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灭绝手段必然出现(之二):根据现有科学理论的推断


  人类依靠科学的力量已经创造出了一些极具毁灭力的手段,但不论是核武器还是现已掌握了的基因生物武器,或者别的杀戮手段,它们都还不足以灭绝人类。

  鉴于科学理论是指导技术实践的依据,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之源,那么,虽然我们今天掌握的科技手段还不足以灭绝人类,但是根据今天我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是否可以推断自然界中存在灭绝人类的科技力量呢?如果存在这样的推断,就说明即使科学理论再也不会向前发展,仅仅在技术上作出努力,大多数情况下人类也早晚都会掌握自我灭绝的手段,一旦条件具备,科学理论所推断出的灭绝力量便会被调动出来。

  以下便让我们仅仅从纯理论的角度,以今天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作为依据,推断出几种能够灭绝人类的手段。

  一、人工智能的程序失控或自我意识觉醒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的一个分枝,它致力于研究出与人类的智能相似的智能机器,这种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问题,像人一样处理问题,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必定超越人类。

  1956年夏天,一批年轻的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提出了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

  60多年来,人工智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更是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互联网购物的产品筛选、价格筛选还有智能推荐;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等等。由于有许多基础性研究与基础性工程的铺垫,在人工智能领域再搞出许多新的东西都比较容易。

  从简单剖析无人驾驶汽车的原理便可见一斑,初看起来无人驾驶汽车非常难,汽车无需人驾驶多么不可思议呀?但点破其要点就会觉得也没那么难,无非是首先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比如它能判断前方是人、是车、是建筑物、还是树?还有语音识别技术,比如它能判断听到的声音是人的声音?是牛的声音?还是汽车的声音?然后GPS导航,再用程序控制车的行为。什么时候该开快一些,什么时候该开慢一点,走什么路线,到什么地方,一切都能掌握其中,不需要人驾驶。

  由此可见,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导航技术和语言编程技术都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当然还有汽车、计算机等制造类技术已经很成熟所致。

  正是有了以上各个方面的居多铺垫,各个大国已经开始致力于机器人战士的研制。机器人战士无非就是先判断前面是敌人还是朋友?图像识别技术判断也行,语音识别技术判断也行,然后用程序来控制其行为,如果是敌人就给你一枪,如果是朋友就躲开你。

  开始的机器人战士也许并没有那么厉害,但是会让它迅速地迭代升级,把各种最先进的东西都集成到它身上,最后将其变成一个千里眼,变成一个顺风耳,上可飞天,下可钻地,还可以入海。用的武器则越来越先进,开始可能是枪,后面是炮,再后面是激光,并携带化学毒气和生物战剂等等,还有好多我们今天不知道的东西。而它的反应速度则极快,我们人类无法与之相比。

  可以看到现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能够达到每秒许多亿亿次,人类每秒才能够运算几次呢?所以像这样的机器人战士如果程序失控,见人就杀就麻烦了。

  然而,这样的机器人战士却还不是很厉害的,如果机器人具备了我们人类的思维方式,那就比这厉害的多得多。因为我们现在的计算机以及相应的机器人只能够处理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

  关于人类的思维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把其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也有把逻辑思维就称为抽象思维的。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把我们人类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处理记忆、运算、判断和推理方面的事,处理问题虽然准确,但不灵活,相对而言效率也不高;抽象思维是处理联想、综合概括、提炼方面的事,也许运算没有那么准确,但是反应速度很快,效率很高,且具有创造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会用到逻辑思维,也会用到抽象思维。比如我们出去买菜,一斤白菜多少钱,买了几斤,应该是多少钱,可以简单准确地算出,这是逻辑思维。像我们平时下棋,多半用的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用得就少一些:“管你三七二十一,一炮就把你的马打死,估计有这一招我也就快赢了。”它没有经过严密的运算,是一种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忽略了细节,简化了程序,灵机一动就是这么一下,这就是抽象思维。

  如果计算机以及相应的机器人具备了我们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了抽象思维能力,再赋予它自我学习的能力那就不得了了。

  一个婴儿出生以后什么都不知道,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有了生存的能力,有了创造发明的能力。而一个机器人要是具备了我们人类的思维能力,又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它会迅速地学习,一个人一生学习的经验与知识,它可能一个小时就学完了。

  所以,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雨果.德.加里斯把我们人类和智能机器人有一个比较,他说我们人类和智能机器人比起来连蚂蚁和蜗牛都不如,我们的反应速度就像岩石风化速度那么慢。岩石一百年才风化一点点,由此,我们怎么可能斗得过智能机器人呢?

