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既是现在的问题,更是未来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长期安全、幸福地生活于地球。
环境问题是随工业化而产生的,而后变得越来越严重,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这里仅就人们意识到的一些最重要的方面加以阐述。
一、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几千年来全球气温一直比较稳定,但近100年来,地球的温度在持续升高,这种上升的速度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一系列观测结果显示出的严重性,使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重视与担心。
首先,南极陆缘冰层在缩小,巨大的冰山从南极冰架崩裂的速度加快。2017年1月10日至12日,史上最大的冰山之一从南极的拉森C冰架断裂,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接近上海市的面积,总重量约为一万亿吨,这座冰山分离后,拉森C冰架减少了12%。
格陵兰和北冰洋冰缘同样在明显后退,据估测,1980年至2016年,北极夏季冰的面积减少了72%,并于2016年10月和11月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科学家估计,北极夏季彻底无冰也就是10年之内的事,若真如预测,这将是10万年来北极首次无冰。
由于气候变暖,美国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层和加拿大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的永久冻土层在开始融化,同时,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也已经开始解冻,2017年3月,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北极地带发现了7000多座土堆,大小相当一座小山,内含有爆炸性的甲烷,并形成了多个喷发口。
2019年2月,由瑞士多个研究机构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现有冰川要比原估计的少18%,并预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中亚的山脉,到本世纪末,冰川的融水量将比现在少24%,数亿依赖这些水体生存的人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同样是在2019年2月,以美国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月刊上发文:卫星测量数据表明,过去40年来温度不断上升,人类活动不断提高地球表明的温度的把握已达到“5希格玛”,这一统计指标意味着,如果没有变暖,出现该信号的可能性仅为百万分之一。人为原因造成全球变暖这一观点的确凿程度已达到“黄金标准”。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以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为例,由于冰川消融,将会导致连年的洪水,而后便是严重缺水,因此必然会给依靠各大江河生存的人民带来各种生存的危机。
冰川的融化还会导致海洋水位升高。据科学家估计,由于沿海人口密度远高于内陆,如果海水升高一米,全球将有超过10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一些低地势的岛国则会面临国土整体消失的危险。由于海平面的上升,目前马尔代夫40%的国土面积,以及图王卢60%的国土面积已经被淹没。如果真的像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到本世纪末海平面要上升二到三米,这些国家的人民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全球变暖,还会出现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些自然灾害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就属于这类自然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对人类的身体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温度和湿度升高适合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繁衍,因此,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传染性疾病大为增加,历史上多数瘟疫的流行都源于炎热的夏天,尤其是热带雨林国家受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袭击更加严重。
地球的气温主要决定于太阳,阳光之所以能够温暖地球,使地球刚好适合人类的居住,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较厚的大气。太阳的温度能够留在地球表面,要从理论上全面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叙述使之简单化:
太阳光辐射到地球表面后一部分被地球吸收,另一部分被地球反射回太空,当地球再辐射阳光时,太阳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产生了红外线,这是热的根本。如果这样的红外线全部留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将会非常炎热;但若被全部反射回太空,地球则会变成冰冷的世界。要保证地球表面温度宜人,就要恰到好处地留住一部分辐射,放走一部分辐射,就像睡觉盖被子一样,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地球表面的大气就是这床“被子”。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它们是通透的,对光没有阻挡,任其进出,另外的部分包含了各种气体,有一些也是通透的,不影响光的进出。但是,还有一些则不是,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以及水蒸气等,它们不仅能够吸收红外线,还能在阳光照射后再产生红外线,这就使得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升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是作用极为重要。今天地球的平均气温约15℃,如果地球的大气中没有这些温室气体,表面平均温度将会降至-20℃,如果全都是二氧化碳类的温室气体,表面温度就会上升到200℃以上,不论是何种情况,地球的整体生态都会遭到彻底破坏,人类将无法在这里生存。
地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的原因往往是缓慢的,并能达成某种平衡,但是,工业革命200多年来,我们大量地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木炭和木柴,以及森林、草原的火灾,这些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致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植物以及藻类生物等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不能平衡,于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现象还在恶化,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永久冻土层融化解冻,使冰冻层下的大量甲烷气体进入大气,而甲烷的温室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强得多。
