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类自我灭绝(之一)


  人类的灭绝是指人类的整体毁灭。通过之前的分析已经得出了这样的明确结论:从外力因素而言,可以太阳演变为红巨星作为标志,在数十亿年之内人类不会有整体毁灭的危险。那么,在外在威胁被排除之后,能否确保人类生生不息就取决于人类自己了。通过之前的分析对此也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人类能否灭绝于自身的力量,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这一因素,因为要灭绝人类,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其他的任何力量都不可能灭绝种群极其庞大,且高度智慧的人类。

第一节 灭绝手段必然出现(之一):哲学的推断

  一、科学技术的不可思议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人类自身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翻开科学史可以明确地印证这一事实。人类最早的科学技术成果是对石器的使用与打制以及对火的使用,那种原始的创造发明,恰恰就是人类历史的开始。

  人类的祖先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发展,期间不知攻克过多少科学技术难关,任何一个时期,人们都有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有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科学技术所创造的成果却总是令我们惊叹不已、不可思议,人类改变了不知多少世世代代都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东西。有些科学技术成果就在人们已经获得之后都迟迟不敢相信,甚至包括在这个领域走在最前沿的科学家也会有这种心态。这一切都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威力实在太巨大了,这种巨大的威力经常会远远超出人们的主观想像和习惯经验。

  为了充分说明科学技术的不可思议性,让我们重点来介绍几件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家会发现,有的成果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非常神奇的。

  (一)电、电磁波及其应用

  1844年,美国国会架设了一条由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这是人类最早将电作为一种信息传媒。5月21日是电报线路首次开通的日子,听说两地的信息可以通过一根电线进行沟通,人们感到非常新奇,里三层外三层将电报房围得水泄不通。好奇的人们纷纷议论与打赌,很多人认为电报再快也快不过一匹好马。当时,巴尔的摩正在召开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将总统候选人名单即刻便传到了华盛顿,围观者与美国政界大为震惊,不敢相信。

  如果我们今天再来议论电报快还是马快会是一件让人捧腹大笑的事,电的速度接近光速,超过了快马奔跑速度的亿万倍,而且不受气候与地形的限制,也不需要中途休息。但是,在19世纪的当初,人们的通信传递方式一直都是驿马、舟船和自己的双腿,烽火虽然也能传递信息,但只能传递抽象的战争信息,却不能传递具体内容。由于世世代代始终如此,打赌马快还是电报快便是自然的事。

  电报的使用是因为有了电的发现,在了解电以及电流之前,人们根本不可能脱离以动物与自身的运动传递信息的概念。让我们试想站在那个时代设身处地地思考,便明白这个道理。

  与电同等快的还有电磁波,今天,连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都了解一个很简单的物理学道理,这就是电和磁可以相互感应,电磁感应可以产生电磁波,这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可是,发现这一规律并不容易,早期人们发现电和磁的时候几乎一致认为,电就是电,磁就是磁,这是两种不相干的东西。19世纪初奥斯特通过哲学思考,认为电和磁之间应该有联系,以后经过多次实验,于1820年4月最早证实了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又在实验室证实了磁也可以感应电,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在总结了电磁理论后,于1864年提出了电磁感应可以产生电磁波的推论,这一推论以后被年轻的科学家赫兹在实验中所证实。这些就是电磁学理论建立的早期过程。

  电的发现,以及电磁学的建立把人类带入到电器时代,由于有了对电磁感应的认识,才有了发电机与电动机,从而使得今天各种有关电的线路纵横大江南北。过去人们对天空的认识除了风便是雨、雪或者云雾,但今天我们却明确地知道,在天空中随处都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物质,这就是电磁波。

  借助电磁波,使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提电话与万里之外的朋友与家人对话聊天,就像面对面一样;我们打开电视机看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与新闻,就如同看到真实的景物一样;航天器飞越了几十亿公里,深入到遥远的太阳系边沿,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上对其进行遥控。而对于这一切科学技术的奇迹,今天的我们却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应当和顺理成章。

  然而,让试想一下,如果回到200年之前我们的感受会是这样的吗?

