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普遍认定的自我威胁


  人类的自我威胁是与自然威胁对应的,它是危及人类的另一半因素。人类是一种智慧型动物,同时又是一种情感性动物,我们有能力辨别许多复杂事物,但又很容易受自己的情感左右而做出非理性的事来,从而影响自己价值的实现。

  关于自我威胁我们自己一直都有认识,但这些认识远远不够深刻和客观。这里所阐述的自我威胁,只是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获得启发,寻找出真正对人类的整体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自身因素。

  第一节自相残杀

  人类的智慧早已远高于任何动物,但却保留了动物的许多不好的特性,尤其是种内竞争、自相残杀的动物特性在人类身上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人类的自相残杀不论从杀戮规模还是杀戮的残忍性都远高于任何动物,战争与犯罪杀戮便是人类自相残杀的主要形式。

  一、战争

    “铁血宰相”俾斯麦利用他的铁血政策统一了德意志,并称雄欧洲,他有一句名言:“欧洲是从战争的铁砧上敲打出来的,你要生存下来,不做铁锤就会被做铁砧,你不打别人,别人就会打你。”他的话是对欧洲历史的形象写照,事实上,整个人类历史也完全是这样的,正是战争打出来了人类世界。

  要论证为什么说是战争打出来了人类世界,似乎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争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战争,只要翻开历史书,从头到尾都是战争,人类的远古传说是战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充满战争。因此,人类社会与战争相生相伴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那么,这里仅就人类战争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作出阐述。

  (一)战争的出现与演变

  根据进化论的思想,物种都有种内竞争,动物争斗往往斗不赢的一方见势不妙便逃之夭夭,胜者一方不会穷追不舍,也可能有死亡,但那只是个别情况。人类的争斗显然有别于动物,由于人类的智慧远高于动物,常常会把这种同类竞争发挥到极致。人类会合理地预测未来,对敌人常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人类会根据敌人的力量,组织优势的兵力参与战争,战争群体的规模远不是动物可以比拟的;人类会制作武器,杀戮的手段要远远超出动物的嘴咬爪抓;人类有远超过动物的复杂心理,许多仇恨世代传承,难解难消。

  当然,人类也是由普通动物进化而来的,最早的争斗与动物并无多少差别,直到农业革命初期,人类社会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战争。原始的人类群体打斗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战争特点,处于采集迁徙阶段的人类群体其规模都比较小,群体之间的打斗规模自然也很小,原始的木棒和石头,即使作为武器杀伤力也不大,更重要的是,采集群体随时迁移,手中都没有多少财富,土地更不值得去征服,因为土地在采集阶段并不是财富,而且随着迁移随时都有可能远离而去,因此,群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大的利益冲突,群体之间的打斗也不会有多大的伤亡。

  农业革命使人类从迁徙特征的采集生活,转变为定居的农业耕种与农业养殖,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财富也随着定居生活可以储存起来,当人类社会由原始群体发展到部落阶段后,战争便随之产生了。这时,战争的目的一是抢劫对方的财富,将其据为己有,另一便是抢夺对方的人,将他们变成奴隶,代替自己进行劳动。当然,战争还有其他的目的,如群体复仇等。

  国家的形成一部分是经济的原因,但很大程度则是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战争一定是人越多势力便越大,战争也就越能够取胜,为了赢得战争,一些部落联合起来,便形成了国家。战争绝不是一件可以轻视的事,失败者会以生命作为代价,即使保住了性命,也会沦为任人宰割的奴隶,于是,各个部落都纷纷联合起来组建国家,所以,部落之间的战争随之便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战争。

  (二)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战争的残忍性越来越高;三是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

  上述趋势贯穿于人类战争始终,但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战争又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脱离不了人类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这一总体特点。

    1、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点

  由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只有约5000年,最早的战争规模有多大只能凭经验估计。一个部落充其量不过几千人,战争的规模一般应该只有几百人,顶多可能也不过千人左右,这时的战争如果死伤一二百人可能就是天文数字。

  但国家形成后情况便大不同了,最早的城邦国家一般为三五万人,能够调动的参战人员应该可达数千,也许大的城邦可以使参战人数达到上万,因此,大的战争双方投入的军队总人数便能超过万人以上,战争的死伤应该可达千人以上,如果死伤只有一二百人,这便是一场并不激烈的战争。

  以古希腊城邦的战争为例,希腊城邦的雅典与斯巴达人口有三四十万,各方动员的军队可达数万,为了与敌人在实力上抗衡,国家之间还形成联盟,这就使得战争规模更大。伯罗奔尼撒战争是经过详细记载的一次战争,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31年到前404年,以雅典为首的城邦联盟为一方,以南部的斯巴达为首的城邦联盟为另一方,最多时,双方使用军队总数超过了10万,战争中死伤人员超过万人。

  国家规模不断在扩大,战争是很重要的原因。城邦国家只是最早的国家形式,像希腊那样长期处于小规模城邦国家的分裂状态只是特例,事实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文明区域,在较早便脱离了城邦国家的状态,并形成了跨许多城邦的更大的政治实体,即许多城邦合并成了更大的国家,这样的合并大多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此时,战争的目的除了抢夺财富之外,更重要的是征服与兼并,统治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征服与兼并扩大国家的规模,因为国家规模越大,便意味着实力越强、财富越多、资源越丰富,这本身就决定了下一次战争的制胜能力。这时的战争,不论从战争的规模还是残酷程度都是城邦国家时期无法相比的。

  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在这之前,中华帝国范围内是分裂的许多小国,通过几百年的战争兼并,剩下七个比较大的国家。前262年,秦国与赵国开战,史称长平之战,当时双方兵力投入总量约100万,战争打了3年。前260年,秦昭王命大将白起率兵与赵国将领赵括对阵长平,赵军战败,降兵40万全部被秦军活埋,仅赵国在整个长平之战中总的死亡士兵便达45万之多,秦军战死者也数以万计,这还不包括老百姓在战争中的死亡。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在长平地区还经常可以挖出大量掩埋尸骨的坑穴。

  秦昭王的曾孙便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秦始皇用了15年时间灭亡了当时的其他六个国家,在灭亡楚国的战争中,仅秦国一方就出动了60万军队。中国统一后,秦王朝的人口达到了约2000万,统治疆域也以百万平方公里来计算,如此大的国家已经远非某个城邦国家可以比拟。

  由于战争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任何国家都会把最先进的技术首先用于战争。最早的战争发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用于战争的是石刀、石斧,弓箭的箭头采用的也多是燧石。进入青铜时代后,由于青铜稀少,真正用于农业耕作等生产领域的青铜并不普遍,但青铜却广泛用于了战争,剑、矛、盔甲许多都是采用青铜打造。同样,车轮发明之后,战车也就随即在战争中采用了。

  秦始皇时期,铁的冶炼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当时的刀、剑、矛、箭头、盔甲都普遍采用了铁,攻城采用云梯、冲车,战车被大量使用。除此之外,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的启发,骑兵在各国渐渐发展起来,并起到重要作用,像秦国、赵国这样大一些的国家,骑兵都要超过万人。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每场战役的规模比秦始皇统一战争的规模要小,但征服范围则很大,他的军队从亚得里亚海一直打到了埃及和印度河。在他的东征中,最强大的敌人是波斯帝国,当时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拥有军队近20万,亚历山大的军队则近10万,但他却以少胜多,赢得了战争。

  亚历山大时代采用的兵器与秦始皇时代的差不多,但战船在他的东征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与亚历山大必须渡海作战有关。由于这时火药还没有发明,亚历山大在攻城时习惯使用投石器,许多坚固的城堡都是依靠投石器攻破的。

  在火药没有使用于战争之前,人们称之为冷兵器时代。公元9世纪初,中国人发明了黑火药,即利用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成的炸药,火药在发明后不久便用于了战争,但当时对火药的认识还不够,在战争中的使用技术非常落后,一般是在攻城时将地道挖到敌人城墙底下,然后堆放许多炸药将城墙炸塌,这是火药的最经常的战争用途。由于地道容易被敌人破坏,而且挖地道的时间很长,所以火药在战争中的用途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以后发明了突火枪,这是以毛竹筒作为枪管的原始枪,这种枪效率不高,也不安全,因此并没有在战争中被广泛地采用。

  由于这时冷兵器仍然是战争武器的绝对主导,所以,即使在黑火药发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应该划分到冷兵器时代。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战争不仅表现出了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残酷,以及武器越来越先进这样的基本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了时间越来越长这一冷兵器时代独有的特点。

    1096年至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是一场以宗教为名义的战争,这是整个基督教世界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战争,战争波及到整个欧洲和中东地区,共分为8个阶段,历时近200年,死亡人数达数十万,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它的残忍性主要表现在对平民的屠杀,对儿童的残害,当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后进行了野蛮的屠城,并抢光了城里所有的黄金、白银和骡马,以后,教会号召成立儿童十字军,成千上万的儿童被组织起来乘船驶往东方,他们之后的命运都非常悲惨,这些天真的儿童有的被骗往埃及的奴隶市场卖为奴隶,有的病死在途中,有的则因船沉葬身大海。

  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残酷的战争应该是蒙古人的征服。从成吉思汗1189年被立为蒙古可汗,到他的孙子忽必烈1279年灭亡宋朝,战争连续不断地打了90年,一个总人口仅有百万的蒙古民族,征服范围则大到东起太平洋西岸的中国,西至波罗的海的俄罗斯、波兰,西南到达了美索不达米亚,横贯大半个亚欧大陆,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从地域规模上是空前的。

  由于花剌子模的军人杀害了蒙古商人,并抢夺了他们的财物,成吉思汗在攻下花剌子模后,将已经放下了武器的53万军人全部杀害,而对于参与杀害蒙古商人的人,则将金子熔化后灌入他们的耳朵或者眼睛,将其烧死。

  在征服西夏王国时,西夏与蒙古人已经达成投降约定,但当西夏王带领全城百姓出来投降时,却被蒙古军人全部屠杀。屠城几乎成了蒙古人的惯例,在攻克巴格达后,城中的10多万百姓,除少数工匠之外,也都全部被杀害。

  之所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是因为经过不断的兼并,国家规模越来越大,可动员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征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的原因。

  但是,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武器的效率却非常低,一刀砍下只能杀伤一人,弓箭命中后也不过死伤一人,加之交通工具最快的只是战马,马奔跑的速度有限,途中还要休息、吃草、喝水,战斗向前推进的速度便必然会受到限制。武器的低效率和交通工具的低速度,决定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持续的时间必然会很长。

  战争规模大、死亡人数多,自然战争便变得残酷,但这只是战争残酷的一个方面。在这一时期的大战中,常常采取屠城的手段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或者已经放下武器的俘虏,其原因,除了古代战争根本没有仁道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因素,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般是一对一地砍杀,在直接对阵中无辜伤亡者很少,而大部分俘虏或者敌国的百姓对自己不仅没有用,反而有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于是,在战斗结束后,便会出现战胜者进行野蛮的屠城的现象。

    2、火药使用后的战争及其特点

  战争规模更大、战斗更残酷、武器更先进,这一人类战争的基本趋势仍然贯穿于火药使用后的战争中,但是,随着火药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战争的特点便发生了许多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逐步发展的,如果只用火铳、石弹炮,或者铅弹炮、铁弹炮,战争特点的改变也不会很大。当火炮采用爆炸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爆炸弹可以杀伤一片,而且炸弹又不能保准不落入平民区,因此,战争的平民伤亡和武器的杀伤效率便大大提高了,这就决定了战争变得更加残酷,战争的时间则缩短了。

  从战争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进入火药时代之后,即使大规模的战争,时间也不过二三十年,那种长达一二百年的战争再没有出现。

    1618年至1648年的30年战争,是一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战争,因战争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新模式,使这场战争被学术界普遍认同为近代国际关系史的起点。

    30年战争波及到大半个欧洲,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一方,包括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等;以反哈布斯堡王朝联盟为另一方,包括法国、丹麦、瑞典、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德意志新教联盟等。双方先后进行了约20次大的会战,无数次小的战争,最后反哈布斯堡联盟获得胜利。在对阵中双方最多时使用火炮达130门左右,而且火炮兵已是主力兵种之一,战争导致了大量平民死伤。

  拿破仑战争是另一场对世界影响很大的战争,战争几乎波及整个欧洲,所有欧洲的主要大国都直接参与了战争。如果说30年战争只是火器的初步使用,还不能完全看出火器使用的残酷性,那么,拿破仑战争则使火器的残酷杀伤特点显露无遗。此时,由于枪炮的改进,火炮威力相对于150年前的30年战争时大得多,而且枪炮已经普遍地、大规模地用于了战争。

  从1791年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打了24年,欧洲各国先后组织了七次反法联盟,大的会战近20次。战争的残酷性成为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大量平民死于战争,在有些战役中,平民的伤亡甚至比军人还多。1812年下半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入侵俄国,俄军遭受重创,节节败退,拿破仑曾一度占领莫斯科,而后俄军展开反攻,拿破仑几乎全军覆没,仅在这一战中,拿破仑的军队便损失56万,但俄国的平民死伤却不计其数。

  工业革命后,科学成果与技术发明大量涌现,这些发明创造自然总是优先用于了战争,战争除了残酷性与短期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之外,战争特点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此时,电报、电话的出现带动了通信技术革命,飞机、汽车和机动舰船的出现带动了交通技术的革命,以此作为标志,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

