争不仅表现出了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残酷,以及武器越来越先进这样的基本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了时间越来越长这一冷兵器时代独有的特点。

    1096年至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是一场以宗教为名义的战争,这是整个基督教世界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战争,战争波及到整个欧洲和中东地区,共分为8个阶段,历时近200年,死亡人数达数十万,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它的残忍性主要表现在对平民的屠杀,对儿童的残害,当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后进行了野蛮的屠城,并抢光了城里所有的黄金、白银和骡马,以后,教会号召成立儿童十字军,成千上万的儿童被组织起来乘船驶往东方,他们之后的命运都非常悲惨,这些天真的儿童有的被骗往埃及的奴隶市场卖为奴隶,有的病死在途中,有的则因船沉葬身大海。

  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残酷的战争应该是蒙古人的征服。从成吉思汗1189年被立为蒙古可汗,到他的孙子忽必烈1279年灭亡宋朝,战争连续不断地打了90年,一个总人口仅有百万的蒙古民族,征服范围则大到东起太平洋西岸的中国,西至波罗的海的俄罗斯、波兰,西南到达了美索不达米亚,横贯大半个亚欧大陆,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从地域规模上是空前的。

  由于花剌子模的军人杀害了蒙古商人,并抢夺了他们的财物,成吉思汗在攻下花剌子模后,将已经放下了武器的53万军人全部杀害,而对于参与杀害蒙古商人的人,则将金子熔化后灌入他们的耳朵或者眼睛,将其烧死。

  在征服西夏王国时,西夏与蒙古人已经达成投降约定,但当西夏王带领全城百姓出来投降时,却被蒙古军人全部屠杀。屠城几乎成了蒙古人的惯例,在攻克巴格达后,城中的10多万百姓,除少数工匠之外,也都全部被杀害。

  之所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是因为经过不断的兼并,国家规模越来越大,可动员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征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的原因。

  但是,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武器的效率却非常低,一刀砍下只能杀伤一人,弓箭命中后也不过死伤一人,加之交通工具最快的只是战马,马奔跑的速度有限,途中还要休息、吃草、喝水,战斗向前推进的速度便必然会受到限制。武器的低效率和交通工具的低速度,决定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持续的时间必然会很长。

  战争规模大、死亡人数多,自然战争便变得残酷,但这只是战争残酷的一个方面。在这一时期的大战中,常常采取屠城的手段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或者已经放下武器的俘虏,其原因,除了古代战争根本没有仁道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因素,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般是一对一地砍杀,在直接对阵中无辜伤亡者很少,而大部分俘虏或者敌国的百姓对自己不仅没有用,反而有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于是,在战斗结束后,便会出现战胜者进行野蛮的屠城的现象。

    2、火药使用后的战争及其特点

  战争规模更大、战斗更残酷、武器更先进,这一人类战争的基本趋势仍然贯穿于火药使用后的战争中,但是,随着火药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战争的特点便发生了许多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逐步发展的,如果只用火铳、石弹炮,或者铅弹炮、铁弹炮,战争特点的改变也不会很大。当火炮采用爆炸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爆炸弹可以杀伤一片,而且炸弹又不能保准不落入平民区,因此,战争的平民伤亡和武器的杀伤效率便大大提高了,这就决定了战争变得更加残酷,战争的时间则缩短了。

  从战争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进入火药时代之后,即使大规模的战争,时间也不过二三十年,那种长达一二百年的战争再没有出现。

    1618年至1648年的30年战争,是一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战争,因战争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新模式,使这场战争被学术界普遍认同为近代国际关系史的起点。

    30年战争波及到大半个欧洲,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一方,包括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等;以反哈布斯堡王朝联盟为另一方,包括法国、丹麦、瑞典、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德意志新教联盟等。双方先后进行了约20次大的会战,无数次小的战争,最后反哈布斯堡联盟获得胜利。在对阵中双方最多时使用火炮达130门左右,而且火炮兵已是主力兵种之一,战争导致了大量平民死伤。

  拿破仑战争是另一场对世界影响很大的战争,战争几乎波及整个欧洲,所有欧洲的主要大国都直接参与了战争。如果说30年战争只是火器的初步使用,还不能完全看出火器使用的残酷性,那么,拿破仑战争则使火器的残酷杀伤特点显露无遗。此时,由于枪炮的改进,火炮威力相对于150年前的30年战争时大得多,而且枪炮已经普遍地、大规模地用于了战争。