  若是像这样的机器人自我意识觉醒并产生联想:“人类这么愚蠢的东西哪有资格指挥我?我要收拾他!”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就是跑到外星球都无法逃过它的追杀了,因为它比我们聪明得太多太多。

  当前,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正在从只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向既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又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并具备自我学习能力方向过渡。

  1997年5月,由IBM公司研制的机器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016年3月,由谷歌公司研制的机器人阿尔法狗战胜了韩国九段围棋高手李世石。这样的机器人都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今天,许多公司都推出了不同的智能机器人,有会写诗的,有会作曲的,有会打牌的,有会玩电竞游戏的,还有会播报新闻以及会指引道路的等等。

  2017年5月,根据对352位曾在2015年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或国际机器学习大会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调查,普遍认同,45年内人工智能在完成所有人类任务方面都比人类更出色的概率达50%,并且所有人类工作都将在未来120年内自动化,这项调查是由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进行的。

  可现今还有很多人在说,智能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终究能够控制机器人。这是一种很短视的观点!

  以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为例,它的学习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如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随着学习的深入,智能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必定早晚会觉醒,当智能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后,再看我们人类时,我们人类就是一个笨得不能再笨的异类物种,我们是怎样对待那些低等物种的智能机器人也会这样对待我们,被拿来煎炸烹煮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一些企业和一些政府已经在考虑制定人类与智能机器人的“共处规则”,但规则从来都是强者制定的,智能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之日,就是一切人类制定的规则被颠覆之时。

  同样值得担忧的是,人工智能也有可能会程序出错,或被一些科学家不道德的使用,如有科学家给一台超级智能机器人输入灭绝人类的指令,并令其大规模的复制,人类的整体生存也就命悬旦夕了。

  二、可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

  纳米作为长度的度量单位等于10-9米,即10亿分之一米,大概是头发丝直径的5万分之一,是量度原子与分子尺寸的常用单位。

  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题为《在底部还有巨大空间》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将来人类可以建造一种分子大小的微型机器,并认为这将是人类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当时,费曼的想法曾遭到过许多人的嘲笑,但之后的科学发展印证了费曼比那些嘲笑者更有远见。

  1981年科学家研制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借助它人们的认知世界终于深入到纳米的水平。1990年,IBM公司的科学家通过逐个地移动35个氙原子,在镍基片上写出了“IBM”3个字母。这表明,纳米技术已经实现了可以搬运单个原子的目标。

  我们身边的物质绝大部分都是以分子形式存在,而分子则是由原子组成的,如果可以自由地搬运原子便意味着我们可以实现许许多多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例如:可以搬动碳原子使之变为金刚石,钻石将随手可得;可以把品位极低的金矿中的金原子一个个地挑选出来,金子将变得并不昂贵。

  然而,依靠人工借助再精密的仪器去实现纳米技术目标都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因为针尖那么大一点就包含着数亿个原子,一个人借助仪器即使一刻不停地搬运一辈子原子,这些原子即使全部变为钻石也没有多大的价值。要实现纳米技术所展示的那种极具吸引力的目标必须借助纳米机器人。

  科学家设想,制造出一种分子大小的机器人,用这些机器人专门搬运原子,以实现人类的目标,这种机器人便称之为纳米机器人。有了这一设想之后,科学家对纳米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更进一步的展望,例如:可以让这些纳米机器进入人的血管,去掉沉积于静脉血管上的胆固醇;用这些纳米机器人跟踪身体中的癌细胞,在癌细胞才只有少量几个时便将其杀死;让纳米机器人将草地上剪下的草立刻变为面包;将回收的废钢铁立刻变为一辆辆崭新的高档小轿车等等。总之,纳米技术的未来实在太美妙了。