  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的战争应该是蒙古人的征服,典型地说,从蒙古人征服的最东南,即中国的广东、福建,到最西南的美索不达米亚,或者最西北的波兰,顺着其征服路线,仅战马传递一个信息都要几个月的时间,还不说要打无数次的仗。但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使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利用电报和电话通信,万里之外可以及时沟通,采用飞机和机动战车可以迅速推进。交通与通信的革命性变化,大幅度地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于是,战争规模也迅速扩大。

  蒙古人的征服,亚历山大的征服,以及秦始皇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无论规模有多大,也只能算是局部战争,然而,当技术革命的成果达到相当程度之后,战争便会很容易演变成世界大战。

  在人类纪元进入20世纪后,世界大战的技术条件完全成熟了,因为1844年电报被发明,1876年电话被发明,于是世界大战的通信条件已经具备;1886年汽车被发明,1903年飞机被发明,于是世界大战的交通条件已具备。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之后,按照人类的本性,世界大战也就非打不可了。

    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最初只是一场欧洲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另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但随着战争的发展,不断有国家被牵扯进来,最后被卷入的国家达33个,涉及全球各大洲,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占当时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一战中,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7300多万,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死亡人数1000多万,受伤人员2000多万。

  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又造成如此大的伤亡,要是在冷兵器时代至少要打100年以上,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打了4年多,其原因从当时拥有的武器装备情况很容易便可以找到答案,不包括战争中损失的武器装备,仅在战争结束时,双方拥有的飞机便超过了12000架,大炮超过20000门,另有大量的坦克、军舰、潜艇,以及机枪、步枪等武器,有了如此规模与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战争的效率便可想而知。

  一战的异常残酷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大量的平民死伤,双方的城市频繁被飞机轰炸、被大炮轰击。一般而言,城市的平民多于军人,而平民躲避炮火的能力又肯定不如军人,因此,在轰炸中死伤平民常多于军人便是自然的了。由于许多民用物资也是潜在的军事资源,所以许多民用目标遭到故意攻击,如德国潜艇在战争中击沉协约国的商船达6000艘,而击沉军舰才150艘。

  这一时期,战争的残酷性还表现在许多杀伤力非常强的武器已经被研制出来,并用于了战争。如双方都违反国际公约使用了化学毒气;德国人制造的“巴黎大炮”重达700多吨,炮管长37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装弹要用吊车。

  在一战结束后仅21年,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残酷的战争又爆发了,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一方是以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集团,另一方是以美、英、俄、中、法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从19399月到19459月,战争共进行了6年,参战国家达60多个,殃及人口17亿,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全球各大洲都被战火波及。

  在战争中,双方动员军力达1.1亿,因战争死亡5500万人以上,受伤人员超过了死亡人数,从战争规模到伤亡人数都再次创下了空前的纪录。战争中除了广泛地采用枪、炮、坦克、军舰、潜艇、航母之外,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核子武器都被采用。战争的残酷性表现在大量的平民被杀,战争总的死伤规模空前,战争的后遗症严重。

  大规模的城市轰炸是二战的一大特点,德军对伦敦的空袭长达近四年,伦敦几乎变成了废墟;日军对重庆实行五年半的大轰炸,主要死伤人员都是平民;盟国对轴心国也采用了同样的轰炸手段,当盟军占领柏林时,柏林已经没有一栋完好的建筑。二战中平民的死伤超过了军人,这种针对主要居住着平民的城市的狂轰滥炸,是平民大量死伤的很重要的原因。二战中还出现了许多只针对平民的极其野蛮的大屠杀,如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达600万;日军攻占南京后杀害了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

  残酷性还表现在非常规武器的不人道使用,如二战中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而二战结束的标志则是美国将两颗刚研制出的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样的武器不仅当时的杀伤力极大,而且有严重的后遗症。可以看到,因核辐射导致的疾病长期困扰广岛和长崎的幸存者,而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今天还在危害中国人。

  二战之后虽然再没有爆发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始终不断,因战争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这一数字相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规模的两倍。

  由于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飞上太空;核武器早已不是停留在研制阶段,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也早已不是美国一家,按简单计算,全世界的核弹头其爆发威力可以多次毁灭人类;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生物武器也随之出现,且甚至比核武器的杀伤力和危害性还要大;而各种精确制导导弹则可以把这些有着巨大毁灭力的弹头运送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仅以现在的战争技术手段而言,如果真的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规模必定更大,战争残酷性必定更高,战争周期必定更短,而且,战争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引入太空。如果核武器和基因生物武器都用于战争,死伤人数应该是论数十亿计,而且能够在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毁灭。

  二、犯罪杀戮与恐怖主义

  犯罪杀戮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如谋财害命、仇恨报复等。恐怖主义则是犯罪杀戮的一种极端形式,它不仅具有杀戮规模大的特点,而且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在当代历史上,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危害性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这里阐述犯罪杀戮时,将主要讨论恐怖主义。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恐怖主义行为很难区分是战争还是犯罪,如一些涉及集团对立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事件,但为了便于叙述,这里不妨将其统一划分在犯罪杀戮一类。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恐怖主义,文字记载的恐怖主义也在很早以前就有。2000多年前,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有一章名为“刺客”,专门是写历史上著名的行刺事件,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刺杀这样的恐怖行为在古代是很普遍的。

  恐怖主义远不止是采取刺杀手段,爆炸、劫持人质、武装袭击等手段都是恐怖主义者常采用的。事实上,刺杀在各种恐怖袭击中,其残忍性是最低的,因为刺杀针对的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死伤规模并不大,而许多其他的恐怖手段则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造成大规模伤亡的恐怖袭击在古代并不多见,准确地说,大规模的恐怖袭击频繁地发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不论是参与者的人数之多,还是造成的伤亡规模之大和袭击之频繁,都突然变得非常严重,而且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

  分析恐怖袭击的案例,我们发现,当代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①寻求最大的杀伤、最大的轰动。往往恐怖主义者所实施的恐怖袭击总是力争尽可能多地杀死无辜平民,并希望这样的恐怖袭击产生的轰动效应越大越好。

    ②采用最极端的手段。只要恐怖分子有能力获得的杀伤力最大、方式最残忍的手段,便是他们袭击时的首选手段。

    ③恐怖分子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许多恐怖袭击都采取的是自杀式攻击的方式,袭击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生死。

    ④违背人类道德公理,目标对准最弱小者。往往只要稍有良知的人都认为应该保护的对象,却反而成为恐怖分子杀戮的首选。

    “911”事件是近年最具影响的一次恐怖袭击。这是由“基地”组织策划的一次大规划恐怖袭击事件,2000911日上午,19名伊斯兰宗教极端分子在美国同时劫持了四架民航飞机,分别用两架撞击了纽约世贸中心大楼,使这座纽约最高建筑轰然倒塌,另一架则撞击了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还有一架原计划撞击总统府白宫,但中途因不明原因坠毁。袭击造成3000多人死亡和失踪。

    “911”事件之后不久,美国又遭到了一次生物毒素的袭击。2001105日,美国《太阳报》社一位编辑死于炭疽热,这是25年来美国第一位死于炭疽热的病例。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传播快,死亡率高,通过人畜都可以传播,是生物武器常用的毒素。在第一例病人因炭疽热死亡之后,紧接着又连续出现了几例感染上炭疽热的病人,并且又有人死亡。对此美国上下一时高度紧张,而且马上联想到病因是来自恐怖袭击。

  果然如人们所料,之后不久,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在接到的信件中,分别都发现了带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而纽约邮局的雇员在处理信件时,也被信件中所装的炭疽热病毒感染,无疑,这是一系列针对美国的生物恐怖袭击。这次袭击的特点是通过将炭疽热病毒装入信件中,然后邮寄给各个攻击目标,目的是使人在拆开信件时感染上病毒。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包括白宫,参、众两院,最高法院,以及联邦储备局在内的多个目标遭到袭击,造成多人感染,其中有5人死亡,但对恐怖袭击者却始终没有找到线索。

  东京地铁是日本最拥挤的城市交通枢纽,1995320日,由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亲自组织了一起针对无辜平民的毒气袭击事件,他们在地铁高峰期将沙林毒气释放入地铁,导致人员中毒伤亡。沙林毒气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性毒气,是化学武器常用的毒剂,也是人类现已掌握的最剧毒的毒气之一。这次恐怖袭击造成5500人受伤,12人死亡,如果不是抢救及时,死亡人数肯定会比这大得多。

  论武器的非人道性和大规模的杀伤能力,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并列为三大必须严格限制使用的武器,并有国际公约明确要求,即使在战争中也是如此。恐怖分子之所以选择化学与生物武器实施袭击,是因为他们本身寻求的就是最具震撼力与最具杀伤力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恐怖分子只要能够获得核武器,一定会优先去使用核武器,因为核武器是今天最具极端性、杀伤力最大、效果更轰动的杀戮手段,这样的杀戮结果正是恐怖分子所希望的。

  恐怖分子不仅敢于使用这样的手段,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去获取这样的手段。以911”事件为例,在“911”之前,谁会想到劫持飞机去撞击大楼,并还制造数千人死亡的惨剧呢?这种事连电影中都见不到,但恐怖分子便可以想得出,并还通过精心策划获得了成功。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连在一般的大规模的战争中都少有人敢于使用,但恐怖分子却能够轻易地用来袭击无辜平民。

    20049月,30多个车臣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北奥塞梯的别斯兰市第一中学,趁新学期开学之机,劫持了1200多名人质,其中大部分是少年儿童,最小的只有2岁。在40多小时的时间内,恐怖分子不给人质吃任何东西,也没有水喝,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央求恐怖分子能给口水喝,一刀便被捅死。他们将人质集中在学校体育馆,并把体育馆内挂满炸药,被称为“黑寡妇”的女恐怖分子,每个人身上都绑着炸药,随时准备与人质同归于尽。在这次绑架事件中,恐怖分子共杀死330多名人质,另有500多人受伤,且伤亡者大部分都是儿童。仅有5万多人的小城别斯兰,成了一座悲伤与泪水的城市。

  儿童是最纯真无邪的弱小者,在人类的基本公理中,对于这些天真的孩子理所应当给予关爱和帮助,恐怖分子竟然向这么多幼小的孩子下毒手,可见他们在实施恐怖袭击时已经不会去考虑任何道德与公理的问题。相反,他们的目标就是特意针对儿童的,因为屠杀儿童更能够震惊世界,屠杀仇恨者的孩子更能够使仇恨者感到痛苦,因此更能够解他们的心头之恨。

  事实上,这些恐怖分子连自己的生命也是全然不顾的。911”事件的劫机者早就做好了与飞机同归于尽的准备,在事后对劫机者的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劫机者在学习驾驶飞机时,只学习空中飞行,而不学习起飞和降落,这就说明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生还。而那些身绑炸药的“黑寡妇”们,则本身就是怀着必死的决心而去的。

    “黑寡妇”在近年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恐怖袭击力量,她们的丈夫因政治原因被杀,因此心中充满了仇恨,恐怖组织正是利用了她们的仇恨,对其进行心理和技能的训练,她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机会,与自己仇恨的目标同归于尽。

  近年很有影响的恐怖袭击是针对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的爆炸事件。贝•布托长年流亡国外,2007年底她结束8年的流亡生活回国准备参加巴总统大选,她的背后是美国的支持。1019日凌晨,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刚回国的贝•布托的车辆附近突遭自杀式爆炸袭击,袭击造成120多人死亡,约400人受伤,成为巴历史上最严重的爆炸案,所幸贝•布托本人安然无恙。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政治原因导致的恐怖袭击事件。

  然而,这种幸运保持的时间却极短,事件刚过去两个多月,1227日,贝•布托在巴北部城市拉瓦尔品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竞选集会,演说结束后她乘车准备离开会场又遇爆炸袭击,贝•布托身受重伤,急送医院但不治身亡。

()恐怖主义的分类与危害性

  恐怖袭击的起因主要在于政治目的和金钱类的经济目的,以及仇恨与心理变态,其中以仇恨、心理变态和政治目的的恐怖袭击最为残酷,规模最大。

  在社会犯罪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绑架人质勒索钱财的报道,这类为了金钱的恐怖犯罪事件往往参加的犯罪人员少,缺乏组织,遭绑架和伤害的人数也比较少,而出于仇恨、心理变态和政治目的的恐怖袭击则要严重得多。

  可以导致恐怖袭击的仇恨,有对个别人的仇恨,也有对社会的仇恨、民族的仇恨、宗教的仇恨和国家的仇恨。对个别人的仇恨所导致的恐怖袭击基本上都只是针对少数人所采取的孤立攻击事件,其危害性一般都较小,以下将不专门进行讨论,这里讨论的只是其他几种恐怖袭击。

  以仇恨为目的的恐怖袭击,有时又与恐怖分子的心理变态有关,典型的如对社会的仇恨往往就是因犯罪者的心理变态所致。那么,这类恐怖袭击通常只是个别人单独的行动,在实施恐怖袭击时很少有大规模的集体组织,犯罪者或者拿刀在大街上砍杀、或者劫持飞机、或者炸毁大楼,但这都是孤立的事件,虽然危害很大,但相比后几种因仇恨导致的恐怖袭击危害性则小一些。

  然而,即使这样,如果犯罪者一旦获得特殊的杀戮武器,这种孤立的恐怖袭击便会随着武器本身的毁灭能力的增强,变得破坏性非常大。因为这些恐怖分子都是亡命徒,他们袭击的动机常常是要以自己的生命报复整个社会,他们的仇恨已经演变成了不顾一切地毁灭可以毁灭的所有一切的冲动。极端地说,如果他们能够掌握一种可以毁灭全世界的手段,这种手段一定是他们最愿意也是最优先采用的,因为他们仇恨的是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