  从1791年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打了24年,欧洲各国先后组织了七次反法联盟,大的会战近20次。战争的残酷性成为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大量平民死于战争,在有些战役中,平民的伤亡甚至比军人还多。1812年下半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入侵俄国,俄军遭受重创,节节败退,拿破仑曾一度占领莫斯科,而后俄军展开反攻,拿破仑几乎全军覆没,仅在这一战中,拿破仑的军队便损失56万,但俄国的平民死伤却不计其数。

  工业革命后,科学成果与技术发明大量涌现,这些发明创造自然总是优先用于了战争,战争除了残酷性与短期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之外,战争特点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此时,电报、电话的出现带动了通信技术革命,飞机、汽车和机动舰船的出现带动了交通技术的革命,以此作为标志,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

  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的战争应该是蒙古人的征服,典型地说,从蒙古人征服的最东南,即中国的广东、福建,到最西南的美索不达米亚,或者最西北的波兰,顺着其征服路线,仅战马传递一个信息都要几个月的时间,还不说要打无数次的仗。但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使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利用电报和电话通信,万里之外可以及时沟通,采用飞机和机动战车可以迅速推进。交通与通信的革命性变化,大幅度地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于是,战争规模也迅速扩大。

  蒙古人的征服,亚历山大的征服,以及秦始皇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无论规模有多大,也只能算是局部战争,然而,当技术革命的成果达到相当程度之后,战争便会很容易演变成世界大战。

  在人类纪元进入20世纪后,世界大战的技术条件完全成熟了,因为1844年电报被发明,1876年电话被发明,于是世界大战的通信条件已经具备;1886年汽车被发明,1903年飞机被发明,于是世界大战的交通条件已具备。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之后,按照人类的本性,世界大战也就非打不可了。

    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最初只是一场欧洲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另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但随着战争的发展,不断有国家被牵扯进来,最后被卷入的国家达33个,涉及全球各大洲,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占当时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一战中,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7300多万,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死亡人数1000多万,受伤人员2000多万。

  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又造成如此大的伤亡,要是在冷兵器时代至少要打100年以上,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打了4年多,其原因从当时拥有的武器装备情况很容易便可以找到答案,不包括战争中损失的武器装备,仅在战争结束时,双方拥有的飞机便超过了12000架,大炮超过20000门,另有大量的坦克、军舰、潜艇,以及机枪、步枪等武器,有了如此规模与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战争的效率便可想而知。

  一战的异常残酷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大量的平民死伤,双方的城市频繁被飞机轰炸、被大炮轰击。一般而言,城市的平民多于军人,而平民躲避炮火的能力又肯定不如军人,因此,在轰炸中死伤平民常多于军人便是自然的了。由于许多民用物资也是潜在的军事资源,所以许多民用目标遭到故意攻击,如德国潜艇在战争中击沉协约国的商船达6000艘,而击沉军舰才150艘。

  这一时期,战争的残酷性还表现在许多杀伤力非常强的武器已经被研制出来,并用于了战争。如双方都违反国际公约使用了化学毒气;德国人制造的“巴黎大炮”重达700多吨,炮管长37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装弹要用吊车。

  在一战结束后仅21年,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残酷的战争又爆发了,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一方是以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集团,另一方是以美、英、俄、中、法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从19399月到19459月,战争共进行了6年,参战国家达60多个,殃及人口17亿,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全球各大洲都被战火波及。

  在战争中,双方动员军力达1.1亿,因战争死亡5500万人以上,受伤人员超过了死亡人数,从战争规模到伤亡人数都再次创下了空前的纪录。战争中除了广泛地采用枪、炮、坦克、军舰、潜艇、航母之外,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核子武器都被采用。战争的残酷性表现在大量的平民被杀,战争总的死伤规模空前,战争的后遗症严重。