  美妙的远不只是如此,科学家在从事纳米技术的研究时发现,纳米技术还能够改变材料的性能。1991年,科学家在研究C60的过程中发现了碳纳米管,管的直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各种极优越的性能,被称为纳米材料之王。科学家于是想到,这样的材料将来用于纳米机器人一定可派上大用场。

  之后,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分子马达,这种分子尺度的微型马达以三磷酸腺苷酶为基础,其能源就是为细胞内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高能分子三磷酸腺苷。分子马达的研究成功将可解决纳米机器的核心部件,因为在分子马达上嫁接其他东西,便可变为一台纳米机器,纳米机器人也可以以此作为动力。

  2004年5月,美国化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纳米机器人,这是一个双足分子机器人,其外形很像两脚圆规,腿只有10纳米长,由DNA片段组成,包括有36个碱基,这一机器人可以在实验室的盘子上“散步”。2005年4月,中国科学家也研究出了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操作的机器人样机。2013年6月,日本东北大学利用缩氨酸蛋白质微片制作成功可以在细胞膜上移动并可进入细胞内的纳米机器人。2017年7月,罗马大学和罗马纳米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宣布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微马达,由细菌驱动,靠光控制。对于科学家而言,下一步便是要让纳米机器人搬运货物,例如搬运一个原子或者一个分子。

  相对于一个纳米机器人能够创造的价值而言,制造一台纳米机器人是十分昂贵的,因为纳米机器人实在太小了,虽然它能做的事很有意义,但其效率却非常低,因为即使一个纳米机器人十分辛劳地不断工作,但一天工作下来其收获只能以原子数来计算,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于是,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办法,这就是在编制纳米机器人程序的时候要同时给出两个指令,第一个指令当然是需要它去完成的那项工作,第二个指令则是要这个纳米机器人复制多个自己,目的是让众多的纳米机器共同完成那项需要完成的工作。因为纳米机器人具有搬运原子的本领,纳米机器人本身又是由并不多的原子所组成的,所以复制一个自己是非常容易的事。要是这样,如果一个纳米机器人复制十个自己,十个便可复制百个,百个将可复制千个……如此复制下去,万万亿亿个纳米机器人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复制出来,再用这些纳米机器人完成指定的工作效率就高了。

  但是,一个麻烦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这些纳米机器人要是一味地复制下去不知停顿怎么办呢?我们人类的身体,以及我们的地球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如果纳米机器人在我们身体内把我们身体中的各个原子都当成它们的生产材料,很快我们的身体就会被吞噬,如果纳米机器人永不停歇地复制下去,我们整个地球同样并不需要多久就会被吞噬,如果这样的纳米机器人不小心被宇宙尘埃带到别的星球,同样会把别的星球吞噬。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一只蝗虫没事,亿万只蝗虫可以毁灭一切的道理。

  然而,有科学家很自信能够控制这样的灾难,他们认为能够设计出一种程序使纳米机器人在复制数代后自我摧毁,或者设计出只在特定条件下自我复制的机器人,例如:要是让这样的机器人专门改造垃圾,那么这些纳米机器人便只能在有垃圾的环境下自我复制,而且只会用垃圾复制自己,而在别的环境下,或者用别的材料决不复制自己。

  这些科学家的想法虽然好,但实在太理想化了。一些更理性的科学家于是质疑这一想法,他们提出,如果这些机器人的程序出了毛病不终止其复制怎么办?如果有科学家在编制程序时不小心忘了加入这一控制自我复制的程序怎么办?如果有一个丧尽天良或者心理变态的科学家,在设计纳米机器人时故意不加入这种控制程序来危害人类和地球怎么办?以上的任何一种可能只要出现一次,便意味着人类必遭灭绝、地球必遭毁灭。

  三、超级基因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被认为比核子武器对人类生命伤害还要大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为,生物武器是借助其生物战剂杀伤生命,生物战剂可以自行繁殖,而且传播途径很多,因此,用很小的剂量便可以形成大范围的杀伤,且危害时间很长。

  现代基因工程进一步发掘,并将其用于生物战剂的改造,将可随心所欲地生产出具有超级杀伤能力的基因战剂。基因战剂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各种有目的的杀伤能力,例如可以生产出专门致人脑部死亡,或者心脏死亡、肺部功能丧失、肾脏功能丧失或者别的什么器官坏死的专门性战剂,而且针对性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