  国家、宗教和民族仇恨往往与政治目的联系在一起,犹太人在建国之前,在巴勒斯坦地区频繁地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其恐怖袭击的动机既有民族与宗教仇恨,也有希望以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从而达到建立犹太人国家的目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占领区频繁地制造自杀爆炸和武装袭击事件,国家、民族、宗教仇恨与政治目的也都包含在其中。

  通过对各种以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或者政治目的作为动机的恐怖袭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凡是这样的恐怖袭击都组织规模大,组织方式严密,袭击手段的杀伤力强,破坏力和震撼力也都非常大,从这一点而言,这样的恐怖袭击是最可怕的。前面说到的911”事件、别斯兰第一中学人质事件,以及贝•布托遇袭事件,都属于这样的恐怖袭击类型。

  但是,这类恐怖袭击相对于因对社会仇恨而引发的恐怖袭击,也有它可控制的一面,原因是这类恐怖袭击只会针对敌人,目标是有限度的。而后者针对的则是全社会、全世界,往往所有的人都是其杀戮的目标。当然,这样的犯罪人往往并没有能力以个人之力报复想报复的一切,在其能力范围之内也只能是尽可能多地伤害一些无辜者而已。因此,总体来看今天之前发生的各种恐怖袭击,以政治目的,以及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为动机的恐怖袭击事实上其危害一直都是最大的,而且,这类恐怖袭击一般都是有组织、大规模的。当然,也有一些此类恐怖袭击是孤立的事件,如历史上频繁地出现针对政治领袖的政治谋杀案,这类恐怖袭击伤亡人员一般都很少,残忍性也要小一些。

  (三)当代大规模恐怖袭击的根源

  出于政治目的,以及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是导致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主要根源,而这类恐怖袭击事实上自古就有,但在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生频繁,且总是有组织大规模地实施袭击,原因何在呢?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或者国家、民族与宗教仇恨的恐怖事件,一般都是弱者对强者的挑衅和报复,而强者对弱者有政治图谋或者仇恨时,多数都会采用战争,而不会选择恐怖袭击。之所以恐怖袭击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频繁,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给大规模恐怖袭击创造了条件。

  工业革命之前,杀戮手段很原始,杀伤效率非常低,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而人类社会总是会把最先进的技术与材料首先应用于屠杀手段,因此,各种新的武器层出不穷,且各种其他的新的科技产品也为恐怖袭击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

  如生物毒素、化学毒气、烈性炸药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采用这样的武器制造恐怖袭击,比采用冷兵器制造恐怖袭击其效率自然要高出许多倍。又如,恐怖分子频繁地劫持或者炸毁飞机,飞机成为恐怖分子最容易攻击和利用的对象,而飞机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第二,人权意识与民主政治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给恐怖分子有可乘之机。

  如恐怖分子一般都不怕死,可以以一人的生命去杀伤许多无辜者,人权社会对这些人毫无办法,因为他们连死都不怕,还能把他们怎样呢?但在过去的非民主和非人权社会,讲究的是株连之法,一人犯重罪,全家甚至几代之内的血缘亲属都受株连,一个人可以不怕死,但他不能不顾全家人的性命,更不能不顾几代血缘亲属的性命。

  又如,在民主政治下,一旦有人遭绑架,如果救助不力,政府便会遭人们谴责,政权就有可能保不住,恐怖分子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特点,频繁地实施恐怖行为。如果在非民主社会,就可以在对消息进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不去过多地考虑人质的安全,把恐怖分子一扫而光。于是,既然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达不到什么目的,这种恐怖袭击也就自然不会出现了。

  以上是隐藏在大规模恐怖袭击背后的原因,恐怖袭击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国际、国内矛盾被激化而引起的。例如,美国在未经联合国的授权下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人的仇美情绪被激化,同时,伊拉克国内的各种矛盾也凸显出来,在之后的几年中,几乎每个星期,在伊拉克的不同地区都有各种不同的血腥恐怖袭击事件。

  伊拉克战争又进一步激化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矛盾,为了报复与美国一道攻打伊拉克的盟友,恐怖组织于2004311日,策划了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的爆炸事件,导致1600多人死伤。此时,正值西班牙大选,“311”事件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出兵伊拉克给国家带来的祸患,原来完全不看好的反对党,由于其反对出兵伊拉克的主张,在最后时刻一举翻盘而获胜。

    “311”事件后,针对出兵伊拉克的报复似乎有所平息,正是抓住了人们麻痹大意的机会,200577日,恐怖分子在伦敦连续策划多起爆炸事件,并威胁要报复美国的其他盟友,使得跟随美国的各个国家整日惶恐不安。

  而美国遭受的包括911”事件在内的许多恐怖袭击,却是因为其长期袒护以色列占领阿拉伯人的领土,伊斯兰世界普遍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能主持公道的原因。俄罗斯的车臣分裂主义分子不断地制造大规模绑架事件和爆炸事件,则是因为前苏联对车臣人的镇压留下了仇恨,加之苏联解体后许多地区都获得了独立,由此激发了车臣民族独立决心的觉醒所致。

  由此可见,只要有国家、民族和宗教的存在,有组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就不可能根除,只要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恐怖袭击的杀伤规模和残酷程度便会越来越严重。

  但是,很可能未来危害性最大的恐怖袭击将不会是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出于国家、民族和宗教仇恨,因为,这样的恐怖袭击目标都很明确,恐怖分子只会选择特定的敌人,而不会针对自己视为亲人的本国家、本民族和本宗教的人民,因此,他们所袭击的范围总会留有一定余地。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展,当许多高科技的大规模杀伤手段轻而易举就可以被普通人获得,也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够被普通人使用的时候,那些以仇恨社会为动机的恐怖袭击便必将会成为破坏性和危害性最大的恐怖袭击类型。因为,仇恨社会的心理变态者任何时代都不在少数,他们仇恨的目标是全社会,其袭击的范围没有任何的界限,他们甚至连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的生命都可以不顾,因而,在连这样的人都能够很容易引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这种出于对社会仇恨的恐怖袭击的可怕性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是现在的问题,更是未来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长期安全、幸福地生活在地球。

  环境问题是随工业化而产生的,而后变得越来越严重,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这里仅就人们意识到的一些最重要的方面加以阐述。

   一、臭氧层破坏

  (一)臭氧层的形成与作用

  在对地球演化历史进行的研究中我们知道,早在约38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微生物,但那时的微生物都生存在海洋中。在5.3亿年左右的寒武纪地球上出现了生物大爆炸,各种各样的复杂生物同时出现在地球上,但这些生物也只是出现在海洋中。直到4亿年前生物才从海洋走上陆地,这一时间与地球上空臭氧层的形成是同一时间。因为,正是臭氧层的形成,使生物在陆地上避免了各种宇宙有害射线的辐射,特别是来自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从而使生物得以在陆地生存。

  一般的氧气由2个氧原子组成,而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它存在于距地球表面大约10-50公里之上的同温层中。臭氧层的产生,是海洋微生物在30多亿年的时间中,不断地吸收地球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并大量放出氧气后的副产品。

  地球形成时的大气基本上是二氧化碳,另外还有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其他气体,当微生物出现后,特别是之后的藻类生物出现后,它们便开始了长期持久地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并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持续了30多亿年才使地球上具有足够的氧气可供大型复杂生命的生存。这一过程的完成是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因此,地球生命的原始拓荒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但此时,虽然氧气已经足够的多了,臭氧层却并没有产生,直到又过了1亿多年,即在距今约4亿年前臭氧层才真正形成。臭氧层的形成原理是这样的,当地球的氧气足够富裕后,在太阳带电粒子的辐射下,一些氧气被离解为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再与氧气分子结合便形成了臭氧。

  地球大气中氧气和氮气加起来约占99%,另外的大约1%的气体包含了许多的种类,我们常说的二氧化碳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是非常少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按照地球表面大气的密度计算,地球拥有的全部臭氧要是覆盖地球表面,仅仅只有几毫米厚。但正是这极少的臭氧含量,却保证了生命在陆地安全地生存。

  宇宙中的射线许多是对生命有害的,特别是我们拥有的恒星太阳,在给予地球生命光和热的同时,也辐射出了许多对生命有害的射线。假如人类在外太空飞行,只要没有对这种辐射的防护措施,很快就会死亡。那么,这些有害射线在辐射到地球表面之前却遇到了一个有力的“阻击手”,这就是同温层的臭氧。对生物伤害最大的是太阳释放的紫外线,但是,紫外线在经过同温层时99%都被臭氧层吸收了。我们今天能够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与臭氧层的存在密不可分。

  之所以直到4亿年前,地球生物才从海洋生活30多亿年后来到陆地,这一时间与臭氧层的形成时间是一致的,其原因就是臭氧层保护了生物在陆地不被太阳射线和宇宙射线袭击,而在臭氧层形成之前,各种生物只能躲藏在海洋中依靠海水的保护生存,即使依靠二氧化碳生长的植物也是如此。

  (二)臭氧层遭破坏

  但是,地球艰难的早期生命拓荒,用了30多亿年才形成的臭氧层,近年却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1956年到1957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1985年科学家观测,每年春季,南极上空的臭氧层都要消失40%-50%,并形成了900万平方公里的空洞。

  在以后的观察中发现,臭氧层空洞正在快速扩大,而且已经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并延伸至南极圈周围的海洋。20009月,这一面积扩大到了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4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的同时,1987年科学家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通过之后的观测,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与南极上空一样,也有扩大之势。

  臭氧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臭氧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估,认为臭氧每减少1%,具有生理性破坏力的紫外线将增加13%。臭氧层减少不仅直接危及人类生存,对动植物的生存与生长也有同样的危害作用。因此,臭氧的空洞问题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科学家对臭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原因现已查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氟利昂,由于它不燃烧、无毒、非常稳定,对金属没有腐蚀作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冷行业的各个领域,同时还用于发泡剂、喷雾剂、清洗剂和消毒剂等多个方面,但正是氟利昂的稳定性,使之成为了臭氧杀手。

  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氯氟烃,另一类是氢氯氟烃。制冷时排放出的氯氟烃由于非常稳定,在向空气上方飘散时不会被分解,可以一直到达同温层,当进入同温层后,由于遇到了未经过滤的紫外线的强烈刺激,氯氟烃中的氯被分解,分解出来的氯原子与不太稳定的臭氧结合,生成氯氧化物和氧气,因此臭氧遭到了破坏。

  但是,这种破坏只是刚开始,生成的氯氧化物与游离的氧原子再结合便生成氯与氧气,而氯又与臭氧结合生成氯氧化物,如此反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式的恶性循环。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而且这种破坏力可以持续百年。

  由于臭氧层遭破坏,致使宇宙射线无阻挡地进入地球表面,这样的结果,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的破坏是多方面的:

  强烈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细胞组织破坏产生癌变,出现皮肤癌;对眼睛刺激会导致白内障等眼病;紫外线还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同时,紫外线还会导致许多病毒活化,使人类在面对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侵害时更加困难重重(包括艾滋病病毒问题)。紫外线对其他动物的伤害也是同样的。

  同时,紫外线也破坏植物的生长,并破坏植物的叶绿素。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遭到损害,光合作用和有益的寄生物也同时会遭到破坏和损害,致使植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受到干扰,植物生长放慢。这其中,与人类有直接关系的就是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达到一定程度后,将近一半的农作物将无法生长,几乎所有农作物都会受到影响,由此,人类的生存便会面临直接的威胁。

  紫外线的破坏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紫外线会杀死海洋浮游生物,由此,将会主要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海洋浮游生物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科学家估算,海洋浮游生物的产氧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的森林,如果全球海洋浮游生物减少10%,那么每年将有500万吨二氧化碳不能转换为氧气。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而二氧化碳又是温室气体,其危害便可想而知。

  其二,浮游生物是许多小的鱼类、虾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这些小的海洋动物又是大一些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而这些鱼类和海洋动物又是更大的鱼类以及海豹、企鹅等动物的食物,因此,浮游生物的破坏必然导致海洋生物的食物链遭到破坏。科学家估计,只要食物链的源头减少5%,每年全球的捕鱼量就会减少600万吨。因此,臭氧层的破坏给地球带来的破坏作用是多方面的。

  (三)拯救臭氧层的行动

  鉴于上述原因,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专门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出了限制生产和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氯氟烃等8种产品,并要求发达国家在2000年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发展中国家将这一期限可延后10年至2010年。以后对这一议定书进行过几次修订,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这项条约。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被认为是人类就环保问题进行的最为成功的一次合作。

  事实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研制氟利昂的替代品,各国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等臭氧层破坏物质也在不断减少。但是,即使目前便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氯氟烃等臭氧破坏物质,人们估计,臭氧空洞的减少并最后弥合,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也要到21世纪的中后期。