  我们常常在科幻电影中看到,许多年前的人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今天,他们在看到电视中的影像时就像是见到了鬼神一样,惊慌失措、无比新奇。可以肯定,如果站在200年之前,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相信今天现实的一切会是真的。

  事实上,即使我们今天已经充分地了解了有关电与磁的理论知识,但通过这些知识所进一步发掘出的科技成果仍然还是会让我们感叹不已。

  1883年爱迪生在研制电灯泡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把一块金属片与灯丝一起密封在灯泡内,如给金属片加正电压则灯丝与金属板之间有电流通过,相反则没有电流通过。20世纪初,人们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子管,二极管可以起到检波作用,三极管则可以起到信号的放大作用。

  电子管的发明为无线电通信与广播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接收无线电信号,音乐和新闻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播,不需要电线传递便能在收音机中播放出来,这一点是有线电话与电报都比不上的。

  借助电子管,1945年底科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可以替代人脑进行计算。用机器代替人脑在这之前是一种多么神奇的事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更神奇的是用于计算的机器虽然由人制造,但它的运算能力却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最聪明的人。第一台计算机是一个十足的庞然大物,它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重达30吨,放置它需要170多平方米的大屋子。它每秒钟可以运行5000次,在其工作的10年间,完成的计算量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全部的大脑运算总量。这一业绩在计算机发明之前能有几人会相信与理解呢?然而,短短70多年后的今天再让我们看早期的计算机时,便会不约而同地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原始的“小儿科”。

  20世纪中叶,人们发明了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晶体管,晶体管与电子管不仅具有同样的性能,而且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成本低、耗能低以及不需预热等优点,于是,晶体管很快便取代了电子管被用于无线电以及计算机领域。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经历了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再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三个阶段,一个电子管有半个拳头那么大,而最早的晶体管便可以做得像米粒那么小,以后在一块芯片上将电子元器件与电子线路组合起来,便形成了集成电路,最初的集成电路可以在一块芯片上做几个晶体管,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提高,现今一块芯片上能够集成几十亿个晶体管。

  晶体管取代电子管是无线电和电子计算机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极大地改进了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例如,采用电子管的收音机有箱子那么大,但现在收音机只是一部小小的手机上的许多功能中的一个小的功能。前面所说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需要一间大房子才能装下,运算速度仅每秒5000次,还不如现在一台小计算器的功率强,而现今一台大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超过每秒许多亿亿次,也就是说,这样的计算机只要工作一秒钟,便会超过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大脑计算量。这样的科学技术成就,站在百年前、千年前,那时的人类有可能会想到吗?!

  (二)对核能的认识过程

  目前,人类能够调动的最强大的自然力量是核能,今天,我们对核能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而且可以利用核能制造毁灭巨大的武器,还能利用核能进行发电,对于小小的一点物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一事实也早已经不感到奇怪,然而,仅仅在70多年前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人类对核能的认识过程,充分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不可思议性,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无比威力认识的局限性,甚至包括最杰出的科学家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威力也常常认识不足。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是1905年提出的,当时,即使认为这一公式正确的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纯理论的等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虽然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太阳这样的恒星燃烧的就是核能,但还是认为,核能的大门无比沉重,只能通过宇宙天体的力量才能开启。

  人类对物质基本粒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谬误过程,直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还认为原子是一个整体,是物质中再也不能细分的最小粒子。1895年11月8日晚,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阴极射线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这种射线穿透力极强,因对其不了解,所以称之为X射线。当伦琴公开发表上述研究成果后,科学界引起了轰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原子是否可以再分的问题。

  1896年物理学家又发现铀矿石即使不用日光或其他射线照射,自身也会发出一种类似于X射线的穿透力很强的射线,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之为“放射性现象”。1902年玛丽·居里在实验室提炼出0.12克纯镭,镭的放射性比铀强200万倍,它不经燃烧能自发地产生热,根据计算,它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同重量煤的25万倍,只是因为释放非常缓慢,因此产生的能量使用价值不大。当镭放射完毕后变成氦和铅两种新的元素。

  物理学家卢瑟福1898年在用镭检验X射线的实验中,发现了镭放出的三种射线,即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并于1902年提出了放射性现象是原子自行蜕变的过程。原子的蜕变理论进一步冲击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在物理学史上是划时代的。

  在此之前,物理学家在对X射线的研究中发现,这种射线是一种高速度的粒子流,其粒子的质量为氢原子的1/1841,这是发现的第一个比原子还要小的粒子,并称之为电子。

  1911年,还是卢瑟福在用α粒子轰击厚度只有20万分之一厘米的金箔时,发现平均每2万个α粒子中有一个α粒子被弹了回来,显然被弹回来的α粒子肯定是碰到了什么相当致密的东西,而这一致密物在原子中所占体积一定非常小,这个东西就是原子核。同时,卢瑟福还进一步推测,原子核中不仅有带正电荷的粒子还有不带电荷的粒子,并将带正电荷的粒子称之为质子,而将不带电荷的粒子叫中子,这一推测以后被证实。