在科学家的强烈呼吁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的问题终于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联合国为此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阻力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工业国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长时间都消极对待全球气候问题谈判。
由于全球对气候问题已经形成普遍的共识,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在联合国的推动下,终于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于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了这一协定。2016年4月22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00多个国家齐聚联合国,见证了《巴黎协定》的签署。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其国家战略,出于对美国经济与就业的考虑,于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的退出对《巴黎协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虽然世界哗然,虽然各大国纷纷表态反对,也都于事无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二、酸雨与空气污染
19世纪50年代,人们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雨水中发现有硫酸存在,科学家称这种雨为“酸雨”,以后这一名词被广泛使用,并加以扩展,如酸雾、酸雪、酸冰等等。
一般雨水呈微酸性,这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它遇水生成碳酸,碳酸呈微酸性,这是正常情况。而在对各国雨水的检测中所普遍发现的酸雨现象,其酸度超标却达10倍左右。
酸雨的出现是空气污染所致,它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工业生产与工业产品的使用,导致大量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这些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再遇雨水便转化为硫酸与硝酸进而形成了酸雨。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西欧和北美的很多湖里没有鱼,对湖水检测后发现,湖水的酸性远远超过正常值,正是酸性湖水导致了鱼和虾不能在湖里生存。中欧的森林在酸雨的侵蚀下变得枯萎,俄罗斯的大草原也因酸雨的侵蚀大量消失,这是因为酸雨过滤了土壤的养分,使土地的肥力降低使然。酸雨对农作物的直接化学破坏作用同样非常明显。
当酸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铅和铝以及镉这样的金属将可溶于酸,于是,酸雨通过饮用水进入人的身体,便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进入人的身体,那就是鱼类生活在被酸雨影响的湖水中,这些金属沉淀在鱼的体内,当人们吃了这些鱼后产生中毒。
酸雨的危害还表现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方面,金属材料、油漆、大理石都是被腐蚀的对象。
全球有三大酸雨区,即西欧、北美和东南亚,中国酸雨严重地区在西南、华中和华东沿海的各省市。酸雨与空气污染曾长期困扰早期的工业化国家,随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致力于自己的工业化进程,酸雨的污染有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势。
空气污染还不只是导致酸雨对人类构成危害,向空气中排放烟雾和粉尘,都属于对空气的污染,这类空气污染对人类也都有危害。
2013年“雾霾”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首都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空气污染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此社会反映非常强烈,以致2017年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写入了李克强总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霾就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雾霾如遇雨水便会形成酸雨。
关于酸雨与空气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许多国家将酸雨问题列为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国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酸雨与空气污染问题,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宣言和公约,如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署了《长程越界大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在控制酸雨与空气污染方面无疑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从可以预见的未来看,只要工业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只要工业产品的使用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只是缓解危害的严重性,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酸雨与空气污染的危害。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1000万-3000万种,已经被我们描述和鉴定的大约有230万种,而大部分生物是还没有分类的。这些生物构成了地球的整体生态链,每一物种都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它们的存在,是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
按照生物进化规律,现存的物种在不断地消亡,新物种又在不断地兴起,这是自然的过程,也是正常的过程。但是,当人类参与进来后,这一切就被改变了。人类正在破坏生物的自然进化,使生物的多样性正在丧失。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其生态价值上。世间万物都相生相克,植物的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吸收空气中和溶解于土壤水分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在光照下产生光合作用。在土壤和空气中物质减少的同时,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活动,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并向空气中释放氧气和水分,使大气层的氧气得到补充和平衡,并可以保持空气的湿润。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如果没有植物的造氧功能,人类便无法生存。