  但是,这一点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除了像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大量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气体人类无法控制外,就不在《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范围内的工业产品而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虽然比限制目录内的产品小一些,但也决不可忽视,因此,臭氧层空洞的弥合可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我们还应看到,目前人们使用的化工产品中含氯的品种超过上万,约占化工产品产值的60%,各国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考虑,不可能对所有含氯产品进行全面限制。同时,含氯产品也不是对臭氧层构成威胁的唯一物质,例如飞机尾气对臭氧层的破坏也不容忽视,特别是飞机制造公司考虑制造的高空超音速飞机,它们在平流层的高空飞行,对臭氧的破坏是直接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对臭氧层的保护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点从对臭氧层的观察结果能够明确反映出来,例如:20058月,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突然增大1000万平方公里,直逼2000年的最高值。而20069月底,南极臭氧空洞增大至近2800万平方公里,再一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但据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07年南极臭氧空洞则较往年小,且这种变小的总趋势是存在的。然而,即使如此,世界气象组织也认为,目前南极平流层仍含有足以毁掉全部臭氧的氯等其他臭氧破环物质。因此,预计今后十至二十年中,南极臭氧空洞的情况仍有可能恶化。

   二、全球气候变暖

  (一)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几千年来全球气温一直比较稳定,但近100年来,地球的温度在持续升高,这种上升的速度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6℃。一系列观测结果显示出的严重性,使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重视与担心。

  首先,南极陆缘冰层在缩小,巨大的冰山从南极冰架崩裂的速度加快。据观测,仅南极大陆西部的南极半岛,从1995年到2002年所失去的冰架就达1.25万平方公里,87%的冰川都在融化,而且速度在加快。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2008123日发表的分析结果指出,1996年南极冰床消失了1120亿吨,而2006年消失的冰床则增加到了1960亿吨,这就说明2006年冰床融化的速度是1996年的1.75倍。

  全球70%的淡水都是以冰川形式存在的,许多大的江河都发源于冰川,但江河源头的冰川却在迅速退缩。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与黄河,近十多年来,源头冰川后退达千米。喜马拉雅冰川是地球上除极地冰川之外的最大的冰川,恒河与印度河就发源于此,印度科学家在对两河源头进行调查中发现冰川后退的现象非常严重,并预言,再过若干年后,恒河与印度河将不能滋养南亚人民。

  冰川的融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著名的阿尔卑斯山拥有迷人的雪景,而近年,这里已经开始出现滑雪道缺雪的情况。研究表明,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中,冰储量与150年前比已经减少了一半,覆盖面积则减少了约40%。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快,自1912年至今,山顶冰冠缩小了80%,研究人员估计,这里已有1.2万年历史的冰川在近二三十年将会彻底消失。

  格陵兰和北冰洋冰缘同样有明显后退的趋势,2008123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研究结果,北极冰盖过去两年融化的面积相当于法国面积的两倍,而在过去的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已从3米减至1.5米。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全球气温在持续变暖,从现在起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温度是1.8℃—4℃。

  由于气候变暖,俄国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已经开始解冻,同时,美国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层和加拿大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的永久冻土层也在开始融化。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以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为例,由于冰川消融,将会导致连年的洪水,而后便是严重缺水,因此必然会给依靠各大江河生存的人民带来各种生存的危机。从亚洲的情况可以看到,印度、巴基斯坦、中国这样一些以依靠喜马拉雅冰川生存的国家,一方面,每年一些地区都要遭受洪水的侵害,另一方面,其主要的江河却又面临枯竭的危险。大家知道,黄河是一条闻名世界的文明之河、母亲之河,它曾经孕育了持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黄河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入海断流状态,究其原因,源头水源减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冰川的融化还会导致海洋水位升高,特别是南极冰雪的融化,对于海平面升高的影响更大。根据观测,近年海水正以每年23毫米的速度上升,如果这样下去,所有海洋国家的沿海地区都将受到危及。而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到本世纪末,海平面最有可能升高幅度为18-59厘米。

  据荷兰科学家估计,由于沿海人口密度远高于内陆,如果海水升高1米,全球将有10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一些低地势的岛国,如瑙鲁、塞舌尔、库克群岛、马绍尔群岛、马尔代夫等,则会面临国土整体消失的危险。如果真的像有的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到本世纪末这些国家的人民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非常现实的岛国搬迁例子,便是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即将面临整体被淹没。图瓦卢是由9个环状珊瑚礁岛群组成的国家,全国最高点海拔仅为5米。近年因海平面升高已导致很大一部分国土被淹,据2006年的预测,50年内这一岛国将会基本被海水淹没。

  近年,图瓦卢政府一直致力于寻找国民未来的安置之地,2002年图瓦卢总理专门请求澳大利亚政府与新西兰政府,一旦图瓦卢被淹没,这两个国家能为其提供国民的安置地。目前,图瓦卢正在与斐济协商购买几个安置其国民的岛屿,并已与新西兰签订协议,由新西兰向图瓦卢人提供工作签证。

  事实上,全球变暖的危机远不止上述的一些直接影响,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有一项研究,他们认为,如果像今天的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因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台风的次数减少20%,而日本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台风带来的雨水,因此,日本将陷入长期的水匮乏状况。与此同时,每次的台风则变得非常凶猛,这就意味着要承受更严重的风灾和水灾。台风减少的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后,高空的大气就会变暖,这样与海面附近的大气的温差则会减小,因此,台风就会相应减少;而台风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凝结时释放的热量,全球变暖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增加,台风也就会变得更加凶猛。

  全球变暖对于气候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干旱问题。世界上许多大的河流正在干涸,这其中多数都与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直接相关。根据联合国20063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全球500条大河中,有半数严重枯竭,像科罗拉多河这样的一些著名河流多数情况都处于入海断流状态。

  同时,由于全球性的干旱,也导致了许多大的湖泊正在消失。例如,非洲第四大淡水湖——乍得湖,其干涸速度非常惊人,50年时间湖水面积缩小了90%50年前乍得湖平均水深达6米,而现在仅为1.5米。

    200610月,英国气象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照今天的趋势发展下去,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1.3℃—1.5℃。到时,半个世界都将面临干旱,而极度干旱的发生率将从目前的1%,上升到30%

  由于全球变暖,还会出现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些自然灾害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就属于这类自然现象。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流向亚洲,它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降雨。但这一规律现在却被打破了,由于太平洋赤道带海水大范围的异常偏高,导致每隔几年便使得太平洋的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即表面热流转而向东流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使得一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的同时,另一部分地区则出现降雨过多,造成洪涝成灾。

  而拉尼娜现象与此情况刚好相反,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全球许多地区反常的冷,雪灾和冻雨灾害大范围发生,这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总体在变冷,恰恰相反,它正是气温持续升高导致拉尼娜现象所至,这种变冷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趋势则是气温持续升高。

  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人类的身体产生直接影响。气温的持续微升,意味着每年夏天将有更多的天气处于超高温状态,热浪会频繁地袭击我们,而在冬季则会出现暖冬,本应下雪的地区出现多年无雪的状况。而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人们不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温度和湿度升高适合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繁衍,因此,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导致传染性疾病大为增加,历史上多数瘟疫的流行都源于炎热的夏天,尤其是热带雨林国家受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袭击更加严重。温度和湿度升高还会使蚊虫和各种细菌、病毒向更高纬度传播,使传染病流行范围更广。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初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全球变暖使得患病人数增加,每年因此导致的死亡人数至少增加了15万,并指出,保守地估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一倍。

  说到病毒,根据美国科学家对南极冰层进行研究,在冰冻了数百万年的冰层中仍然还有存活着的微生物,这就说明随着气温升高,以及南极冰雪融化,一些远古的病毒很有可能会复活,这些古老的病毒会对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同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007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公布了一份最权威的研究报告,根据该报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将迫使一些非洲国家要花费国内生产总值5%10%来应对,到本世纪末,全球数十亿人将受到因此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的影响,而因此导致的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等趋势,将会持续几个世纪之久。报告还指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非洲农作物大量减产,喜马拉雅山冰川解冻,欧洲和美国出现更多酷热天气。而“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超过1.52.5摄氏度,迄今为止所评估的大约20%30%的动植物物种都很有可能会承受加速灭绝的风险”。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地球的气温主要决定于太阳,阳光之所以能够温暖地球,使地球刚好适合人类的居住,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较厚的大气。太阳的温度能够留在地球表面,要从理论上全面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叙述使之简单化:

  太阳光辐射到地球表面后一部分被地球吸收,另一部分被地球反射回太空,当地球再辐射阳光时,太阳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产生了红外线,这是热的根本。如果这样的红外线全部留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将会非常炎热;但若被全部反射回太空,地球则会变成冰冷的世界。要保证地球表面温度宜人,就要恰到好处地留住一部分辐射,放走一部分辐射,就像睡觉盖被子一样,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地球表面的大气就是这床“被子”。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它们是通透的,对光没有阻挡,任其进出,另外的部分包含了各种气体,有一部分也是通透的,不影响光的进出。但是,还有一部分则不是,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以及水蒸气等,它们不仅能够吸收红外线,还能在阳光照射后再产生红外线,这就使得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升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是作用极为重要。

  和地球相邻的金星与地球情况基本相当,但因为表面大气是厚厚的二氧化碳,使得金星表面的温度高达500℃;而和我们相邻的另一颗星球火星,由于大气非常稀薄,则其表面温度低于-60℃,像这样的星球都不适合生命的生存。

  而地球大气刚好给了我们一床不厚不薄的“被子”,它使地表的平均温度保持在15℃,这一温度正好保证地球的整体生态平衡,并使人类能够舒适地生活在这个星球。如果地球的大气中没有这些温室气体,表面平均温度将会降至-20℃,如果全都是二氧化碳类的温室气体,表面温度就会上升到200℃以上,不论是何种情况,地球的整体生态都会遭到彻底破坏,人类将无法在这里生存。

  地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的原因往往是缓慢的,并能达成某种平衡,这样的气候变化对于地球生态,以及人类的生活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而我们今天之所以重视地球的持续变暖问题,是因为地球的气候变化速度突然被提高了许多,这种非正常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对地球生态以及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那么,什么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呢?关于这一问题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现在,科学家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统一,这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所致。

  工业革命200多年来,我们大量地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木柴,以及森林、草原的火灾,这些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致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不能平衡,于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农业革命维持了近万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是平衡的,总保持在2.5×10-4左右。那时也有木柴燃烧和秸秆燃烧,也有草原和森林火灾,但是,自然的地球本身有自己的代谢系统,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都能由海洋与陆地植物所吸收,于是,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能够保持平衡状态。

  但是,工业革命后,大量的工业生产与工业产品使用导致大量的燃料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工业革命之前许多倍,从而破坏了地球大气的新陈代谢平衡。于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18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2.8×10-41958年则上升到3.15×10-4,今天这一数值达到了3.79×10-4,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了51.6%。与此同时,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也有很大提高,因而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

  温室效应的现象还在恶化,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永久冻土层融化解冻,使冰冻层下的大量甲烷气体进入大气,而甲烷的温室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强得多。同时,科学家还预测,到20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到5.5×10-4,而到2100年将达到8×10-4,这一数值相当于工业革命前的3倍以上。如果真如科学家的预测,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的温度升高,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灾难是可想而知的。

  (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

  在科学家的强烈呼吁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的问题终于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9926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5年在柏林举行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将在200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但是,经过缔约方最终审定后认为,这一承诺还不足以实现公约中所确立的预定目标。于是,又经过几年艰难的谈判,199712月,在日本京都终于形成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且已于2005216日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是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成文法案,该《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将在2008年到2012年间将其全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至比1990年少5%。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为了实现其限制目标,《议定书》对参与公约的工业化国家都分配了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配额。

  但是,由于各国的私自利益所致,《京都议定书》的启动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特别是美国一直对此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美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25%,本来于1998年已经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然而,现政府却以其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发展为由,一直拒绝批准。

  要限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像美国这样的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都不参与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全球变暖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即使温室气体马上停止排放也还会持续升高,这种“热惯性”必须待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量减少到相当程度后才会停止。因此,我们人类共有的大气层能否实现新陈代谢的平衡,地球温度持续升高的问题能否得到根本性解决,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即使《京都议定书》完全能够得以实施,也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鉴于《京都议定书》2012年将失效,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世界对全球变暖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就此2007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了空前规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并形成了“巴厘岛路线图”,据此,限制温室气体的减排谈判将于2009年年底结束,这是要让各方有时间批准该条约,以便条约在2012年年底生效。路线图提出了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到2020年,富国必须减排25%-40%。那么,这样的减排方案最后能否达成,其最终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人们正翘首以待。

   三、酸雨与空气污染

  (一)酸雨的形成

    19世纪50年代,人们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雨水中发现有硫酸存在,科学家称这种雨为“酸雨”,以后这一名词被广泛使用,并加以扩展,如酸雾、酸雪、酸冰等等。

  检验酸碱度一般用PH值表示,PH值为7是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PH值于1个单位的变化说明酸碱度是10倍的差距。

  一般雨水PH值为5.6,呈微酸性,这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它遇水生成碳酸,碳酸呈微酸性,这是正常情况。

  那么,在对各国雨水的检测中普遍发现有酸雨现象,如瑞典、丹麦、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雨水的PH值为4.0~4.8,这就是说,其酸度超标达10倍左右。

  酸雨的出现是空气污染所致,它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工业生产与工业产品的使用,导致大量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这些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再遇雨水便转化为硫酸与硝酸进而形成了酸雨。

  (二)酸雨和空气污染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西欧和北美的很多湖里没有鱼,对湖水检测后发现,湖水的酸性远远超过正常值,正是酸性湖水导致了鱼和虾不能在湖里生存。中欧的森林在酸雨的侵蚀下变得枯萎,俄罗斯的大草原也因酸雨的侵蚀大量消失,这是因为酸雨过滤了土壤的养分,使土地的肥力降低使然。酸雨对农作物的直接化学破坏作用同样非常明显。