  大规模的城市轰炸是二战的一大特点,德军对伦敦的空袭长达近四年,伦敦几乎变成了废墟;日军对重庆实行五年半的大轰炸,主要死伤人员都是平民;盟国对轴心国也采用了同样的轰炸手段,当盟军占领柏林时,柏林已经没有一栋完好的建筑。二战中平民的死伤超过了军人,这种针对主要居住着平民的城市的狂轰滥炸,是平民大量死伤的很重要的原因。二战中还出现了许多只针对平民的极其野蛮的大屠杀,如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达600万;日军攻占南京后杀害了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

  残酷性还表现在非常规武器的不人道使用,如二战中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而二战结束的标志则是美国将两颗刚研制出的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样的武器不仅当时的杀伤力极大,而且有严重的后遗症。可以看到,因核辐射导致的疾病长期困扰广岛和长崎的幸存者,而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今天还在危害中国人。

  二战之后虽然再没有爆发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始终不断,因战争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这一数字相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规模的两倍。

  由于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飞上太空;核武器早已不是停留在研制阶段,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也早已不是美国一家,按简单计算,全世界的核弹头其爆发威力可以多次毁灭人类;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生物武器也随之出现,且甚至比核武器的杀伤力和危害性还要大;而各种精确制导导弹则可以把这些有着巨大毁灭力的弹头运送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仅以现在的战争技术手段而言,如果真的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规模必定更大,战争残酷性必定更高,战争周期必定更短,而且,战争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引入太空。如果核武器和基因生物武器都用于战争,死伤人数应该是论数十亿计,而且能够在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毁灭。

  二、犯罪杀戮与恐怖主义

  犯罪杀戮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如谋财害命、仇恨报复等。恐怖主义则是犯罪杀戮的一种极端形式,它不仅具有杀戮规模大的特点,而且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在当代历史上,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危害性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这里阐述犯罪杀戮时,将主要讨论恐怖主义。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恐怖主义行为很难区分是战争还是犯罪,如一些涉及集团对立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事件,但为了便于叙述,这里不妨将其统一划分在犯罪杀戮一类。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恐怖主义,文字记载的恐怖主义也在很早以前就有。2000多年前,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有一章名为“刺客”,专门是写历史上著名的行刺事件,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刺杀这样的恐怖行为在古代是很普遍的。

  恐怖主义远不止是采取刺杀手段,爆炸、劫持人质、武装袭击等手段都是恐怖主义者常采用的。事实上,刺杀在各种恐怖袭击中,其残忍性是最低的,因为刺杀针对的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死伤规模并不大,而许多其他的恐怖手段则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造成大规模伤亡的恐怖袭击在古代并不多见,准确地说,大规模的恐怖袭击频繁地发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不论是参与者的人数之多,还是造成的伤亡规模之大和袭击之频繁,都突然变得非常严重,而且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

  分析恐怖袭击的案例,我们发现,当代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①寻求最大的杀伤、最大的轰动。往往恐怖主义者所实施的恐怖袭击总是力争尽可能多地杀死无辜平民,并希望这样的恐怖袭击产生的轰动效应越大越好。

    ②采用最极端的手段。只要恐怖分子有能力获得的杀伤力最大、方式最残忍的手段,便是他们袭击时的首选手段。

    ③恐怖分子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许多恐怖袭击都采取的是自杀式攻击的方式,袭击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生死。

    ④违背人类道德公理,目标对准最弱小者。往往只要稍有良知的人都认为应该保护的对象,却反而成为恐怖分子杀戮的首选。

    “911”事件是近年最具影响的一次恐怖袭击。这是由“基地”组织策划的一次大规划恐怖袭击事件,2000911日上午,19名伊斯兰宗教极端分子在美国同时劫持了四架民航飞机,分别用两架撞击了纽约世贸中心大楼,使这座纽约最高建筑轰然倒塌,另一架则撞击了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还有一架原计划撞击总统府白宫,但中途因不明原因坠毁。袭击造成3000多人死亡和失踪。

    “911”事件之后不久,美国又遭到了一次生物毒素的袭击。2001105日,美国《太阳报》社一位编辑死于炭疽热,这是25年来美国第一位死于炭疽热的病例。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传播快,死亡率高,通过人畜都可以传播,是生物武器常用的毒素。在第一例病人因炭疽热死亡之后,紧接着又连续出现了几例感染上炭疽热的病人,并且又有人死亡。对此美国上下一时高度紧张,而且马上联想到病因是来自恐怖袭击。