  物理学家们的研究与实验还在进行,目标并不是为了获取核能,因为,限于当时的核物理学的研究深度,对核能的想像还远不具备条件。

  卢瑟福1919年在用钋元素中放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的实验中,发现氮原子核释放出一个质子后变成氧同位素,这是第一次实现人工嬗变。而后他又用α粒子轰击硼、氟、钠、磷等多种元素,都发现了从原子核中打出的质子,这说明原子核可分。

  但是,α粒子在轰击一些重原子核时却打不出质子,原因是α粒子带正电,而重元素的原子核中带正电荷的质子较多,由于静电的同性相斥作用,动能不足的α粒子很难将重元素的质子轰击出来,就像一个小孩子搬不动一块大石头的道理一样。

  查得威克是卢瑟福的学生,1932年他在用α粒子轰击硼和铍的实验中,发现了原子核的另一组成部分——中子。由于中子不带电,不受原子核电荷的排斥,而且质量又比电子重得多,能很容易地将核外电子冲开。中子的发现,其实已经距打开核能的大门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就在中子被自己的学生发现后不久的1933年4月,卢瑟福还在伦敦大不列颠协会上关于原子核裂变的演说中坦率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不能指望通过这种途径(即核能)取得能量,因为,这种生产能量的方法极其可怜,效率非常低,把原子的嬗变看成是一种动力来源,只是纯理论的推测。”

  他的预言是非常悲观的。卢瑟福是原子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公认的现代实验物理和核物理学之父,他在核物理学上的伟大贡献和先驱者地位除了爱因斯坦之外很难有人与之相比。然而,就在已经站在了核大门门口,伸手就能推开这扇大门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一个如此悲观的预言。更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竟然也认可了卢瑟福的预言。这一事实足可以说明,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经常连最杰出的科学家都严重估计不足,更不说普通人了。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产生了一种磷的同位素,这个同位素很快蜕变为硅元素,同时放出正电子,这一实验是通过人工首次产生放射元素。

  受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成果的鼓舞,紧接着费米尝试着用中子代替α粒子轰击原子核。当时,已知的元素只有92种,于是费米对这92种元素逐一进行轰击实验,当他用慢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的时候得到了一种化学性质完全不同,比铀还重的新元素。费米并不能解释这一结果,还以为是铀吸收中子后生成了一种超铀元素,但这种分析是错误的。

  进一步验证和正确解释这一实验结果的是哈恩、迈特纳和玻尔,结论是:慢中子对铀元素进行轰击,使铀原子核在俘获一个中子后一劈为二,所谓的超铀其实是一种新的元素(钡),而在劈裂原子核的过程中要发生质量亏损,会释放出能量。这种劈裂原子核的过程以后被玻尔称之为核裂变,于是核物理学有了一个新的名词。

  这一创造性的解释是原子物理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费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胆作出推测:铀原子核在裂变时还将可以放出一个或者几个中子,那么,这些新产生的中子将继续轰击其他的铀原子核,被新轰击的铀原子核又将放出更多的中子再轰击尚未分裂的铀原子核,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这种“链式反应”会在一瞬间完成,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说明费米已经完全道出了调出核能的方法与原理,核能能够被利用已经是很明了的事。

  然而就在此时,同为科学巨匠的玻尔仍然还在断言核裂变的实际应用是不可能的,并开列了15条理由。耐人寻味的是,玻尔的理由同样得到了一大批科学家的支持,可见科学技术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它把那些杰出的科学家们都给蒙蔽了。

  这也难怪,根据计算,如果1公斤铀-235完全发生裂变,将会损失1克的质量。套用E=MC2的计算公式,这微不足道的1克物质在瞬间爆发时将相当于2万吨烈性炸药TNT的能量,威力之巨大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威力谁都会为之敬畏,包括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巨匠也很难接受人类可以调动它的结论。

  费米的推测很快在几个实验室同时得到证实,实验结果是一个铀原子核裂变时可以放出2-3个中子。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对“链式反应”判断的实质性论证。“链式反应”的被证实,意味着核能完全可以调动出来,打开核大门的钥匙已经获得。