  当酸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铅和铝以及镉这样的金属将可溶于酸,于是,酸雨通过饮用水进入人的身体,便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进入人的身体,那就是鱼类生活在被酸雨影响的湖水中,这些金属沉淀在鱼的体内,当人们吃了这些鱼后产生中毒。酸雨还可以使人的智力下降,并有可能引发肺癌和喉癌等疾病。

  酸雨的危害还表现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方面,金属材料、油漆、大理石都是被腐蚀的对象。如北京故宫的精美大理石雕刻就明显遭到了酸雨的侵蚀;专家在对希腊和罗马的古建筑进行观察和研究后认为,这些由大理石建造的珍贵历史古迹,由于受酸雨的侵害,已经呈现出明显地加速腐蚀的状况。

  现代建筑与设备遭受酸雨腐蚀的现象也随处可见,铁轨、船舰、桥梁、大楼、电线和各种机械,都在承受酸雨的侵害。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估计,酸雨给人类带来的损失,相当于全世界每人每年210美元。

  空气污染还不只是导致酸雨,从而对人类构成危害,向空气中排放烟雾和粉尘,都属于对空气的污染,这类空气污染对人类也都有危害。根据有关人员对中国空气污染的病疫学研究,在对北京市的两个居民区的观测中发现,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每增加1倍,则居民区的总死亡率增加11%;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增加1倍,则居民区的总死亡率增加4%。在对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中表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加1倍,则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

  对沈阳和重庆等城市的观察研究,其结果也是类似的。

  (三)酸雨和空气污染的状况

  因为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导致的空气污染公害事件时有见报,很有名的如1952125日至8日的伦敦烟雾事件,伦敦上空烟雾弥漫,久久不散,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8毫克,烟尘浓度达到每立方米4.46毫克。酸雾使温度逆增(即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不但不降低,反而升高),伦敦居民普遍出现咳嗽、喉痛、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和眼睛红肿等症状。在烟雾事件持续的四天时间内,伦敦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了4000人。

  美国工业城市洛杉矶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整座城市长年笼罩在光化学烟雾中,这种烟雾的氧化性很强,造成植物枯萎、建筑材料被腐蚀、市民的各种疾病猛增。

  酸雨和大气的污染常常是跨地区、跨国界的,如加拿大的许多湖泊中鱼类的死亡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工业污染所致。因为美国拥有2亿多辆汽车、巨大的工业规模和众多人口的日常生活,使美国的能源消耗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因此,加拿大经常抱怨美国的酸雨污染了自己干净的国土。

  随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致力于自己的工业化进程,酸雨的污染有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势,中国的华中、西南和华南地区已经被称为与北美和欧洲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目前,中国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且这一比例还有扩大之势。而北美和欧洲酸雨区的总面积则超过了1000万平方公里。据报道,在加拿大和欧洲,有15%60%的森林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侵害而大面积死亡。

  中国一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国家标准的2-5倍,由大气污染导致的慢性及障碍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是今天中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四,但能耗却位居第二,尤其是对煤炭的使用,更是位居世界最前列。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反映,中国在致力于对煤炭燃烧烟尘排放的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二氧化硫的排放却与煤炭的使用量基本同步,二氧化硫正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上世纪80年代,急于致富的中国农村地区采用土法炼硫,硫的利用率仅有30%-45%,其余部分都转化为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最后又转变为酸雨。以至中国西南与山东的炼硫地区地上寸草不长,空中飞鸟不见,甚至连昆虫与蚂蚁都找不到,雨水的酸度超标上百倍。

  印度首都新德里有近500万辆机动车,其中,绝大部分是燃烧混合燃料的两轮和三轮机动车,其余的车辆大部分都是一些破旧和使用了多年的卡车和公共汽车,其排放物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标准。人们生活在一个污浊的城市,而因酸雨、酸雾导致的婴儿早产、畸形以及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在严重地危害新德里市民。

  酸雨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据报道,在瑞典已有18000多个湖泊的水酸化,特别严重的有4000多个。美国东部的阿迪朗克山区,在海拔700米以上的湖泊中,达90%没有鱼类生存。

  位于拉美的墨西哥城,有近500万辆各类机动车,再加上各类工厂,其排放物构成了当地酸雨的主要来源,墨西哥城曾经是全球第一大污染城市。

  开罗300多万辆汽车的尾气以及其他工业废气的排放,使之成为非洲第一酸雨源。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达1亿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达5000万吨,全世界城市人口有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标的环境中,有10亿人生活在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

    200736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据有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由于中国、印度等亚洲繁荣经济体近年的快速发展,工业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痕量金属大量排放,并随风漂洋过海,甚至导致北美与北极地区的气候异常变化,使太平洋地区的阴云和暴雨增多,且破坏了西海岸和北极地区的冬季气候模式。

  (四)国际社会所采取的行动

  酸雨与空气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许多国家将酸雨问题列为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国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酸雨与空气污染问题。

    1972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专门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共同努力,并提出了共同的观点和原则。1982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大会,会上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在《内罗毕宣言》中特别强调了包括酸雨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992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重申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会议最后形成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署了《长程越界大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在控制酸雨污染方面无疑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从可以预见的未来看,只要工业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只要工业产品的使用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只是缓解危害的严重性,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酸雨与空气污染的危害。

   四、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1000-3000万种,已经被我们描述和鉴定的大约有230万种,而大部分生物是还没有分类的。这些生物构成了地球的整体生态链,每一物种都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它们的存在,是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

  按照生物进化规律,现存的物种在不断地消亡,新物种又在不断地兴起,这是自然的过程,也是正常的过程。但是,当人类参与进来后,这一切就变成了非自然的过程。人类正在破坏生物的自然进化,使生物的多样性正在丧失。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其生态价值上。世间万物都相生相克,植物的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吸收空气中和溶解于土壤水分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在光照下产生光合作用。在土壤和空气中物质减少的同时,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活动,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并向空气中释放出氧气和水分,使得大气层的氧气得到补充和平衡,并可以保持空气的湿润。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如果没有植物的造氧功能,人类便无法生存。

  植物是食草动物的食物,如牛、羊、马、鹿、兔还有老鼠和各种昆虫都以植物为食。

  食草动物又是肉食动物的食物,如青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老鼠是鹰的食物,鹿是老虎和狮子的食物。这一过程并非那么简单,如以昆虫为食物的青蛙,同时又是蛇的食物,蛇不仅吃青蛙还吃老鼠,蛇往往是鹰的食物,而鹰不仅吃蛇也吃老鼠和兔子等等。

  最后起分解作用的是细菌类微生物,它们把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落叶、残枝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而这些无机物又再被植物作为养分吸收。

  生态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获得平衡。

  这样的循环同样在大海和淡水中进行,如浮游植物在吸收水中的养分并得到阳光的温暖后生长,它们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使大气的成分得到平衡;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的食物;浮游动物则是鱼类的食物;小鱼又是大的食肉鱼类的食物;而这些动植物的尸体和残渣被细菌类微生物分解后又变为水中的养分,使水中植物再获得生长。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循环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些角色是独有的,其他生物无法替代,这样的生物遭受灭绝,或者数量锐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蝙蝠是昆虫的天敌,蝙蝠的大量存在,可以使森林、庄稼免遭害虫的破坏。长期以来蝙蝠都被描述成邪恶和恐怖的形象,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类的蝙蝠都有益于人类,在生态系统的循环链中,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鸟类在吃了草籽和树籽后,很多种子并没有被肠胃损害,这些种子通过鸟类的粪便排泄,得以传播远方,当它们发芽时,鸟类的粪便还可以充当肥料,使之生长旺盛。充当植物传播使者的不只是鸟类,食草类动物都在起着这样的作用。

  蝴蝶和蜜蜂是花粉传授的主要工作者,地球上许多植物的生长需要昆虫和其他动物来传授花粉,在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中,有90%要依靠花粉传授。农业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使得很多这样的花粉传授者被杀死,一些植物则无法繁衍。

  其实,蚊、蝇的灭绝对于生态链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包括老鼠也是这样的,虽然它们有害于人类,但是,它们是鸟类和鱼类的食物,许多鸟类和鱼类的减少,与人类使用杀虫剂杀死了大量的昆虫、蚊、蝇和老鼠有关。在杀虫剂杀死一部分害虫的同时,另一部分害虫往往在一二年后产生抗药性,而此时,它们的天敌却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反过来,这些害虫则变得更加猖獗。

  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会危及20种生物的生存,可见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循环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表现在其经济价值上,人类生存的主要必需品都在于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吃、穿、住、行如果离开了生物的多样性就不可能维持。我们的主要食物要依靠水稻、小麦和玉米作物的生长;我们所食鱼、牛、羊和鸡肉都是生态链中的一环;我们穿衣所用的棉花、蚕丝、羊绒和牛皮无不来自生物;在我们住房使用的建筑材料中,木材充当了其中重要的角色。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也表现在其药用价值,中药几乎全部都来源于生物,在美国的制药工业中,25%的药品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药物中,超过75%直接来自动植物。例如从菠萝中提取的菠萝蛋白酶可用于抗炎症,从紫金牛中提取的岩白菜素可作为咳嗽抑制剂,从樟树中提取的奎尼丁可作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等等。

  生物多样性还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对猴子、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可以了解我们人类自己;狗有很好的嗅觉,在对狗的嗅觉功能的研究中,人类研制出了对气味非常敏感的设备;蝙蝠在黑暗中能准确地捕食猎物,是因为它可以发出一种超声波,人类在对蝙蝠这一功能的研究中,得到了导航和测距的仪器。

  生物的多样性还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需要。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只有人类的死一般寂静并且颜色单调的地球,我们的世界需要丰富多彩,我们热爱美丽的鲜花,我们喜欢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我们需要感受芳草青青,我们愿意听到松涛阵阵,一个生物多样的丰富的世界,能给人类带来无比的愉悦。

  (二)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

  生命起源于海洋,但是,当生物来到陆地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陆地的现存生物量占了全球生物总量的99%以上。那么,陆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处于热带森林,世界物种的近90%生活在热带森林,在国际鸟类组织对鸟类的研究中,发现75%的鸟类的繁殖地在热带。因此,对森林的保护,特别是对热带森林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方面。

  最近的几十年是世界森林面积减少最快的时期,虽然近十年来这种趋势已有缓解,但这是因为像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森林保护措施,并实施了很多植树造林的行动,使得这些国家的森林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较大增加的原因。然而,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依赖的热带雨林,森林的减少趋势却是增加的,这一点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至关重要。

  据统计,平均而言今天全球森林面积每年减少要超过8万平方公里,其中80%是热带森林。由于这些森林的减少,导致许多独特物种正在迅速减少。20063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亚马孙雨林到2050年将会减少40%,雨林面积将减少200万平方公里,届时,将会有100种本地物种失去一半多的栖息地。

  人类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还表现在大量使用农业杀虫剂,以及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其他各种工业垃圾污染。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波及到鸟类和青蛙,在对死去的鸟类进行解剖中,发现很多死因是农药所为,甚至在南极的企鹅身体内也发现有DDT的含量。

  许多河流和湖泊在受到氮、磷等人造有机物的污染后,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并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造成水质发臭,使其他水生生物和鱼类无法生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质富营养化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海洋,这就是赤潮,近20年来,赤潮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造成沿海鱼、虾、贝类大量死亡,沿海渔民损失惨重。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全球性气候的变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上发表文章指出,“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全球和区域的水热条件变化,温度上升使物种向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迁移,沿高海拔迁移的物种向上移动退到山顶时,只能在当地灭绝;沿高纬度方向迁移的物种无法逾越在迁移途中遇到大的自然障碍和人为障碍时也将面临灭绝危险。同时,由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复杂的关系,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引起许多相关物种的灭绝。”

  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于200711月发表的评估报告则指出,由于气候变暖的趋势可能要持续几个世纪,各国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全球将会有高达70%的动植物物种遭受灭绝。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非洲各国政府虽然在遏制象牙和犀牛角的贩卖和走私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对野生象和犀牛的捕杀一直禁而不止。走私珍稀野生动物一直是国际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中国、越南、柬埔寨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酒店餐桌上,野生动物一直受到吃家的青睐,中国政府曾对此进行过许多次禁止和打击,但是公开和私下的交易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饭店更是将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特色招牌菜来招徕顾客。

  我们更深刻地反思,自5.3亿年前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以来,地球上出现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的原因都在于自然力,如冰期的来临、小行星撞击、气候变暖、火山活动频繁等。上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而后不久,生物物种曾达到过一次高峰,今天看来,其间虽然有许多新生物种的补充,但是现在大多数的数量已经消失。种种迹象表明,地球生物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而这次大灭绝的全部原因都是在于人类的活动。

  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干预下的物种丧失速度比人类干预前的自然灭绝速度要快1000倍,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有人估计,今天物种的灭绝速度是人类干预之前的1万倍。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地球生物物种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200710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一份由1400名顶尖科学家完成的研究报告,即《全球环境展望四》(之前分别于199720002003年发布了3个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类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动物种群是旅鸽,这种动物生活于美洲,是一种群居的迁徙性动物,种群数量达50亿只。人们见过的最大一群旅鸽数量达2亿只,飞翔在天空,宽度达2公里,长度则有20公里,密密麻麻,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就是这一数量极为庞大的物种,仅仅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因为人类的活动灭绝了。