  果然如人们所料,之后不久,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在接到的信件中,分别都发现了带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而纽约邮局的雇员在处理信件时,也被信件中所装的炭疽热病毒感染,无疑,这是一系列针对美国的生物恐怖袭击。这次袭击的特点是通过将炭疽热病毒装入信件中,然后邮寄给各个攻击目标,目的是使人在拆开信件时感染上病毒。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包括白宫,参、众两院,最高法院,以及联邦储备局在内的多个目标遭到袭击,造成多人感染,其中有5人死亡,但对恐怖袭击者却始终没有找到线索。

  东京地铁是日本最拥挤的城市交通枢纽,1995320日,由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亲自组织了一起针对无辜平民的毒气袭击事件,他们在地铁高峰期将沙林毒气释放入地铁,导致人员中毒伤亡。沙林毒气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性毒气,是化学武器常用的毒剂,也是人类现已掌握的最剧毒的毒气之一。这次恐怖袭击造成5500人受伤,12人死亡,如果不是抢救及时,死亡人数肯定会比这大得多。

  论武器的非人道性和大规模的杀伤能力,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并列为三大必须严格限制使用的武器,并有国际公约明确要求,即使在战争中也是如此。恐怖分子之所以选择化学与生物武器实施袭击,是因为他们本身寻求的就是最具震撼力与最具杀伤力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恐怖分子只要能够获得核武器,一定会优先去使用核武器,因为核武器是今天最具极端性、杀伤力最大、效果更轰动的杀戮手段,这样的杀戮结果正是恐怖分子所希望的。

  恐怖分子不仅敢于使用这样的手段,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去获取这样的手段。以911”事件为例,在“911”之前,谁会想到劫持飞机去撞击大楼,并还制造数千人死亡的惨剧呢?这种事连电影中都见不到,但恐怖分子便可以想得出,并还通过精心策划获得了成功。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连在一般的大规模的战争中都少有人敢于使用,但恐怖分子却能够轻易地用来袭击无辜平民。

    20049月,30多个车臣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北奥塞梯的别斯兰市第一中学,趁新学期开学之机,劫持了1200多名人质,其中大部分是少年儿童,最小的只有2岁。在40多小时的时间内,恐怖分子不给人质吃任何东西,也没有水喝,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央求恐怖分子能给口水喝,一刀便被捅死。他们将人质集中在学校体育馆,并把体育馆内挂满炸药,被称为“黑寡妇”的女恐怖分子,每个人身上都绑着炸药,随时准备与人质同归于尽。在这次绑架事件中,恐怖分子共杀死330多名人质,另有500多人受伤,且伤亡者大部分都是儿童。仅有5万多人的小城别斯兰,成了一座悲伤与泪水的城市。

  儿童是最纯真无邪的弱小者,在人类的基本公理中,对于这些天真的孩子理所应当给予关爱和帮助,恐怖分子竟然向这么多幼小的孩子下毒手,可见他们在实施恐怖袭击时已经不会去考虑任何道德与公理的问题。相反,他们的目标就是特意针对儿童的,因为屠杀儿童更能够震惊世界,屠杀仇恨者的孩子更能够使仇恨者感到痛苦,因此更能够解他们的心头之恨。

  事实上,这些恐怖分子连自己的生命也是全然不顾的。911”事件的劫机者早就做好了与飞机同归于尽的准备,在事后对劫机者的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劫机者在学习驾驶飞机时,只学习空中飞行,而不学习起飞和降落,这就说明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生还。而那些身绑炸药的“黑寡妇”们,则本身就是怀着必死的决心而去的。

    “黑寡妇”在近年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恐怖袭击力量,她们的丈夫因政治原因被杀,因此心中充满了仇恨,恐怖组织正是利用了她们的仇恨,对其进行心理和技能的训练,她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机会,与自己仇恨的目标同归于尽。

  近年很有影响的恐怖袭击是针对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的爆炸事件。贝•布托长年流亡国外,2007年底她结束8年的流亡生活回国准备参加巴总统大选,她的背后是美国的支持。1019日凌晨,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刚回国的贝•布托的车辆附近突遭自杀式爆炸袭击,袭击造成120多人死亡,约400人受伤,成为巴历史上最严重的爆炸案,所幸贝•布托本人安然无恙。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政治原因导致的恐怖袭击事件。

