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危险说“不”:揭示科技发展中的人性挑战


  “人性的弱点是人类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物种固有的特性,在人类没有得到进一步进化之前,人性的弱点是不会改变的。”

  这是人类会创始人胡家奇在他的著作《拯救人类》一书中的言论。他指出的人性的弱点,无疑包括我们对于科技进步的迷恋和无尽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让我们忽视了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危害,甚至麻木不仁。

  在过去,每项新的科技成果都会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原子弹的出现,宇航员的登月,机器人在围棋中战胜世界顶级高手,每一次的突破都会让人们充满惊奇,使我们思考未来的可能,预判科技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人们对于这种新奇感逐渐丧失,人们开始对科技发展成果的未来影响不再愿意深入探讨和评估。

  即使有理性的声音提醒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因为对此熟视无睹,已经不再关注,我们称之为“发展麻木”。面对这种发展麻木,胡家奇的言论显得尤为重要,他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审视科技的进步,不能盲目地追求。

  近日,剑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培养了首个能在实验室内存活14天的完整人类胚胎模型,此消息再次激发了人们对科技进步的热情。然而,这一科技成果也引发了伦理问题。自1984年起,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了“14天规则”——人类胚胎在体外最多只能存活14天。这一原则是出于对人类尊严的尊重,因为在14天后,人类胚胎的中枢神经系统开始发育,胚胎可能会感受到疼痛。

  然而,研究者们已开始申请放宽这一规定,希望能研究超过14天的人类胚胎。尽管实际规定并未发生更改,但这样的要求,无疑增加了潜在的伦理风险,人类胚胎的尊严和权利可能会被忽视。

  回想胡家奇的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他所强调的人性的弱点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人们为了追求科技进步,忽视了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危害,不愿意深入探讨和评估科技的影响,甚至无视科技进步可能对人类尊严和权利带来的侵犯。

  科技的进步,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变,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危害性。科技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人类尊严和权利的基础之上,不能盲目地追求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正视科技的危害,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