    19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西部的开发,大量的移民涌向北美西部,导致森林被砍伐,旅鸽的栖息地不断被侵蚀。人们还猎杀旅鸽作为食物,甚至用来喂猪,或者仅仅就是为了娱乐。用枪打、用炮轰、用药物下毒,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三四十年后,当突然发现再也见不到旅鸽群时,只剩下动物园中的十几只旅鸽了。人们终于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过,将各个动物园中的旅鸽集中起来精心喂养,但旅鸽是一种依靠庞大种群在集体迁徙状态下生存的动物,根本不适合关在鸟笼中小数量的生活。

  最后一只旅鸽叫玛莎,它的老死是191491日中午1点钟,人们记录下来了这个准确的时间,并为它建了一个墓,墓碑上是这样写的:“由于人类的贪婪和自私导致了旅鸽的灭绝。”这是人类为一种动物的灭绝第一次真正感到悲伤。

    ()人类的拯救行动

  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正在不断地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早在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针对保护濒危物种问题便专门设立了相应的议题,与会各国就如何保护湿地、草原、森林,以及如何管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等一系列涉及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形成了许多共识。

  之后,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问题成为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并由150多个国家正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后又有多个国家加入这一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公约第一次取得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共识,公约涵盖了所有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把传统的保护努力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经济目标联系起来,建立了公平合理地共享遗传资源利益的原则。公约提醒决策者,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必须用于人类的利益,但这一切都应该以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长期下降的利用方式和利用速度来获得。基于预防原则,公约还为决策者提供了相应的指南。

    1994年底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改为522日)。为了推动各国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履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后多次召开缔约方大会(迄今为止已召开九次),讨论并落实公约的执行与贯彻问题,并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这一切都表明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是非常重视的。

  但是,由于对《生物多样性公约》各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同,贯彻力度也差异很大,加之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森林、草原、湿地还在遭到破坏,各种污染还得不到根治等等,因此,目前为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大趋势还没有多大改观,而且从可以预见的将来看,其形势也是不乐观的。

第三节 资源问题

    一、不可再生资源枯竭

  (一)不可再生资源问题的提出

  地球上的许多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如淡水在使用后流入大海,阳光使海水蒸发,变成雨水后又可供人们使用;动物取食于植物,吸入氧气后再呼出二氧化碳和水,种子发芽后,通过太阳的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自己的枝叶,并释放出氧气,自然界便是这样循环的。因此,水和植物都是可以再生的。实际上,人类作为食物的动物,归根到底也是可以再生的,而风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能源都是可再生的。

  人类事实上对这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是无节制的,但即使过度地使用,一旦有所觉悟,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一切还可以恢复。包括对于动植物,只要不斩尽杀绝,恢复还会有一定希望,这是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但是,有一种资源情况则不同,只要使用过便不会再生,用一点便少一点,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燃料,以及金、银、铜、铁、锡、石墨、云母、水晶等天然材料。

  远古的人类使用的都是可再生资源,人类的祖先采摘水果,捕猎野兽,水果和野兽都是可以再生的;那时的人类以火来取暖,或者烤制食物,燃烧的是树枝和干草,这些也是可再生的;他们用以作为工具的木棒起源于树木,同样可以再生;石块虽然不可再生,但当时的人类数量很少,而石头又实在太多,所以并不影响这些资源的供应,也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可再生资源。

  大约5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铜合金,其中青铜是最受欢迎的,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自然界铜的储量不大,但锡的储量更少。大约在4500年前的中东地区,在铜矿资源还能找到时,锡矿却枯竭了,后来需要使用青铜时发现再也没有青铜可提供,这是人类最早感受到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困境。

  不可再生的资源主要可以分为材料和燃料两大类。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是不断发展的,在铜使用之前已经有对天然金与银以及陨铁的使用,在铜之后又有冶铁业的发展。对不可再生燃料的使用也很早,如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煤炭的使用记录,最早普遍使用煤炭的可能是中国人,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欧洲后,在他的游记中记述了中国人把一种黑色的石头当燃料使用,这种可燃烧的黑色石头指的就是煤炭。对石油使用的最早记录是古代埃及,古埃及人很早就用沥青做木乃伊的防腐剂和防水剂。

  即使中东人早在4500年前就有锡矿枯竭的危机,但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普遍的资源危机感是近百年的事。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的迅速兴起,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迅速增加。最早冶炼钢铁是燃烧木柴或者木炭,由于工业革命之前铁的用量不太大,冶炼钢铁所需的燃料也就不会很多,所以,森林资源并没有因此而大量减少。工业革命之后钢铁用量迅速增加,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到后来森林的生长已经不能满足钢铁业的发展,当时,英国钢铁厂附近的山都变成了秃山,英国政府便推出了鼓励使用煤炭的政策。随着工业革命由英国向美洲和欧洲的其他地区传播,于是,煤炭使用量急剧增加。

  石油的大规模使用比煤炭要晚,第一次原油开采成功是在1859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但当时的石油还不被普遍重视,因为石油在当时的主要用途是提炼煤油供照明用,而汽油作为无用的副产品却被倒掉。但很快,石油的用途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随着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以及20世纪初汽车的广泛使用,汽油和柴油成为了石油产品中的主要内容。同时,石油的需求量猛然增加,石油也因此慢慢取代煤炭,成为最主要的燃料。

  石油使用后不久,人们就开始出现了石油资源的危机感。因为石油一旦大规模被使用,其需求量便直线增长,而勘探储量的增加却始终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石油需求,以至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便普遍估计,世界石油的总储量只能维持人类使用20年,即在20世纪40年代便会用完。但之后发现,石油的实际储量比人们估计的多,虽然以后各种使用石油的机械设备大规模增长,许多需要燃烧石油的新的技术发明不断出现,但石油在40年代终没有枯竭。

  二战之后,在中东发现了大的油田,于是又有人估计,石油的储量还可以继续满足人类的使用需求,但这一时间不会很长,30年后地球的储备中便再不可能有石油可供开采。然而,30年早已经过去了,石油资源并没有最后枯竭。尽管如此,虽然今天已经进入了21世纪,关于能源的枯竭,特别是石油的枯竭还是已经进一步地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石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并成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必要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同样迅速提高,尤其是石油的消耗增长之快更为突出。今天,世界石油消耗总量达每年近40亿吨,而且逐年还在增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全球石油消耗年均增长约1.2%,但随着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开始,石油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全球石油的消耗增长速度也必将进一步提高。20066月美国能源部情报局预测,到2030年,世界石油的需求将会在现阶段的基础上再增长37%

  但是,地球总的石油储量却是有限的,于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节制使用的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像石油这样的资源,则已经被各主要大国作为一种战略物资,提高到国家安全的位置。

  目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大国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仅如此,各大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政策,以及经济战略布局,无不都把资源问题,尤其是石油资源问题放在最重要的考虑内容之列。许多人都判断,未来的世界大战多半都会因资源而起。实际上,过去的一些局部战争也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资源问题既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又是战争的导火线。

  (二)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危机

  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到底能够满足人类使用多少年?关于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的许多部门都在致力于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研究结果。综合多份这类研究资料,按照比较乐观的估计,可以对一些主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做出如下评估:

  地球石油最终可开采量只能满足不到80年的使用,而已探明储量只能使用40年。其他各种资源的已探明储量可供满足使用的年限为煤炭220年;天燃气70年;铁170年;铝230年;铜65年;铅25年;汞25年;镍70年;锡25年;锌25年;磷酸95年;钾盐300年。

  上述的评估数据肯定不会完全准确,但是却能反映一个准确的结论,即继续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百年之内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将普遍面临枯竭,人类将无资源可用。

  我个人的主观判断比上述估计要乐观得多,因为,一些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随着资源再利用技术的提高,无疑会提高资源的使用年限。再就人们最热衷于谈论的石油而言,除了石油原油之外,天然沥青还可以进行石油提炼,油母页岩也可以进行石油提炼,尽管它们的提炼成本要高,而且油母页岩在提炼时会产生大量灰尘,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但它们毕竟可以接替石油供人们使用。另外,可能还有许多资源储藏是用我们今天对地球的认识还不可能判断的,很可能一些资源的实际储藏量要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因此,我相信在更长的时间内,资源不会枯竭,特别是一些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也许能够保证人类使用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再乐观的估计都是悲观的,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为例,按现在的消耗增长下去,充其量可以保证使用几百年(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同意这种乐观估计),但是,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代怎么办?

  煤炭是远古植物被埋地下后,在地压和地热作用下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的海洋生物被埋在海底后,通过地压和地热的作用生成的,不论是煤炭还是石油与天然气的生成,都需要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今天地球的这类资源的储量则是数亿年长期累积的结果。然而,当我们掌握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和开采技术后,仅用几百年便消耗殆尽,今人怎么向后人交代?!

  关于上述问题,现在一部分人的习惯回答无外乎两点:第一,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寻找替代产品,如利用核能替代化石燃料,利用合成材料替代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第二,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到地外星球上去开采资源。

  但是我认为,如果以上述借口作为无节制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的理由的话,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首先,许多资源要做到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它的一部分性能替代产品也许能够满足,但另一部分性能替代产品便不可能满足;第二,使用替代产品多数都会使成本提高,在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的时候,这种替代成本可能要高出许多倍;第三,如果考虑将地外星球的资源大规模地用于地球人类的建设与发展,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对那样的资源抱有幻想,而盲目地无节制使用地球资源,一旦地球资源用尽之时,这种资源又还接替不上,人类文明便会受到冲击。而且,一个地球仅供人类在工业文明阶段使用几百年,我们周围的星球又能够多满足人类使用多少年呢!

  太阳系内的固体岩质行星只有4个,地球是最大的,且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达摄氏数百度,根本无法登陆,唯一可能利用的是火星,但火星的重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而我们的卫星月球则更是小得多。

    二、水资源危机

  (一)全球水资源概况

  水是生命之源,人身体内的水分约占身体总重量的70%,这一比例对于哺乳类动物为65%,鱼类为75%,水母则高达98%。同样,生长中的植物很大一部分也是水分,没有水一切生命都不可能存在。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超过总面积的70%,这就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拥有水量的97.31%。其实,地球拥有巨大的水量,总计可达约14亿立方公里,即使平铺整个地球表面,都可达2700米以上的深度,但是,在如此巨大的水量中,人们所需要的淡水只占2.7%,即3800万立方公里。

  这些淡水大部分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冰川,它们占淡水总量的77.44%,其中南极大陆和北极格陵兰岛占了全部冰川储水的97%,而南极大陆冰层平均厚度高达1700米,最厚超过4000米,如果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0米。除了冰川储水外,地下水占22.01%,余下0.55%为江河、湖泊、土壤和大气圈中的水。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淡水湖泊、浅层地下水、土壤水和少量的微咸水,这部分水占全球水量是极少的。

  水在不断地更新循环,大气中的水平均循环更新一次需要9-12天,河流水则为12-20天,土壤水为15-30天,湖泊水为10-100年,地下水为100-1000年,冰川水为10000年,海洋水为1000-10000年。

  全球总的水蒸发量与降水量是均等的,约为每年50万立方公里,其中海洋水蒸发43万立方公里,海洋降水39万立方公里,另外4万立方公里输送到了陆地;而陆地的水蒸发量为7万立方公里,降水量则为11万立方公里,陆地获得的净降水量是由海洋水蒸发提供的。陆地的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暂留湖泊,一部分为生物吸收,剩余部分回流海洋,从而完成了海陆水量平衡。

  陆地每年获得的净降水4万立方公里分配如下:每年流入海洋的水为2.8万立方公里,还有0.5万立方公里的水流经无人区,或者人类无法利用的地方,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只有0.7万立方公里。由于人类在上个世纪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利用水库控制了0.2万立方公里的水,因此,实际上可为人类利用的水每年为0.9万立方公里。这一数字是地球总水量的0.00064%,是地球淡水总量的0.024%

  (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问题

  根据各国的经验估计,要维持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用水,每年每人用水约需30立方米,非高度工业化国家工业用水每年每人20立方米,农业用水每年每人300-400立方米,因此,维持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用水量,估计每年每人350-450立方米。由此可以推测,地球淡水可以供养200-250亿人口。

  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地球淡水可供养的人口远低于这个数字,今天60多亿人的地球,我们已经常常感觉到水资源的危机。以非洲而言,非洲今天的人口为8亿,但无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就达3亿,即达37.5%的人无安全饮用水。而全球喝不到安全饮用水的人则达14亿,23亿人的饮用水卫生条件没有起码的保障,并因此导致每天有6000名儿童死于卫生不良引起的疾病(联合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那么,原因何在呢?