  然而,这种幸运保持的时间却极短,事件刚过去两个多月,1227日,贝•布托在巴北部城市拉瓦尔品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竞选集会,演说结束后她乘车准备离开会场又遇爆炸袭击,贝•布托身受重伤,急送医院但不治身亡。

()恐怖主义的分类与危害性

  恐怖袭击的起因主要在于政治目的和金钱类的经济目的,以及仇恨与心理变态,其中以仇恨、心理变态和政治目的的恐怖袭击最为残酷,规模最大。

  在社会犯罪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绑架人质勒索钱财的报道,这类为了金钱的恐怖犯罪事件往往参加的犯罪人员少,缺乏组织,遭绑架和伤害的人数也比较少,而出于仇恨、心理变态和政治目的的恐怖袭击则要严重得多。

  可以导致恐怖袭击的仇恨,有对个别人的仇恨,也有对社会的仇恨、民族的仇恨、宗教的仇恨和国家的仇恨。对个别人的仇恨所导致的恐怖袭击基本上都只是针对少数人所采取的孤立攻击事件,其危害性一般都较小,以下将不专门进行讨论,这里讨论的只是其他几种恐怖袭击。

  以仇恨为目的的恐怖袭击,有时又与恐怖分子的心理变态有关,典型的如对社会的仇恨往往就是因犯罪者的心理变态所致。那么,这类恐怖袭击通常只是个别人单独的行动,在实施恐怖袭击时很少有大规模的集体组织,犯罪者或者拿刀在大街上砍杀、或者劫持飞机、或者炸毁大楼,但这都是孤立的事件,虽然危害很大,但相比后几种因仇恨导致的恐怖袭击危害性则小一些。

  然而,即使这样,如果犯罪者一旦获得特殊的杀戮武器,这种孤立的恐怖袭击便会随着武器本身的毁灭能力的增强,变得破坏性非常大。因为这些恐怖分子都是亡命徒,他们袭击的动机常常是要以自己的生命报复整个社会,他们的仇恨已经演变成了不顾一切地毁灭可以毁灭的所有一切的冲动。极端地说,如果他们能够掌握一种可以毁灭全世界的手段,这种手段一定是他们最愿意也是最优先采用的,因为他们仇恨的是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

  国家、宗教和民族仇恨往往与政治目的联系在一起,犹太人在建国之前,在巴勒斯坦地区频繁地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其恐怖袭击的动机既有民族与宗教仇恨,也有希望以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从而达到建立犹太人国家的目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占领区频繁地制造自杀爆炸和武装袭击事件,国家、民族、宗教仇恨与政治目的也都包含在其中。

  通过对各种以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或者政治目的作为动机的恐怖袭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凡是这样的恐怖袭击都组织规模大,组织方式严密,袭击手段的杀伤力强,破坏力和震撼力也都非常大,从这一点而言,这样的恐怖袭击是最可怕的。前面说到的911”事件、别斯兰第一中学人质事件,以及贝•布托遇袭事件,都属于这样的恐怖袭击类型。

  但是,这类恐怖袭击相对于因对社会仇恨而引发的恐怖袭击,也有它可控制的一面,原因是这类恐怖袭击只会针对敌人,目标是有限度的。而后者针对的则是全社会、全世界,往往所有的人都是其杀戮的目标。当然,这样的犯罪人往往并没有能力以个人之力报复想报复的一切,在其能力范围之内也只能是尽可能多地伤害一些无辜者而已。因此,总体来看今天之前发生的各种恐怖袭击,以政治目的,以及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为动机的恐怖袭击事实上其危害一直都是最大的,而且,这类恐怖袭击一般都是有组织、大规模的。当然,也有一些此类恐怖袭击是孤立的事件,如历史上频繁地出现针对政治领袖的政治谋杀案,这类恐怖袭击伤亡人员一般都很少,残忍性也要小一些。