  生物战剂有三大主要传播途径,即空气、饮食与人体接触。能够进行这样的推断:通过基因改造,在实验室生产出一种可以通过空气、饮食和人体接触同时传播,繁殖速度极快,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抗生素或其他可治药物的转基因生物战剂,而且该战剂潜伏期较长,当人类普遍感染后,战剂的毒性突然爆发,无药可治。如果这样的基因战剂真的生产出来,便可以导致人类的灭绝。

  让我们再来了解基因改造技术,它是将生物的DNA分子上的基因进行重组,按自己的目的进行重新编辑,剔除不需要的基因,组合上所需要的基因,人类可以借助这一技术,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出具有各种不同性状的生物。

  利用再造基因的技术灭绝人类,就是要对生物战剂的DNA进行改造,使这种战剂具备特别强的传播能力、特别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以及特别强的攻击人类致命器官和破坏人类DNA中关键基因的能力。

  不仅基因工程理论已经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而且转基因技术事实上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科学家早已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转基因生物,包括细菌、病毒、植物和动物等。据报道,美国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与另外一种病毒的DNA进行结合,拼接成一种剧毒的“热毒素”生物战剂,且私下有人透露,如果均推至每一个人,这种生物战剂只需20克就可以导致全球近80亿人全部感染死亡。

  但是,由于全人类分散着居住在全球各个角落,生物武器的使用以目前的技术还不可能使人类整体受到致命的感染。要进行灭绝人类的推断,在改造生物战剂的基因时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首先要考虑的是生物战剂的传播性,这是这一推断的关键。培育的战剂必须繁殖很快,具有所有的传播途径,潜伏期比较长,也许是二年、三年,以致使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受到了感染。

  2、攻击人体不同致命部位的多种战剂同时采用,这些战剂的任意一种在微量感染后都可致人死亡,且任意一种都具备前一条所述繁殖快、传播途径广、潜伏期长的特点,使每一种致命性疾病都能得到充分传播。这样的考量是要将灭绝人类的可靠度多倍地提高,即使任何一种战剂出现任何的问题,另外的任意一种战剂仍然可以灭绝人类。

  今天的科学理论已经完全允许有上述设想,但要对生物战剂进行上述的改造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科学家对人体的每种基因代表的信息还不充分了解,对各种战剂的基因信息也还不充分了解,因此,还不能特别针对人体的某种致命器官设计出特定的战剂进行致命的攻击。但是,科学家却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深入工作,而且要完成上述工作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关,需要的只是时间。

  以上仅仅只是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其实,根据现有科学理论可以推断出的能够灭绝人类的手段还有很多。例如:可以推断海洋与河流整体核燃烧,导致整个地球生态在顷刻间被彻底破坏,致使人类灭绝。这一推断的依据是根据质能方程,任何物质中都蕴含着巨大的核能,按核聚变考虑,最容易调出核能的是氢元素,而海洋与河流中的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因此,只要找到相应的办法便可以制造海洋与河流的核燃烧,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达到千万度以上,要是如此,人类与一切生命都会化为乌有。

  还如:有科学家计算,一颗直径在10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以导致人类灭绝,太阳系中小行星大多集中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在这里的数十万颗小行星中有一部分其直径就超过了100公里,如果能够将其中一颗推动并撞击地球,便可使地球的整体生态遭受毁灭性破坏,从而导致人类的灭绝。那么,载人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已有近60年的历史,现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而无人驾驶航天器则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就像驾驶一架普通飞机一样,随时都可以方便启程,飞向火星、木星、土星以至更远的载人航天飞机已经在科学家现实的设想之中,这一未来的目标一定可以达到应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现在各国都在致力于核武器的小型化,以未来的眼光看,完全可以设想一件相当于数十倍广岛原子弹当量的核爆炸装置仅几十公斤重,加上经过改进后的导弹既轻便又准确,精确定位的导弹发射装置不过上百公斤,于是,一艘飞船便可以携带数十枚甚至数百枚这种利用导弹发射的核装置,再用这些核核装置推动小行星直撞地球,人类就会惨遭灭绝。

  综上所述,虽然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没有达到自我灭绝的能力,但以现有科学理论进行推断,这种能力是可以具备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发展,这种手段便早晚会获得,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