植物是食草动物的食物,食草动物又是肉食动物的食物,最后起分解作用的是细菌类微生物,它们把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落叶、残枝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而这些无机物又再被植物作为养分吸收。生态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获得平衡的。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循环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些角色是独有的,其他生物无法替代,这样的生物遭受灭绝,或者数量锐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会危及20种生物的生存,可见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循环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表现在其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上,人类生存的主要必需品都在于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吃、穿、住、行如果离开了生物就不可能维持,同时,许多药物也直接源于动植物,或者从其中提取。因此,如果没有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将无法生存。
生命起源于海洋,但是,当生物来到陆地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陆地的现存生物量占了全球生物总量的99%以上。那么,陆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处于热带森林,世界物种的近90%生活在热带森林,在国际鸟类组织对鸟类的研究中,发现75%的鸟类的繁殖地在热带。因此,对森林的保护,特别是对热带森林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方面。但是,今天全球森林面积每年减少达1200万公顷左右,且其中80%是热带森林。由于这些森林的减少,导致许多独特生物物种正在迅速减少。
人类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还表现在大量使用农业杀虫剂,以及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其他各种工业垃圾污染。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波及到鸟类和青蛙,在对死去的鸟类进行解剖中,发现很多死因是农药所为,甚至在南极的企鹅身体内也发现有农药的含量。
许多河流和湖泊在受到氮、磷等人造有机物的污染后,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并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造成水质发臭,使其他水生生物和鱼类无法生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质富营养化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海洋,这就是赤潮,近30年来,赤潮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造成沿海鱼、虾、贝类大量死亡,沿海渔民损失惨重。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非洲各国政府虽然在遏制象牙和犀牛角的贩卖和走私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对野生象和犀牛的捕杀一直禁而不止。走私珍稀野生动物一直是国际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中国、越南、柬埔寨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酒店餐桌上,野生动物一直受到吃家的青睐。
更深刻地反思,自5.3亿年前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以来,地球上出现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的原因都在于自然力,如冰期的来临、小行星撞击、气候变暖或变冷、火山活动频繁等。上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而后不久,生物物种曾达到过一次高峰,今天看来,其间虽然有许多新生物种的补充,但是现在大多数的数量却已经消失。种种迹象表明,地球生物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而这次大灭绝的全部原因都是在于人类的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干预下的物种丧失速度比人类干预前的自然灭绝速度要快得多,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2007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中指出,目前是人类有史以来生物多样性变化最快的时期,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化石记录的物种灭绝速度的100倍,而许多科学家则认为这一数值应该是1000倍。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地球生物物种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2006年7月,由13个国家的科学家在《自然》周刊上联名发表文章,文章指出目前地球上有12%的鸟类、23%的哺乳动物、25%的松柏纲植物和32%的两栖动物濒临灭绝,在未来50年内,这一数据将会增加15%到37%。
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40年里,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了50%。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期估计,自1970年以来,脊椎动物的数量总体下降了60%,由于过度捕捞,太平洋仅剩下3%的蓝鳍金枪鱼原始种群。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则称,目前有2.65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这包括40%的两栖动物物种,33%的造礁珊瑚种类,25%的哺乳动物物种和14%的鸟类。
人类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动物种群是旅鸽,这种动物生活于美洲,是一种群居的迁徙性动物,种群数量达50亿只。人们见过的最大一群旅鸽数量达2亿只,飞翔在天空,宽度达2公里,长度则有20公里,密密麻麻,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就是这一数量极为庞大的物种,仅仅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因为人类的活动灭绝了。
19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西部的开发,大量的移民涌向北美西部,导致森林被砍伐,旅鸽的栖息地不断被侵蚀。人们还猎杀旅鸽作为食物,甚至用来喂猪,或者仅仅就是为了娱乐。用枪打、用炮轰、用药物下毒,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三四十年后,当突然发现再也见不到旅鸽群时,只剩下动物园中的十几只旅鸽了。人们终于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过,将各个动物园中的旅鸽集中起来精心喂养,但旅鸽是一种依靠庞大种群在集体迁徙状态下生存的动物,根本不适合关在鸟笼中小数量的生活。