  (三)当代大规模恐怖袭击的根源

  出于政治目的,以及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是导致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主要根源,而这类恐怖袭击事实上自古就有,但在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生频繁,且总是有组织大规模地实施袭击,原因何在呢?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或者国家、民族与宗教仇恨的恐怖事件,一般都是弱者对强者的挑衅和报复,而强者对弱者有政治图谋或者仇恨时,多数都会采用战争,而不会选择恐怖袭击。之所以恐怖袭击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频繁,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给大规模恐怖袭击创造了条件。

  工业革命之前,杀戮手段很原始,杀伤效率非常低,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而人类社会总是会把最先进的技术与材料首先应用于屠杀手段,因此,各种新的武器层出不穷,且各种其他的新的科技产品也为恐怖袭击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

  如生物毒素、化学毒气、烈性炸药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采用这样的武器制造恐怖袭击,比采用冷兵器制造恐怖袭击其效率自然要高出许多倍。又如,恐怖分子频繁地劫持或者炸毁飞机,飞机成为恐怖分子最容易攻击和利用的对象,而飞机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第二,人权意识与民主政治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给恐怖分子有可乘之机。

  如恐怖分子一般都不怕死,可以以一人的生命去杀伤许多无辜者,人权社会对这些人毫无办法,因为他们连死都不怕,还能把他们怎样呢?但在过去的非民主和非人权社会,讲究的是株连之法,一人犯重罪,全家甚至几代之内的血缘亲属都受株连,一个人可以不怕死,但他不能不顾全家人的性命,更不能不顾几代血缘亲属的性命。

  又如,在民主政治下,一旦有人遭绑架,如果救助不力,政府便会遭人们谴责,政权就有可能保不住,恐怖分子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特点,频繁地实施恐怖行为。如果在非民主社会,就可以在对消息进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不去过多地考虑人质的安全,把恐怖分子一扫而光。于是,既然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达不到什么目的,这种恐怖袭击也就自然不会出现了。

  以上是隐藏在大规模恐怖袭击背后的原因,恐怖袭击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国际、国内矛盾被激化而引起的。例如,美国在未经联合国的授权下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人的仇美情绪被激化,同时,伊拉克国内的各种矛盾也凸显出来,在之后的几年中,几乎每个星期,在伊拉克的不同地区都有各种不同的血腥恐怖袭击事件。

  伊拉克战争又进一步激化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矛盾,为了报复与美国一道攻打伊拉克的盟友,恐怖组织于2004311日,策划了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的爆炸事件,导致1600多人死伤。此时,正值西班牙大选,“311”事件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出兵伊拉克给国家带来的祸患,原来完全不看好的反对党,由于其反对出兵伊拉克的主张,在最后时刻一举翻盘而获胜。

    “311”事件后,针对出兵伊拉克的报复似乎有所平息,正是抓住了人们麻痹大意的机会,200577日,恐怖分子在伦敦连续策划多起爆炸事件,并威胁要报复美国的其他盟友,使得跟随美国的各个国家整日惶恐不安。

  而美国遭受的包括911”事件在内的许多恐怖袭击,却是因为其长期袒护以色列占领阿拉伯人的领土,伊斯兰世界普遍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能主持公道的原因。俄罗斯的车臣分裂主义分子不断地制造大规模绑架事件和爆炸事件,则是因为前苏联对车臣人的镇压留下了仇恨,加之苏联解体后许多地区都获得了独立,由此激发了车臣民族独立决心的觉醒所致。

  由此可见,只要有国家、民族和宗教的存在,有组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就不可能根除,只要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恐怖袭击的杀伤规模和残酷程度便会越来越严重。

  但是,很可能未来危害性最大的恐怖袭击将不会是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出于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因为,这样的恐怖袭击目标都很明确,恐怖分子只会选择特定的敌人,而不会针对自己视为亲人的本国家、本民族和本宗教的人民,因此,他们所袭击的范围总会留有一定余地。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展,当许多高科技的大规模杀伤手段轻而易举就可以被普通人获得,也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够被普通人使用的时候,那些以仇恨社会为动机的恐怖袭击便必将会成为破坏性和危害性最大的恐怖袭击类型。因为,仇恨社会的心理变态者任何时代都不在少数,他们仇恨的目标是全社会,其袭击的范围没有任何的界限,他们甚至连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的生命都可以不顾,因而,在连这样的人都能够很容易引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这种出于对社会仇恨的恐怖袭击的可怕性就是可想而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