  而后,科学家们说服美国政治家进行原子弹研究的过程同样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政治家们根本不相信这个“异想天开,毫无可能”的发明。包括最后大家请在科学界最具声望的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爱因斯坦的建议最初也是被罗斯福否定的。

  (三)转基因技术

  自古以来,生物的遗传一直受自然的左右,人类的出现,以及任何动物与植物的出现,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无数代生物变异的产物。狮身人面或者牛头马面都只是存在于神话中,如果说我们人类也能够像传说中的上帝与神仙一样随意创造一个物种,而且想要这个物种长成什么模样就可以长成什么模样,想让它具备怎样的特性就可以有怎样的特性,仅仅在数十年前可能任何人都不会相信。

  但是今天,人类却借助科学技术拥有了在神话传说中只有上帝与神仙才具备的力量,人类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新的物种,或者改造物种的特性,包括可以改变人类自己。

  之所以会有以上的能力,是因为有了对生物遗传秘密的揭示。19世纪中期,孟德尔神父通过豌豆实验,发现在植物种子内存在稳定的遗传因子,物种的性状便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确认生物的遗传密码便存在于DNA中(很少的病毒是由RNA携带遗传密码)。这一发现为人类左右生物的性状提供了可以想像的空间,于是,一大批科学家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

  DNA是复杂的长链状分子,决定生命性状的基因是DNA上的各个片段,每一个基因都决定着生物的相应特性。正如人类有2万到2.5万个基因,一个人的长相、肤色、性别、体形、性格、智力等等一切特性都是由这些基因中的相应“成员”决定的。依此类推,所有生物的性状与自己的基因都有这种对应关系,改变生物的基因就会改变生物的特性。

  上述发现,实际上已经从理论上证实了生物性状的可改变性,其道理不难理解,这就是将DNA分子中不需要的基因切除,将需要的基因粘上,并将粘贴好的新的DNA分子植入到合适的细胞中,再生长出的生物便是我们所需要的改变了性状的生物,这就是基因编辑重组技术。按照这一思路,完全可以生长出狮身人面或者牛头马面的怪物,完全可以让水果长出李子味道却有苹果那么大,或者让豆角长得像黄瓜那么粗。

  有了以上的理论作为基础,剩下来的就是技术问题。要说到改变DNA结构谈何容易,DNA分子只有百万分之二毫米,而基因只不过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如此之小的基因怎样切割、怎样粘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重组DNA分子的核心技术就是要找到切割DNA分子的“手术刀”和粘贴基因的“黏合剂”。

  但是,仅仅只通过几年的努力,重组DNA的核心技术就得到了解决。科学家发现了几种可以对DNA裂口进行粘贴与修复的酶,称之为“连接酶”;又发现了核酸的内切酶具有限制性作用,可以充当切割DNA片段的“手术刀”。有了上述研究成果,很快就实现了对DNA分子的切割与粘贴,从而掌握了基因的编辑重组技术。

  一种复杂的生命要完成其进化少则十多万年,多则上亿年。以人类为例,根据今天对人类进化历史的了解,人类最早与猿类在进化的道路上分道扬镳要追溯到1000多万年前,大约400多万年前猿类才跨进人类的门槛,而人类完成其进化只是大约10万年前的事,也就是说人类这一物种的自然进化用了1000多万年。然而,利用基因技术要创造出一个新的物种仅需数十天或者数百天。

  在过去无数代的传说中只有上帝和神仙才能创造万物,而今天,人类创造万物的能力完全可以与上帝和神仙相比,想一想真是不可思议。

  二、反思人类对科学技术威力的认识

  越是卓越,越是和大众保持距离。人类对科学技术威力的认识其最大特点就是思维的局限性非常强,人们常常不相信科学技术能够达到某种效果。与之对应的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则总是会推翻人们曾经有过的所有想像与评估,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者是措手不及的打击。正因为人们有普遍的这种心理,一些先知先觉的科学家与哲人,便常常会遭到嘲讽与耻笑,甚至人身的迫害。

  我们知道,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与集大成者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一生有许多科学成就,但他所有的成就都无法与相对论比,正是相对论革新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解决了用牛顿力学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并成功地预言了许多物理现象。

  例如:针对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现象,按牛顿力学分析,一直以为水星附近存在一颗新的行星,实际上多年观测并没有发现这颗行星,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推导,太阳引力使空间弯曲,便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43秒的差距;又如,相对论预言,在强引力场中光谱会向红端移动,以后在天文观测中就成功地印证了这一预言;还如,相对论预言,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转,爱因斯坦并精确计算出,星光在掠过太阳表面时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这一精确的预言数据在以后的日全食观测中,也完全得到了证实。