最后一只旅鸽叫玛莎,它的老死是1914年9月1日中午1点钟,人们记录下来了这个准确的时间,并为它建了一个墓,墓碑上是这样写的:“由于人类的贪婪和自私导致了旅鸽的灭绝。”这是人类为一种动物的灭绝第一次真正感到悲伤。
回顾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杀戮与灭绝的历史。人类是大约800年前踏足新西兰的,短短几个世纪,这里的大多数大型动物物种和60%的鸟类物种都被灭绝了。
人类大约5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就是在这一时间,澳大利亚超过90%的大型动物物种几乎同时消失了,像双门齿兽这样的巨型动物,在这里生活了150万年,经历过至少10次冰期的严酷环境,却没有躲过人类带来的劫难。
在生物学分类上我们归于人属,智人种,历史上同归人属的物种还有不少,这些物种凡生存到与我们智人相遇的时候,不久后就灭绝了,如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这些物种在地球上都曾生存过少则几十万年,多则一百多万年,为什么在我们智人到达后不久就都灭绝了呢?深入思考,所谓气候的变化所至,以及物种的退化所至都不应该是它们灭绝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智人的杀戮。
所幸,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今天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在联合国召开的多次会议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成为重要议题,尤其是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正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后又多次召开缔约方会议,落实具体的“公约”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公约第一次取得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共识。
但是,由于对《生物多样性公约》各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同,贯彻力度也差异很大,加之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森林、草原、湿地还在遭到破坏,各种污染还得不到根治等等,因此,目前为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大趋势还没有多大改观,而且从可以预见的将来看,其形势也是不乐观的。
四、臭氧层破坏
在对地球演化历史进行的研究中我们知道,早期的地球生物一直都生存在海洋中,直到4亿年前生物才从海洋走上陆地,这一时间与地球上空臭氧层的形成是同一时间。因为,正是臭氧层的形成,使生物在陆地上避免了各种宇宙有害射线的辐射,特别是来自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从而使生物得以在陆地生存。
一般的氧气由2个氧原子组成,而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它存在于距地球表面大约10-50公里之上的同温层中。臭氧层的产生,是海洋微生物在40多亿年的时间中,不断地吸收地球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并大量放出氧气后的副产品。因此,地球生命的原始拓荒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地球大气中氧气和氮气加起来约占99%,另外的大约1%的气体包含了许多的种类,我们常说的二氧化碳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是非常少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按照地球表面大气的密度计算,地球拥有的全部臭氧要是覆盖地球表面,仅仅只有几毫米厚。
宇宙中的射线许多是对生命有害的,特别是我们拥有的恒星太阳,在给予地球生命光和热的同时,也辐射出了许多对生命有害的射线。假如人类在外太空飞行,只要没有对这种辐射的防护措施,很快就会死亡。那么,这些有害射线在辐射到地球表面之前却遇到了一个有力的“阻击手”,这就是同温层的臭氧。对生物伤害最大的是太阳释放的紫外线,但是,紫外线在经过同温层时99%都被臭氧层吸收了。我们今天能够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与臭氧层的存在密不可分。
但是,地球艰难的早期生命拓荒,用了40多亿年才形成的臭氧层,近几十年却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1956年到1957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在以后的观察中发现,臭氧层空洞正在快速扩大,而且已经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并延伸至南极圈周围的海洋。
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的同时,1987年科学家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通过之后的观测,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与南极上空一样,也有扩大之势。
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现已查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氟利昂,由于它不燃烧、无毒、非常稳定,对金属没有腐蚀作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冷行业的各个领域,同时还用于发泡剂、喷雾剂、清洗剂和消毒剂等多个方面,但正是氟利昂的稳定性,使之成为了臭氧杀手。
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氯氟烃,另一类是氢氯氟烃。制冷时排放出的氯氟烃由于非常稳定,在向空气上方飘散时不会被分解,可以一直到达同温层,当进入同温层后,由于遇到了未经过滤的紫外线的强烈刺激,氯氟烃中的氯被分解,分解出来的氯原子与不太稳定的臭氧结合,生成氯氧化物和氧气,因此臭氧遭到了破坏。
但是,这种破坏只是刚开始,生成的氯氧化物与游离的氧原子再结合便生成氯与氧气,而氯又与臭氧结合生成氯氧化物,如此反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式的恶性循环。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而且这种破坏力可以持续百年。
鉴于上述原因,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专门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出了限制生产和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氯氟烃等8种产品的要求。以后对这一议定书进行过几次修订,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这项条约。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被认为是人类就环保问题进行的最为成功的一次合作。
事实上,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氯氟烃等臭氧破坏物质的执行效率也是比较理想的,但即使如此,人们估计,臭氧空洞的最后弥合,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也要到21世纪的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