  综合分析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巴西的亚马孙河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每秒流量达12万立方米,每年流入大海的水量达3800立方公里,拥有的水量约占全世界河流总流量的20%,巴西人口虽然达1.5亿,但是,人均每年淡水拥有量还是可达32000多立方米。

  加拿大因国土广袤,河流纵横,湖泊众多,特别是与美国相邻的五大湖为世界著名的巨大湖泊,使得加拿大人均每年拥有淡水近92000立方米,淡水资源排在世界前列。

  非洲的刚果共和国人口不到300万,而国土境内河流众多,特别是拥有流量很大的刚果河,使得刚果共和国人均拥有淡水量每年达291000立方米,排位世界第一。与刚果共和国相邻的加蓬也因境内河网密布,并有奥果韦河由东向西流入大西洋,使这个非洲小国人均拥有淡水量每年达136000立方米,也名列在前。

  但是,同为非洲的利比亚,人均拥有淡水每年只有148立方米,为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也分别只有434立方米和477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

  在水资源的分布上,各大洲之间也显得极不平衡,拉丁美洲人均拥有淡水每年为283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排位第一,其次是北美洲为17500立方米,第三是非洲为5100立方米,欧洲为4100立方米,而亚洲则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只有3300立方米。这种不均衡的淡水资源分布,导致一部分水量充足的地区根本不珍惜水资源,而缺水地区则水贵如油。

  全球水资源最缺乏的是中东地区,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均淡水拥有量每年只有71立方米,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沙特阿拉伯这个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大国,可是拥有的主要是沙漠,人均淡水每年只有119立方米;约旦和以色列也分别只有148立方米和180立方米;至于科威特则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淡水资源。

  同一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均衡,如美国拥有五大湖,拥有密西西比这样的大河,人均淡水拥有量每年达8900多立方米,属于中等偏上的国家,但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美国农业灌溉中超过20%的部分都采用的是地下水。位于美国中西部的8个州,由于长期使用奥格拉勒地下蓄水层,使得蓄水层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有些地区的蓄水层下降已经超过了100米,导致约100万公顷的土地再也无法灌溉。

  在中国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中国人均淡水拥有量每年为2200立方米,本来就属于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但是,水资源还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的淡水资源人均只有南方地区的25%左右,而按农业用地均摊,每公顷用水量只有南方地区的10%。首都北京的人均淡水拥有量还不到300立方米,连中东和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些干旱国家的淡水拥有量水平都达不到。

  第二,水质污染,无法使用。

  水质的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尤其以工业污染最为严重。世界上的许多河流已经变成了工业废水的下水道,工业废水往往排放量大、毒性大、成分复杂、极难净化。农业污染主要是各种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等有机肥。而生活污染包括各种洗涤剂、粪便以及其他家庭排污。这一切污染都一齐拥入江河湖泊,使得有限的淡水很多都无法使用。

  根据对中国淮河水质污染的监测,有75%的化学污染来自工业废水,其余来自生活污水,农业污染也占有一定比重。

  在欧洲,由于化学物质的污染,莱茵河的大量生物中毒死亡。而伏尔加河两岸的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得伏尔加格勒河段的10%的河水已经成为污水。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由此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全世界约20%的人无法获得洁净饮水。

  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3月发表专门报告指出,因污染和管理不善,全球十条大河面临生态危机,其严重程度不亚于气候变化,这十条河流是亚洲的湄公河、萨尔温河、长江、恒河、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河,以及澳大利亚的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

  由于地表水大规模遭到污染,于是,人们开始更多地使用地下水,特别是生活饮用水更是如此。其实,人类的污染同样在侵蚀地下水资源,柏林的许多饮用水井中的硝酸盐浓度超过了欧洲标准10个单位以上;泰国曼谷的地下水位在过去几十年中下降了25米,盐水已经渗入井中;中国西北部的许多农村用水靠打井,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水井越打越深,许多村庄的水井都超过了100米,而且抽上来的水都是盐碱含量很高的苦水,连牲畜都不愿喝。

  水的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水污染直接影响渔业和农业生产;大量动植物物种因水质污染遭受灭绝;人类感染钩虫病、血吸虫病、腹泻、线虫病以及沙眼等病都往往与接触被污染的水有关;而许多先天性疾病、癌症等则是因为饮用水中富含重金属和有关化学物质所致。

  第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管理不善。

  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球总用水量的85%左右,世界各国的农业灌溉系统要么质量很差,要么年久失修,使得大量灌溉用水白白浪费,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灌溉方面基本采用浸灌,受经济能力以及农业技术的影响,采用喷灌和滴灌这类节水式灌溉的种植面积非常少,一般还只是停留在示范和试验阶段。这就使得主要的水分被蒸发或者渗入地下,被作物吸收的只是极少部分。

  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善还表现在城市供水系统的不完善,据有关专家估计,城市自来水在到达用户之前已经被损失30%以上,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城市自来水的损失率高达50%,甚至更多。

  在对水的使用上,富国在生活用水方面的浪费和不节制也是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发达国家,人均每天用水量一般不低于500升,其中50%的水用于冲马桶和洗刷衣服和其他物品。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社区,每人每天用水量只有50-60升,而一些非常贫穷的国家,农村居民人均每天生活用水只有5升。

  第四,全球人口的增加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水资源危机的最大因素,是来源于人口的增长导致的农业灌溉用地的大幅度增加。20世纪由于医药技术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为了满足人口增长所导致的粮食需求的增加,仅印度和中国在百年之内农业灌溉面积就提高了5倍,由此可以看出,世界的水资源已经不堪重负。

  再分析世界农业的结构,灌溉农田面积只占全部农业用地的18%,其余82%是旱作农业,这说明人类还没有摆脱自然农业的状况。如果我们进一步设想,将旱作农业改造成效益更好的灌溉农田的话,水资源的危机无疑会更加严重。

  第五,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生态的变化。

  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性的普遍干旱,与此同时,又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以及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各种气候的反常,使得全球在可用淡水的总量已经减少的情况下,而一些季节性的暴雨与洪水,不仅不能被人类利用,反而还会引发灾害。

  (三)我们采取的行动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过去的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已经超过了500起,其中跨国境的暴力纷争近40起,而演变为军事冲突的则超过了20起,因水而起的用水条约共签署了约200个。由此,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普遍忧虑。

    19931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22日为“世界水日”,号召全世界对节水问题和防止水污染问题引起充分重视。

  为了维护和引导国际水事趋势的良性发展,就21世纪国际水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并且提出具体建议,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共鸣,19973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召开了首届世界水资源论坛。论坛就21世纪的“水,生命和环境”进行了展望,并形成了建立一种全新的水务价值观,以应付世界性水资源危机的共识。

  但是,水资源的危机至今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相反,问题甚至更加严重。伴随河流流域水资源危机的出现,“水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了“战争难民”。据预测,到2025年,这样的“水难民”将会达到1亿人。

  这一问题还在继续恶化。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到2025年,世界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到2050年,全世界93亿总人口中,有大约70亿人将可能面临用水短缺。

    20063月,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会议指出,联合国所提出的到2015年把缺乏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照此下去将难以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吸引新的投资和制定新的方案。

  问题最严重的无疑在非洲,由于干旱、贫穷、战争、污染和城市的无序发展等多种因素,使得大部分非洲国家在改善人民的卫生饮水方面都进展缓慢。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所有国家中,除乌干达和南非之外,在2015年将缺乏洁净饮用水或卫生设施的人数减半的目标几乎全都不可能实现。

  三、土地荒漠化

  (一)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的活动,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土地不适合农作物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我们常说的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现象。

  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环顾我们身边的一切基本生活品,大部分来源于土地的恩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于农业耕作,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植物的生长。

  地球的表面积为510亿公顷,其中陆地面积只有149亿公顷,而可供耕作的土地仅为陆地面积的9%左右。可是,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肆意砍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对土地的过度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以及对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气候变得干旱与反常,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

  土地的荒漠化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卫星照片以及宇宙飞船上俯瞰我们的地球,曾经孕育了人类古代文明的地区,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受到严重的沙漠威胁和盐碱威胁;孕育了埃及文明的尼罗河流域,沙漠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早已失去了昔日水草丰美的美誉,变成了印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而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现被称之为伤心之河,它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处于入海断流的状态,两岸大多数地区是黄土和黄沙,黄河在中国已经成为贫困落后的象征。

  但是,追溯历史,全球性的土地荒漠化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严重。据有关统计,仅因人为因素,就已经导致地球陆地15%的面积遭到破坏,而全球遭受荒漠化侵蚀的土地已经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并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21月的统计,全球可耕地面积1990年为13.84亿公顷,1995年减为13.78亿公顷,1999年再减为13.69亿公顷。就在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同时,与之相反的是,全球人口则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人均可耕地面积下降速度更加显著,1990年的全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为0.263公顷,1995年下降为0.243公顷,1999年再下降为0.229公顷,10年间,全球人均可耕地减少了13%

    20066月联合国发表了一份《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报告,这份由95个国家的1300名科学家历时四年完成的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导致的荒漠化,影响了生活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20亿人口,全世界最贫困的人口中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大约有2.5亿人已经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报告并指出,全世界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已有10%20%的土地出现严重的沙化,而且,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会使荒漠化现象在今后几十年变得更加严重。

  (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为风蚀,即以风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当风速达到每秒4-5米以上时,在土层干燥、土质松散、地面又缺乏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土壤和沙被吹起。风蚀现象不仅破坏被吹走土和沙的地区,而且被吹走的土和沙还会掩埋农田、河道和湖泊,由此造成的沙尘暴则会刮到数百甚至数千公里之外,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其二为水蚀,即我们常说的水土流失,这是指以水为动力对土壤造成的侵蚀。由于植被减少,土质疏松,在遇大的雨水时,表土被雨水冲走,从而土壤变薄,质地变粗,肥力下降。严重的水蚀情况,连粗土和大的土块都会被雨水冲走,造成土地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耕地面积减少。水蚀造成的破坏还不止是农业耕地的问题,连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都会受到威胁。

  其三为土壤盐碱化,即在干旱和半干旱的低洼地区,地下水位不深的地方,由于长期水分被蒸发,水中的盐分不断地沉淀,当这些盐分堆积到一定程度,土壤就会盐碱化。盐碱化的土地农作物不能生长,盐碱化严重的地区,任何植物都无法生长。盐碱化的直接原因是人类长期不正确的灌溉所致,即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中,只灌不排,以及灌溉水量过大,水质又不太好,这样便必然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

  地球表面的土壤是因若干年的岩石风化和有机质的沉淀所致,一厘米厚的可耕地土壤,需要20-1000年的沉淀。但是,全球每年表土层却有大约250亿吨土壤被雨水冲走,再加上土地的沙化和盐碱化,使得大自然的土壤“制造”能力无法平衡人类和自然对土地的破坏,以至全球土地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

  根据观测和模拟实验,有植被层的土地对阳光的反射率只有15%-20%,而裸露的地面反射率可达35%-40%。太阳光的反射率增大后,地面吸收的太阳能会明显减少,由于越是植被稀少的干旱裸露地区,一般都是沙石地面,比热很小,于是,白天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很快,而夜晚温度则下降很快,干燥的空气会下沉,使得气候进一步变干,雨水很少,从而导致植被的进一步减少。在模拟实验中,如果南美洲南纬30度以北的森林被草地取代,降水将减少15%;如果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被沙漠取代,降水将减少70%

  人类无节制地向大地索取,许多丘陵甚至高山的森林都被砍伐,将土地用于农业耕种,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观测,坡耕地的坡度小于5°时,每年每公顷土地的表土流失量为1.5吨,但坡度为25°时,表土流失量则会达到每年每公顷120吨以上,这充分反映了滥伐森林并将山地造田的严重危害性。

  在过去的20年间,地球上消失的原始森林面积几乎等于此前所消失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的总和,最多的时候,每年森林消失达1700万公顷。

  草原的破坏与森林的破坏同样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很多草原被用来农业耕种;第二,在现存的草原上过度放牧,使得草原退化。

  森林与草原减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至于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则是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表现在人类的无止境需求导致对土地面积的要求总在增加,于是,便采取破坏森林和草原的方式来解决农业土地的不足。而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必然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干旱,同时,干旱又使得土地盐碱化和土地的风蚀加重,导致土地荒漠化面积进一步加大,可耕作的土地变少。这就逼迫人们进一步砍伐森林、破坏草原,以补充土地的进一步不足。于是,下一个恶性循环又开始。

  在对各项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森林与草原的破坏,以及土地的荒漠化程度要远高于发达国家。仅从森林破坏看,不仅像巴西、印尼、苏丹这样的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其破坏程度为世界之最,而且,一些国土面积本来就不太大的贫困国家,森林破坏面积也还名列在前,如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缅甸、津巴布韦等。

  土地盐碱化问题最严重的是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由于人口的猛增,人均土地面积减少,这些国家不得不对现有的土地过度耕种,在本来不太适合耕种的土地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那么,如果在干旱低地上经过二三十年的这种耕种,土地便必然盐碱化,从而无法再继续使用。有关报道表明,印度有115万公顷土地受到盐碱化的影响,中国这一数字为100万公顷,巴基斯坦为65万公顷。

  因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同样是荒漠化的重要原因。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两种气候现象的出现,一是全球性干旱,这一气候现象对土地的负面影响是使得土地盐碱化程度提高,土地的风蚀加重;二是季节性的暴雨与洪水,这一气候现象对于土地的负面影响是会产生水土流失。而不论哪种气候现象都会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中国有关机构在对其北方荒漠化的成因进行研究中有一组数字十分耐人寻味:造成荒漠化的最大原因,一是人类的过度樵柴,这一因素占荒漠化土地形成面积的32.4%;二是过度放牧,占29.4%;三是草原过度农垦,占23.3%;四是水利资源利用不当,占8.6%;五是自然风力使沙丘前移,占5.5%;六是人类工程的建设,为0.8%。可以看出,只有“五”是自然的因素,所占比例仅为5.5%。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荒漠化的绝大部分原因都在于人类自己。

  (三)防治荒漠化的行动

  土地的荒漠化问题已经直接危及到全球110多个国家,对人类的生存与幸福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1977年,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首次召开了“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会议形成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协调性方案,并通过了《防治荒漠化行动计划》。

  但是,尽管之后国际社会进行过多种努力,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仍在加剧。在1992年于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解决荒漠化问题再一次成为重要议题。大会赞成通过一种全新的综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强调在社区层次上开展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并呼吁联合国大会设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国际防治荒漠化问题专门签署一个公约。