  相对论的一系列成功震惊了世界,诺贝尔奖评委决定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但是,就在这一决定作出期间麻烦出现了,由于相对论的不可思议性,使得当时许多最优秀的物理学家都不能理解,并且对相对论持坚决的反对态度,特别是当时德国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反对的态度最为强烈,他们宣称,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将退回已获得的奖章。在强大的压力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只得作出一个巧妙的回旋,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获奖,相对论则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

  之前所说的大陆漂移说、日心说以及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无不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总结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概括出以下两个特点:

  1、对科学技术的威力严重地估计不足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与评估总会走向两个极端,处在任何一个时代,当回望过去的科技成果时,科技成果的神奇性会显得很淡漠,特别是这样的成果获得的时间距我们越久远,就越对这些成果变得木然,我们会认为那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每天都与这些成果在密切接触,而且科学理论已经揭示了那些成果的本质,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一眼便能看穿一切。正如了解了地磁的存在之后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磁针总是指向南北;当了解了光学原理之后便不难想像通过镜片的组合可以看到肉眼不能涉及到的地方;当领悟了机械动力学之后便不难想像汽车的工作原理一样。但是,当这些基础的发现,以及相关的理论和规律还没有被揭示之前,所有的一切对于我们都是难以想像的。

  与之相反,当我们前瞻未来时,对科学的认识态度完全是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常常会走进这样的狭隘区域,即:很容易对人类过去取得的科学成就非常自信,并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即使未来还有许多科学的未知领域可供人们去探索,也会认为与我们现今已经掌握的东西相差不远。所以,我们总是局限于用今天的眼光去衡量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威力。有时,最杰出的科学家也会陷入这样的自我封闭之中,大多数科学家都习惯于认定自己所处理的科学研究结果是最终真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科学研究结果都只是阶段性真理,这些真理早晚会被更高一级的真理所取代。

  正如牛顿力学建立之后,几乎没有人去怀疑它的绝对正确性,所有的人都把牛顿的理论捧为自然科学的圣经,包括那些最优秀的科学家也是如此。1900年元旦,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发言,他在发言中自信地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只需要做一些修补性的工作,只是在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一朵是迈克尔逊—莫利关于光的传播介质的“以太”漂移实验,另一朵是与热体辐射有关的所谓的“紫外灾难”问题。开尔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两朵看来并不起眼的“乌云”,却动摇了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根基,并导致了一场物理学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而使物理学从牛顿时代进入到爱因斯坦时代。

  实践证明,牛顿力学从更大的宏观上不能够解释宇宙中的许多现象,从更小的微观上,则不能够解决原子核内部的很多问题,它充其量只是一个有局限的近似真理,最终必然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修正。事实上,今天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远不会是最终真理,许多自然现象依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还解释不了,许多物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课题也还不能依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去指导,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且早晚会被修正,也有可能会被推翻。

  在科学史上,许多曾经被认为是绝对的真理都已经被推翻,在人类创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道路上,我们依靠科学的力量,不知实现过多少之前连想都不敢去想的计划。虽然我们曾经取得了许多,但是,我们总是对未来的科学发现与技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所能够爆发出来的威力严重估计不足。

  那么,通过总结过去,这里作出这样一个评估应该是毫不过分的,即: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了解还极其浅薄,科学技术真正的威力必然比我们过去所了解的高出许多许多,也许是远超亿万倍。因为,人类真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上倾注热情只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距今仅有200多年,而人类的未来却不知道还有多少个200年,在那个十分漫长的未来历史中,人类不知还会发掘出多少神奇的科学规律,也不知还会创造出多少不可思议的技术成果。完全可以肯定,百年、千年、万年后的科学技术内容,绝不可能用对今天的科学技术的眼光进行评估和量度。

  2、理论突破是认识突破的关键

  有人类文明史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科学与技术都是分立的,科学是单纯的科学,它主要是指理论的研究,偏重于揭示自然的本质规律,因此人们长期称科学为自然哲学。而技术则是工匠的事,单纯是指从事工艺的研究和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还不是非常高的时候,科学与技术并不需要结合,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需求方面的一切产品,通过直观的工艺改造与创新便能够满足要求,即使在工业革命初期也是如此。因此,在工业革命初期之前,绝大部分实际应用的科技成果都是可以直观想像的,所以,一种新的科技成果的出现给人带来的惊奇是有限的。