  于是,自19935月至19946月,经过112个国家的一年多时间的谈判,历经五次会议,终于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并在巴黎正式举行了签字仪式。

  而后,为了推动全世界对荒漠化问题的重视,1994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6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国际社会重视荒漠化问题,并促使与荒漠化相关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2005年联合国大会又将2006年定为“防治荒漠化国际年”。

  但是,荒漠化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因为国际社会的各种努力得到任何缓解,而且,推进《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行同样非常困难。仅从最基本的资金问题上就很难有效地满足防治荒漠化的需求,因为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都是较为贫穷的国家,依靠这些国家自己的力量无疑不可能有效地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计划,这就要求发达国家能够为此作出相应的资金支持,但发达国家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每当遇到经费分摊问题时就争论不休,总是难以解决。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以来,为了推动《公约》的履行,每一、二年都要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但是,推进《公约》的履行工作其难度始终非常大,最困难的还是资金的落实与相应机制的建立问题。事实上,全球性的防治荒漠化的工作至今为止并没有大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节 人口与贫困问题

    一、人口“爆炸”

  (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其原因

20世纪最后的10年,一个令全世界都不安的问题更加让人感到十分严峻,这就是人口的“爆炸”。全球人口十年中增长了将近10亿,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将近1亿。

  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推测,人类在进入旧石器时代时数量仅为12-15万,进入农业文明的时候世界人口约为500-1000万,这一过程经历了200万年;18世纪中叶进入工业文明时期,这时的世界人口已经接近8亿,从农业文明初到工业文明初经历了1万年;但是,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7亿,而工业文明仅仅200多年。这一增长趋势已经告诉我们,技术革命是人口“爆炸”的根源。

  似乎可以推断,是技术革命带来的财富使人们有足够的食物和条件养活更多的孩子,因此,越富有的人孩子应该越多,收入越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肯定会越高,但是,事实刚好相反。

  托马斯•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论》中提出了人口以几何比例增长,粮食以算术比例增长,因此,地球终将不能支撑人口的增加。当时许多人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更多的人认为瘟疫、疾病、饥饿和战争对人类的减少可以平衡人类生育的增加。事实上,在历史上确实有过这种情况,如15世纪的世界人口比13世纪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这一时期欧亚大陆出现的流行病曾使大量人员死亡,而且每一次大的旱灾、水灾、蝗灾造成的饥饿都会导致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死亡,这一数字在当时世界人口基数只有几亿的情况下是相当大的。

  随着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出现,以及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人们平均寿命普遍提高,然而,相反的是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却没有与之同步。

  又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粮食作物的生产越来越具有保障,以及世界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得全球因饥荒导致大规模的死亡事件越来越少,而且60多亿人口的基数,纵使有百万人的饥饿死亡也不可能平衡人口每年近亿的增长。于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以至被称之为人口“爆炸”。

  通过对世界人口的增长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两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即越是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越高,越是教育水平低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越多。

  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2000-2006年低收入国家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9%,中低收入国家为1.3%,高收入国家为0.7%,而且许多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还是由于移民所致,特别是在北美地区。因此,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远远高于高收入国家,而且,这一规律几乎适用于今天之前50年的所有时候。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1950年全球人口25.18亿,其中工业化国家7.52亿,第三世界国家17.66亿;2000年全球人口约62亿,其中工业化国家为11.2亿,第三世界国家为50.8亿。50年间,工业化国家人口年均增长0.8%,第三世界国家年均增长则达2.14%

  在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中将每天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的人称为赤贫,低于2美元的人称为穷人。根据2002年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的统计数据,1999年全球的穷人为27.8亿人,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54.7%,其中赤贫人口为11.5亿人,占22.7%。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穷人占75.3%,其中赤贫占46.7%;南亚的穷人占82.6%,其中赤贫占36.9%

  那么,根据同期世界发展银行的统计,世界49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大部分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一地区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同时又是全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在世界贫困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南亚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略低于中东及北非的1.9%,名列第三。

  其实中东及北非国家也是世界上的贫困地区之一,除了部分高收入的石油国家外,其他国家都极度贫困。这一地区人口之所以增长快,除了贫困之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别宗教极端主义国家,将妇女的法定结婚年龄大幅提前,并且鼓励生育,而且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

  越穷生育越多在各国内部的情况也是一样,根据世界银行和Macro国际公司的人口和健康调查数据,在对全世界43个国家的调查中,无一例外地反映出最穷的人比最富的人其妇女生育数高得多,例如印度的穷人平均每个妇女的生育数为7.0人,而富人妇女生育数则为2.3人;这一数据在巴西分别为7.4人和2.1人;巴基斯坦为5.1人和4.0人;秘鲁为7.9人和2.7人;越南为3.1人和1.6人;坦桑尼亚为7.8人和3.9人。

  妇女的生育情况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度非常高,在对各国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数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约7人,而受过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约3人。

  绝大部分最不发达的国家曾经有过的少许经济增长全部被人口的增长抵消了,结果形成了越穷生育越多,人口增长越快;而生育越多,人口增长越快,又变得更穷。那么,陷入这一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工业革命将医药和医疗技术发展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节育观念并没有随之被广大穷国和穷人所接受。这是因为医疗技术成果只要被社会所采纳,就可以收到相应的治疗疾病、减少死亡和延长寿命的效果,而生育观念是属于个人的事,必须要让个人具备接受这种观念的条件,并接受这样的观念,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一直面临着瘟疫、疾病和饥饿、战争的威胁,家庭要繁衍必须要有众多的生育,才可能在被自然淘汰后有少数的幸存者,从而保证家庭和个人血脉得以传承。这一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很难动摇,在许多民族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浓重的这种内容,要想改变非常困难。当人们接受了相当的教育后,就会对现今的医疗技术水平有更多的了解,也会对自己个人在传承子孙中应该做些什么有更清楚的认识。越穷接受教育的程度自然越低,对应该怎样做也就了解得越少。

  另外,越是穷人,个人的基本生活便越没有保障,越是贫穷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便越不健全。一个人在生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自己年老力衰、失去劳动能力时,如果社会还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便需要子女来赡养,这也是多生孩子的动力。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富裕国家,或者未来生活有保障的较富人群,自然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贫穷国家生育率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这些国家往往面对着许多的麻烦事,如动乱、战争、政局不稳等,因此,政府无暇顾及生育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再加上一些穷人连饭都吃不饱,连避孕工具都无力购买,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国际社会采取的行动

  人口问题较早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联合国于1974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人口会议,并通过了《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之后于1984年和1994年分别在墨西哥城与开罗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国际人口会议。尤其是第三次会议,首次将人口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并将会议名称更改为“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确定了未来20年世界人口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呼吁各国加强在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合作,为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刺激经济的发展,减少贫困而共同努力。

    2000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纽约举行,会议确定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会各国一致承诺到2015年实现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等8个方面的目标,且一致认为人口问题是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如果人口和生殖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消除贫困和饥饿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但是,人口问题一直都非常严峻,19877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的普遍重视与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于19906月确定每年的711日为“世界人口日”。但就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仅10年就增长了近10亿。

  根据联合国2002年发表的《2002世界人口状况》的预测,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会继续,到2013年全球人口将达到70亿,2028年将达到80亿,到2050年将达到93亿。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如此增长,地球将不堪重负,按照生态专家根据全球植物总量进行的相应估计,地球充其量只能养活80亿人,这就是说,再过20多年,我们将会面临全球性的食物短缺。

  也许上述估计偏于悲观,但是人口长此增长下去,早晚会面临食物短缺是完全可以推断的。而且,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与人口的急剧增长都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如之前所说的贫困问题与此有关,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都与人口问题直接相关,试想,如果没有今天的人口“爆炸”,一个只有10亿人口的世界相比一个60亿人口的世界,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的使用自然会好很多。

    二、贫困与贫富差距扩大

  (一)贫困的现状与原因

  人口“爆炸”与贫困是两个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问题。

  据统计,占世界人口约17%24个发达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值的21%1983年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发展中国家的43倍,目前则达到了60倍。

  联合国将49个最贫困落后的国家列为最不发达国家,这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在20世纪50年代为3%,而现在已经下降到0.5%。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有关测算,全世界收入排位最后的20%的人口,只占世界收入的1.1%,而1991年为1.4%1960年为2.3%。今天世界上最富有的十个人,他们拥有的个人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不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19世纪初,世界上富人和穷人的人均实际所得之间的比率是3:1,到20世纪初,这一比率扩大到10:1,到本世纪初的今天,这一比率已经超过60:1。根据世界发展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06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6487美元,而低收入国家只有650美元,差距比率是5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挪威则达到了66530美元,而可怜的布隆迪只有100美元,差距达660多倍。由此可见,世界贫富差距之大已经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快速扩大。

  据美林公司和凯捷咨询公司2006年公布的《世界财富报告》,截至2005年,全世界拥有高额净资产的人(指流动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个人)已经增加到870万,比上一年增加了6.5%以上,他们拥有的资产增加了8%,达到33万亿美元;拥有巨额净资产的人(个人金融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人)则增加到8.5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0%。这两部分人拥有的财富占全球总量的24%

  与之对应的是,世界贫穷者却变得越来越贫穷。以世界上最贫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上世纪70年代GDP实际增长年均为3.3%80年代为1.7%90年代为2.2%,而同期高收入国家分别为3.4%3.1%2.4%,作为基数差距本来就非常大的两极世界,平均增幅再有差距,其绝对差距就是天壤之别了。而且,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少的这点经济增长,还被过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了,按人均GDP的增长计算,这310年分别为0.5%-1.2%-0.4%,而同期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则分别为2.6%2.4%1.8%

  这就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与高收入国家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加大的同时,本地区人民的绝对收入甚至还在减少。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和预测,这一地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穷人,1990年为3.88亿,1999年为4.84亿,2015年将达到5.97亿。而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赤贫人口,1990年为2.42亿,1999年为3.00亿,2015年将为3.45亿。

  据美联社联合国20061027日电,联合国食物权威专家介绍,2005年底,全球约有8.52亿人“严重并长期营养不良”,这个数字比一年前增加了1100万人。

  为什么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给大部分人带来富裕,反而给他们带来的是贫穷和失望呢?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只有两条:

  其一,世界贸易不平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任何国家都不能够置身事外,包括贫困国家,如果不参与其中只会更加贫穷和被动。而贫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以农产品和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初级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本来这些产品附加价值就非常低,加之世界贸易规则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壁垒以及高额关税,使这些国家的出口越来越困难,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越来越低。

  其二,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这一点比前者更为重要,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人们习惯性地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机械发明带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然后是以电力带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以信息技术带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由于殖民主义、战争、内乱以及各种其他原因,今天的贫困国家在第一、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中都是落伍者,面对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不论从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其他方面,这些国家根本无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今天的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一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所提高的生产效率以十倍、百倍、千倍甚至万倍计算,一项新的科技产品则能够迅速获得巨大的利润。因此,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必然导致贫困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

  贫富差距不只是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在各国内部也同样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统计,1979年美国收入排位前5%的家庭的平均收入,是排位最后20%的家庭平均收入的10倍,10年后的1989年扩大为16倍,再10年后的1999年进一步扩大到了19倍。

    20073月,美国有关部门对2005年纳税数据的分析表明,收入排名靠前的30万美国人的总收入几乎相当于社会底层的1.5亿人的收入,前者的收入是后者的440倍,这样的贫富差距大约是1980年的两倍。

  由于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从事生产更多的是依靠机械设备和科学仪器,而不是人的直接劳动。因此,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以代表先进经济体的七国集团(即美、日、德、英、法、意、加)为例,根据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公布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自1983年以来,这些国家的失业率长期在6%左右。而且这还只是表面现象,政府在解决就业上煞费苦心,各公司和公共事业部门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多设置了许多可有可无的就业岗位,这些部门的薪金是非常低的。另外,还有许多隐性的失业不在其列,如德国为了解决失业问题采取学徒制度,延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以推迟进入失业队伍;英国在实行就业之前对部分人员实行六个月的全日制教育;同样的办法在其他国家也有采用,如荷兰为了降低失业率,实行缩短工作时间,降低薪金待遇,以增加就业人员。

  有很多未来学家都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不久后肯定会出现无人工厂。这也许是企业家的福音,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则是失业的痛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导致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其股东与高层管理者越来越富,而大多数人则相对越来越穷。对于失业者,在社会保障体系好的国家可以靠社会救济勉强维持生活,而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则会沦为赤贫阶层。

  (二)国际社会的努力

  联合国一直致力于消除世界的贫困,在联合国确定的社会发展三大主题中,贫困问题被列在之首。199212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1017日为世界消除贫困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20009月,全球各国首脑齐集联合国总部,18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并达成了8项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在2015年前,使每日生活费不到1美元的极端贫困与饥饿的人口减半,并普及小学教育。

  为了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023月,在墨西哥蒙特雷由联合国有关机构召开的资助发展国际会议上,作出了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官方发展援助的决定,由22个发达国家组成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确定其官方发展援助到2015年应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7%

    2005117日,联合国公布了一份由265位专家撰写的研究报告,即《投资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可行计划》,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完全有能力到2015年实现将全球极贫人口减半,以及普及初等教育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敦促西方国家应该履行官方发展援助的承诺,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达30多万亿美元,无疑掌握着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

  但是,0.7%的官方发展援助目标很难推动,目前为止,仅有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和瑞典5国达到了这一标准,一些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减少,尤其是一些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其援助比率最低,如经济总量排位全球第一和第二位的美国和日本,分别只有0.15%0.2%,在援助国中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