  在人类的古代发明中,当时的炼丹术是不能用化学理论解释的,指南针也不能用地磁理论解释,而其他在当时情况下不能用理论解释的发明创造是非常少的,这些不能用理论解释的创造发明几乎全部都是人们的偶然发现。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发明创造都可以依靠直观想像和有目的的研究开发而得到,这样的研究发明不论有多么复杂和奇特,人们都不难品味明白。

  工业革命之后不久,科学与技术实现了结合,重大的技术发明许多都不是那种简单直观的内容,一切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又抽象。于是科学技术成了一个难以分割的统一名词,而且每一项科学理论实现突破,都自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技产品的出现,这些新的技术与新的产品的神奇性与不可思议性,对于那些并不了解新的科学理论的人是难以想像的。就如同,不深刻地理解质能转换理论,就不可能想像一颗小小的核弹能够释放出数千万吨烈性炸药的威力;不揭示出生物遗传基因的理论,便不可能想像自然界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生物物种,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仅需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便可以得到。

  因此,当科学与技术实现联姻后的今天,我们对科学认识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必然是借助科学理论的突破。例如:当从理论上认识了电磁感应规律后,科学家便可以联想出许许多多与这一理论相关的神奇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报、电话和互联网等等都是通过这一理论的指导研制出来的。

  电磁波也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现的,当了解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科学家便想到了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与图像,因此有了收音机、电视机、无线电报和移动电话;科学家还想到了利用电磁波传递控制信息,因此,对远在数十亿公里之外的航天器也可以轻易进行远距离遥控指挥。如果没有理论的突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上述一系列发明的设想和发明的成果。同时,由于有了这一切,对于只是初通电磁理论,甚至只听说过有电磁波那么一回事的人,因为身边早已存在许多相关的产品,在得知又出现了新的电磁产品后,也不会觉得太不可理解,因为人们对这一切已习以为常了。

  又如:遗传基因理论被揭示后,便很容易联想到对生物基因实现重组,由此,当科学家提出将西红柿培养得像西瓜那么大;让青蛙长出六条腿;让猴子长出两个脑袋时人们都不会觉得有多么奇怪。而且科学家还已经将掌握的生物遗传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通过对人类受精卵的基因进行重组,诞生出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编辑人,人们也只是从伦理道德上和安全上进行了质疑,并不觉得这有多么奇怪。

  上述一切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科学理论是指引科学技术的灯塔,在科学理论允许范围内可以推断的技术产品多半都可以经过人为的努力研制出来。

  与之相应的是,当科学理论出现突破后,只要是在这一理论允许的想像范围,不论是过去认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在新的理论条件下人们会自然地接受,也许认为神奇,但却可以理解。相反,如果理论上没有实现突破,所有与此相关的创造发明一般都容易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因此,科学理论的突破,是对科学技术认识突破的关键,科学理论不仅会从根本上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从根本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科学理论不仅会极大地限制人们对科学技术威力的客观认识,也会极大地促进人们对科学技术威力的客观认识。

  三、推论:灭绝手段必然出现

  在了解了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一般特点后,便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对科学技术进行进一步叙述:科学技术永远都是不可思议的,它的威力无比的巨大,在任何时代人们都不可能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因为我们永远都只是站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点上,永远都有未来,有未来便意味着还有远没被揭示的科学规律和远未被发现的自然现象,只要人类没到尽头,科学就没有尽头,科学的不可思议性就总是存在。

  我们应该承认这种不可思议性,更应该正确面对这种不可思议性。我们虽然不能够具体确定未来还有多少科学技术成果会出现,也不能够确定会有怎样的科学技术成果会出现,但却完全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这就是未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威力比之今天不知要强大多少倍,这些威力巨大的科学技术成果不仅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

  那么,以未来许多年之后的任何一个时刻为起点,虽然那时的科学技术能够产生的毁灭力比今天最具威力的核武器大出很多,也比今天最具威力的基因生物武器大出很多,但却肯定不会是高不可攀的顶峰。因为,只要科学还在发展,就一定会还有比这更具毁灭力的手段出现,科学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科学毁灭力越来越大的趋势也就会一直这样延续下去,由此可以肯定,终将有一天这种毁灭力会大到能够灭绝人类,即灭绝手段必定能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